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手術室是對病人進行搶救和治療的重要場所,由于其環境的特殊性,病人人室后會產生一系列的不適應,甚至產生焦慮、恐懼心理。嚴重地影響手術治療效果。所謂文化休克,即人們從熟悉的環境來到陌生的文化環境產生的一系列精神緊張綜合征。主要表現為生物、心理、情緒三方面的反應。為減輕手術病人的文化休克,提高手術質量。本文就手術病人產生文化休克的原因進行分析并制訂出相應的護理對策。
關鍵詞:手術患者;文化休克;原因;護理對策
1 文化休克概述
文化休克是指一個普通人進入不太熟悉的文化環境時所產生的迷離、排斥甚至恐懼的感覺。文化休克這一新概念的是美利堅合眾國的人類學博士奧波哥在一九五八年提出的,休克一詞本來是用來指人體喪失非常重要的身體情況,例如失血太多、呼吸衰竭等現象。文化休克本來在用于研究飄落國外多年的戰士回歸祖國時遇到的種種難題,往往釋放出一些本對本國文化不認同的情況。現將休克與文化相互聯系起來,充分說明有相當一部分的人也經歷喪失文化方面的某些重要能力加習。
手術室的文化休克是對病患進行及時治療和救治的十分重要的場地,應為其條件的復雜性,患者進入手術室中會產生一定條件的不適,甚至會產生焦急優慮,恐慌害怕,嚴重的影響手術救治效果,因為文化休克是普通人從一種文化環境進入到另一種文化環境時所產生的一系列精神緊張綜合征。造成患者文化休克的因素很多,包括日常生活活動的差別,風俗信仰的不同,在手術中由于其非常復雜的環境及病患對醫學知識的缺失,導致病患者具有較高風險的文化休克,對病患的生命健康造成不良影響。因此對本院手術的一百例病患發生文化休克的成因及救護措施。
2 產生文化休克的原因
2.1外在因素
外在因素指病人自身以外的因素。主要指手術室的物質環境,手術室是搶救治療危重病人的特殊單元,特殊的手術儀器和設置,形成了特殊的醫療環境,此環境對于進入手術室的病人來說是陌生的,面對的是各種手術設備及監護儀器,聽到的是器械聲及儀器報警聲,看到的是醫護人員緊張嚴肅的面孔,感覺到的是各種導管導線所致的束搏感。這些都會對病人的心理乃至生理產生一定的影響。外在環境的改變,使病人表現出明顯的文化休克征象。
2.2內在因素
內在因素指病人的自身因素。由于每個病人的個性、生活環境、文化修養、社會經歷不同,對同一種環境可能有不同的理解和感覺,因而產生不同程度的文化休克。由于手術室的特殊性,病人極易產生緊張、恐懼、焦慮心理,因病人自身因素引起的文化休克可表現出明顯的不同。
2.3自尊與安全感
由于手術及監護治療的需要,病人有時需部分或全身裸露,而且被約束在手術床上失去了行動的主動性,這些變化使病人感覺自尊受到了一定的影響。病人對手術、麻醉的不理解,既往不成功的手術史,以及對預后的關心等,這些不安全感極易產生強烈的文化休克。
2.4民族與信仰
由于民族與信仰的不同而使人具有不同的傳統習慣和價值觀,這容易造成其對疾病認識的不同。如手術臺上某些手術操作與患者的民族信仰有所沖突,此時就會產生一定程度的文化休克。
2.5文化程度
文化程度高的人信任科學,對自身病理認識比較深刻,對手術室的儀器和設備認識比較全面,不會產生太大的生疏感。而相對而言,文化程度低的患者就會產生恐懼、不信任等心理問題,導致文化休克。
3 文化休克的護理對策
3.1對病患文化休克準確評估
護理工作者在對病患進行評估時應當整體地對病患的情況進行熟悉:如:年紀、民族、信仰、財富、文化程度等,護理工作者在力求于減輕病患文化休克的同時,要用很多的方法去適應不同的病患,對病患的文化休克程度做到精確的評估。
3.2建成良好的護士病患關系
護士應舉止得體、衣著大方、平看對方、神情專一、保持平時的交談方式,眼神堅定而深切,讓病患有感到尊重感,對清醒的病患執行各項操作前應做好解釋,操作時動作輕柔,令患者感覺舒適,手術部位暴露隱私時應表現得體、大方及嚴肅,而且盡量在病患麻醉的狀況下治療,以減少病患疼感并減少緊張,懼怕的心理產生。
3.3提高自身素質
護士工作者要一貫提高自己的優秀素質和應變能力,只有純熟的操作方法和認真地工作積極性才能夠使病患的信任感一步一步加強。
3.4提高自身能力和素質,滿足患者的需求
現代護理專家說:“護理是科學、藝術與愛心的結合”,護士保持良好的形象是其素質要求之一。事實證明,護士和藹的面孔,溫馨的話語,體貼善良的心靈,輕柔靈巧的身姿對患者無疑會產生直觀的安慰;護士技術操作熟練,對工作認真的態度,能增加患者的信任感。所以護士要善于調節和控制自己,決不能把不良情緒帶到工作中影響患者。
3.5尋找并調動社會支持
家庭、工作單位是患者住院期間重要的支持系統,護士要全面了解患者的家庭結構和工作背景。患者住院后與家庭、單位同事暫時隔開,患者易發生信息來源障礙和社交障礙等,
鼓勵其家庭成員、單位同事來醫院探視,積極與其進行溝通,讓其對患者表示支持,幫助患者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必要時讓他們參與到護理過程當中,以此消除患者因住院而產生的孤獨寂寞、社交障礙。
4 結語
護士是能幫助患者減輕或緩解文化休克的最主要成員,手術患者產生文化休克的原因很多,護士應以積極、主動的態度了解患者,收集各方面的資料,及時判斷患者是否處于文化休克,用最短的時間、最快的速度、最好的方法縮短患者的文化休克期,使其以最佳的身心狀態接受手術治療,爭取手術成功,縮短住院時間。護理人員既要有責任感、同情心,還須具備良好的專業和文化素質,將護理工作與患者的文化背景密切結合,提供適合患者文化需要的高質量的護理服務。緩解文化休克現象。
參考文獻
[1]張珂,樊鮮枝,董新平,等,心臟病監護室患者文化休克原因分析及護理對策[J].中國誤診學雜志,2007,7(4):763-764.
[2]崔月麗,高麗美.1例外籍患者康復中發生文化休克的護理體會[J].中國誤診學雜志,2004,13(4):233-234.
[3]蘇杰,鄭臂,楊秀玲,等.心臟移植患者文化休克及正性心理調節[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4,20(9):69.
作者簡介
李玲,遼寧朝陽,本科,就讀于遼東學院醫學院,研究方向:護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