王麗敏
摘 要:在工業設計產業不斷得到發展壯大的今天,仿生設計已不再是觸不可及的主題。其作為一種新型的設計理念,在追求設計與功能等多元化層面的時代彰顯出仿生學獨有的魅力,因而在社會的多個工業設計產業中得到運用,包括陶瓷產品的設計也涉及到仿生設計。為了更好地幫助人們了解仿生設計在陶瓷產品這一較為冷門領域的運用。本文從仿生的相關的概念出發,介紹了其在陶瓷產品設計中具體的應用層面以及其帶來的優勢。以供相關人士參考。
關鍵詞:仿生設計;陶瓷產品;產品設計
引言
陶瓷產品是人們生活中的必需品,與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陶瓷產品的價值體現在使用價值與觀賞價值上。在使用價值上,陶瓷產品因耐高溫、耐腐蝕等特性深受人們的喜愛。在觀賞價值上,陶瓷產品因其造型的多變性與可塑性因而成為藝術表達的載體,滿足了人們的審美需要。而在現代化技術發達的今天,人們對陶瓷產品功能與藝術結合的要求不斷增加。因此,陶瓷產品的中仿生設計是一種社會發展的潮流,相關陶瓷設計者應當認清這種發展趨勢,方能實現產品的持續性發展。
1.仿生產品設計概念的簡述
1.1仿生設計的概念
在了解陶瓷產品中的仿生設計之前,需要對仿生設計有一定的認識。仿生設計的概念是建立在仿生學的基礎之上的。仿生學的概念在被提出后在各大科學領域均有所運用。仿生產品是借助自然界中存在的動物、植物、或其部分等為模板,從而設計出符合自然發展,具有相應事物功能的產品。其在設計行業的使用較為廣泛,是一種較為前沿的設計思維。其涉及的理論的多元化,不僅僅包含設計美學,同樣包含了工程力學等其他學科的相關知識,是一門有著一定門檻的設計體系[1]。設計中的仿生概念的作用,是在促進產品功能性增加提升的同時,更好地符合綠色發展的自然理念。這也是當下人們在選擇產品時可能會考慮到的要點,因此需要引起設計師的相關重視。
1.2仿生設計的由來
人類在不斷的進化中不斷認識到自身生存與自然環境的相關程度,認識到實現發展需要與自然共同進步的真諦。而這一點可以從古代的藝術設計中看出,在陶瓷產品中的仿生設計在歷史發展步伐中也清晰可見。例如仿制葫蘆形狀陶瓷罐的制作,又如仿制野獸形態的陶壺等,這些陶瓷產品雖設計粗制。但并不妨礙其內在的自然和諧理念的表達。這些藝術作品是經過高度夸張與抽象的簡單化表達,是智慧與自然的結晶。當然仿生設計的興起是在近代興起的,古代的仿生陶器更多的是為當代仿生設計打好鋪墊。而近代生物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為仿生設計的具體化發展提供了必要的條件[2]。仿生學在生物學的探索中不斷得到認識,而仿生設計又在仿生學的基礎上逐漸清晰。在仿生設計發展的道路上,德國設計師路易·克拉尼是一位先行者,其仿生設計作品中還充滿了哲學理念,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在一定程度上為后來的仿生設計提供了設計思路。
2.仿生設計在陶瓷設計中的具體運用
2.1仿生設計給陶瓷設計帶來的優勢
大自然的自然規律、物種豐富的功能性給當代的許多設計師帶來了靈感。例如海螺獨具美感的螺旋造型以及樹葉獨有的透氣結構。都是設計師進行陶瓷設計的動力源泉,是打開智慧靈感大門的鑰匙。除此之外,設計在不斷的歷史發展中,追求的設計標準在不斷上升。陶瓷設計但從設計的材質上進行觀察,粘土經過加工燒制后成為了另一種能夠為人們生活提供便利的物品,其本身就是自然資源的綠色應用。在土與火的交融中,陶瓷產品具有的質樸、自然的特質得到了放大。
2.2陶瓷設計創作中仿生設計的體現
陶瓷仿生設計中結構、形態、色彩、功能、肌理對于仿生概念的體現,是當代陶瓷仿生設計的主旋律。第一,陶瓷設計中的結構仿生。通過研究大自然生物的結構特征等,將這一結構特征具體化表達到陶瓷的結構體系中是結構仿生多體現在陶瓷的外觀上,設計美學與仿生學不僅要求外觀的精致美觀,而且要求這一外觀決定了一定的使用功能。第二,陶瓷設計中的形態仿生。形態仿生又可分為具象的仿生設計與抽象的仿生設計。具體的仿生設計簡而言之為通過具體的形態而進行的設計,其具有良好的表達性、自然性。例如擁有葉片形狀的陶瓷盤,樹干類型的陶瓷壺等。具體形態的仿生設計多用于日用品中。而抽象的仿生設計與具象的仿生設計不同之處在于自然屬性表達方式的不同,抽象設計中脫離了觀察到形態的整體,通過聯合設計的手法,運用夸張、歸納、變化的手法,使其形態中的“精神”得以凸顯,因而可以達到簡潔明快的外觀、富有深度的藝術內涵與哲學內涵。通常陶瓷藝術觀賞作品中這樣的手法較為常用,一是為了創造出具有鮮明個人特色的藝術作品,二是為了滿足當下人們對于藝術審美的追求。因此對于設計師的個人專業素養具有極高的要求[3]。第三,陶瓷設計中的功能仿生。說到功能仿生,可以想到功能性與用途之間的聯系。陶瓷的用途除了具有良好的耐腐蝕性以及保溫隔熱性之外,其由于電阻低廣泛運用于變阻器的制作中。功能仿生使得陶瓷的一部分特性得以凸顯,從而其功能性得到一定的增強。例如具有智能化功能的陶瓷半導體電阻以及變阻器,具有自我修復的功能,對于環境的變化能夠進行很好地適應,從而提高使用的時間與次數。因此,可見功能仿生設計的使用,使得創新型的陶瓷產品不斷得到進步。第四,陶瓷設計中的色彩仿生。色彩仿生主要的設計重點在于色彩設計的運用上,色彩是陶瓷產品的外觀表達,有助于表達其內在的寓意。而色與形的互相融合是色彩仿生的重要表現手法,例如英國設計師皮特·林·設計的陶瓷茶杯中,杯體下部為波瀾起伏的山峰,上方暈染部分猶如云層。因此可人在品茶的同時,對于杯體上的風景進行聯想,從而獲得非凡的生活享受[4]。類似于形態上的設計,顏色上的設計大致也可分為具象與抽象兩個層面。具象聯想設計即模擬大自然中的自然顏色搭配,從而使人通過色彩感受到既定的自然場景。日月星辰、山清水秀,都可稱為陶瓷藝術設計的靈感來源。對于身處自然環境惡化的人來說,其本身對自然的回歸具有一定的向往,因而對此類具有自然特色的陶瓷產品十分感興趣。設計師利用晚霞、沙灘、森林等元素的代表色并進行互相組合,從而能夠引導人們體驗自然、感受自然,喚起人們與自然的美好聯系,從而幫助人們排除心中的煩惱。抽象聯想仿生則運用色彩之間的關系,運用色彩的代表性來使人對于顏色進行聯想,從而表達一定的情緒。例如紅色表達太陽、火苗,象征著熱情。綠色表達森林,象征活力等。第五,陶瓷設計中的肌理仿生。肌理的變現形式多種多樣,包括視覺形勢、觸覺形勢、形勢,其中更多的是體現在人們對于瓷器的觸覺之上的,大自然不同物體表層結構組織的構成是不同的,因而這也成為了生物間不同的特征之一。陶瓷肌理仿生的作用在于加強與美化,同時也具有增強摩擦力與防滑的功能。陶瓷產品的肌理變化在體現出其功能性的同時,也加強了其具有的審美功能。提高了陶瓷產品的質量以及藝術價值。
2.3陶瓷仿生設計未來的發展方向
現代社會廣闊的市場意味著產品的絕對優勢,因而個性化的仿生陶瓷能夠很好地吸引消費者的眼球。然而現實中人們不僅關注到產品的外在視覺美感,也關注到產品的全面性。列入產品的顏色、設計、形態、功能等都將成為影響購買者的因素。陶瓷產品不光要從視覺上激發人們的消費欲望,更要注重產品的功能性表達。從視覺、觸覺再到人內心的感受,都需要建立相應的聯想。仿生造型設計都極力將情感等因素作為產品的賣點,因此毫無疑問找好陶瓷產品的側重點能夠大大提高仿生設計的實踐應用[5]。在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中,人們需要從身邊的物品中尋找到一種祥和平靜的東西,幫助人們在休憩之時得到極致的放松與享受。而陶瓷產品正是這種產品的代表,提高了人們對自然回歸的追求。
3.結束語
陶瓷產品設計與仿生設計的相互結合,為陶瓷產品的可持續性發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現代社會講究自然和諧,而這對于仿生設計的發展也具有一定的影響。從當前陶瓷仿生設計的發展來看,其市場發展趨勢是正面性的,未來也可能會保持這種趨勢。仿生不僅能夠從色彩、材質、以及圖案進行設計,仿生還可以從更多的方面進行創新,以此推動陶瓷產業的發展,為人們的生活提供更加具有審美性、實用性的陶瓷產品。
參考文獻
[1]王爽.仿生設計在陶瓷創作中的運用[J].西部皮革,2019(11):76-76.
[2]陳雄軍.器法自然,仿形象生--陶瓷形態設計中的仿生學運用[J].美術教育研究,2019(4):38-40.
[3]李芬,蔡建平,李理.論產品形態仿生設計[J].包裝工程,2007(11):152-154+157.
[4]陳洪.仿生設計介入的創新型課程教學研究[J].現代職業教育,2017(6):51-51.
[5]楊麗英,孫寧娜,張文莉,etal.從生物到產品的仿生設計程序[J].包裝工程,2010(12):2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