鞏向瑋

摘? ?要:隨著新時期國家素質教育改革進程的穩(wěn)步推進,高校對思想政治教育教學越來越關注,打造適應時代發(fā)展和高校學生實際的高校思政教育模式成為目前高校教學中極為迫切的問題。文章分析了目前高校思政教育教學現(xiàn)狀,然后探討了“四位一體”的內涵與構建意義,最后結合實際研究了“四位一體”高校思政教育模式構建與實踐方法,以供參考。
關鍵詞:四位一體;高職;思政教育模式
思政教育是國家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對高職院校而言,結合學生的需求和成長規(guī)律開展思政教育,才能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潛能,提升自主學習意識并增強實踐技能,為未來的就業(yè)發(fā)展等做好儲備。目前高校思政教育教學還存在形式不夠靈活等問題,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教學成效。構建“四位一體”高校思政教育模式并不斷進行內容和方式創(chuàng)新,是目前高校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
1? ? 高校思政教育教學現(xiàn)狀分析
思想政治課程及課程思政等教育近幾年逐漸成為高?;A教育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在高校思政教育教學活動中,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思政教育還存在諸多的問題,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兩個方面。
思政課教育重視度不夠,且軟硬件教學設施不完備。目前對于高校而言,對思政課等人文社會科學相關課程體系的建設和實踐等方面有所忽視,高校對思政課教育關注度不夠,沒有從培育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角度開展全方位的思政課程體系建設,對現(xiàn)實國情、歷史國情教育等有所忽視,此外,在教學硬件與軟件設施配置等方面不足,缺乏專項資金支持,從而不利于教學活動的有序開展。
在日常教學中,無論從課程思政還是課外活動、日常教育等方面,對于思政方面的教學理論與實踐結構安排失衡,實踐教學模式比較單一。大部分高校在思政教學方面雖然安排完成了相關的教學課程,但是比較注重理論教學,習慣以教師為主進行知識的講解,沒有給予學生充分的自主學習空間。此外,課外及實踐教學安排較少,且教學形式局限,滿足于在校園內部開設一些簡單的實踐活動等,沒有結合市場需求、政策變化等及時補充相關的教學資源,構建更加豐富的實踐課程體系,不利于提升學生綜合素養(yǎng)。
2? ? 目前多元文化背景下高職學生思想現(xiàn)狀
為使課題具有針對性,2018年2月,山東輕工職業(yè)學院以17級物流管理專業(yè)學生為對象,對高職學生的思想現(xiàn)狀進行研究,問卷分別從政治、思想、道德、身心等諸方面,調研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集體主義情感、理想信念、法律意識、職業(yè)理想、人際關系、身心素質等,具體如表1所示。
通過這組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高職院校大部分學生總體有較高的思想素質,對個人利益問題態(tài)度鮮明,但對集體利益和人際關系處理方面卻相對比較淡漠,一些認可的道德觀念卻不一定反映在自己的行動上,知與行脫節(jié)。
為解決問題,提升學生思想道德素質,教師從學生的入學教育開始,到在校理實技能培養(yǎng)、基地及企業(yè)實踐、實習就業(yè)諸方面全程、全方位進行培養(yǎng),結合學生實際從家庭、學校、企業(yè)三方,構建貫穿高職教育教學全過程的“四位一體”思想政治教育教學專題體系。
3? ? “四位一體”的內涵及在高校思政教育中應用的意義分析
“四位一體”從宏觀上是指社會主義經(jīng)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與社會建設四位一體,在思政教育中“四位一體”是指將課堂教學、校園實踐教學、社會實踐教學、網(wǎng)絡實踐教學等融合起來進行綜合教學的一種模式,進而打造網(wǎng)格化、立體化的教學體系。
加強高校思政教育“四位一體”模式構建,一方面可以打造立體化的實踐課堂,從而更好地豐富教學內容,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開發(fā)他們的潛能,為他們提供更多的自主學習和鍛煉的機會,開拓視野,也有助于促進教學互動,全面提升教育成效。
4? ? “四位一體”高校思政教育模式的構建與實踐探索
打造“四位一體”教學體系,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教學專題體系的構建與實踐。
4.1? 進行思政教學課程改革,注重課堂實踐教學計劃的安排和實施
在思政課教育中理論教學是基礎,課堂實踐教學是最重要的構成部分,教師應當在課堂上加強對實踐教學模式的探索。課題組成員在課堂實踐課程的設計、教學內容的安排以及多樣化教學模式的應用等方面都進行了課程改革,由以前的單純照本宣科改成了項目化教學,采用“項目驅動、任務引導”的方式開展教學,以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鼓勵他們積極參與,構建豐富的、靈活的課堂教學體系,設置更具操作性的實踐課堂,從而提升學生的思想政治理論基礎。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也適當?shù)匾肓水斍白钚碌臅r政熱點,并加強與傳統(tǒng)文化的融合,將其融入小組合作學習、慕課、情境創(chuàng)設、問題教學等不同的教學形式中,提升課堂教學成效,教學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4.2? 挖掘校園資源,提升思政教育在校園實踐教學方面的融合性
主要圍繞思政教學開展校園實踐活動,通過鼓勵學生參與到一些社團活動中,加入志愿者、記者團等協(xié)會,提升他們的校園實踐參與性。鼓勵教師定期圍繞教學內容組織學生開展小組調研活動等,設定相關的主題,引導學生利用校園資源進行整合分析和研究,在校園實踐中培育他們的創(chuàng)新意識,還應當結合校園實踐教學活動開展相關的筆試、面試等測評活動,檢驗教學效果。
4.3? 注重校企合作,為學生思政學習提供更多的機會
學校、教師和企業(yè)等加強合作,注重關注市場形勢的變化,利用寒暑假以及業(yè)余時間加強和企業(yè)、社區(qū)的對接,圍繞思政課教育內容和主題等開展多元化的社會實踐活動,開拓學生的眼界,也引導他們通過參與社會活動等了解市場需求,鍛煉自身的能力,提升道德素養(yǎng)。
4.4? 利用網(wǎng)絡技術拓寬思政教育信息化教學路徑
教師借助網(wǎng)絡技術搭建網(wǎng)絡實踐教學平臺,這樣可以為不同學習基礎的學生推薦針對性的學習資源,也可以通過平臺的交流溝通等及時全面掌握學生的情感、學習和心理情況,設定相關的測試題目加強學生思政教育理論和實踐技能的考核評價,鼓勵學生加強對網(wǎng)絡工具的學習,主動和教師溝通,這樣可以形成資源共享的良好機制,此外,網(wǎng)絡技術平臺還可以搭建教師、學生以及家長等多維度的溝通模式,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成長、學習等方面的困惑或問題,為他們的成長就業(yè)創(chuàng)設更加健康和諧的氛圍。
5? ? 結語
總之,高校思政教育“四位一體”模式的構建需要教師和學校、社會企業(yè)以及家長等共同參與,積極努力探索,進而在形式和內容方面不斷創(chuàng)新,打造更適合學生自身實際的教學實踐體系,這樣才能更好地提升學生的思政核心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譚思晴,楊詩.“四位一體”新時代高校國家安全教育模式探究[J].科技資訊,2019(6):34-35.
[2]徐園媛.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四位一體”課程實施路徑研究[D].重慶:西南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