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璐璐
摘? ?要:知識產權戰略我國重要戰略部署,河南省已積極響應。目前,河南省已建立知識產權制度體系,并在完善制度方面獲得顯著成效。如何去評價河南省知識產權發展水平以及判定知識產權與河南省經濟增長之間作用關系是下一步急需解決的問題。
關鍵詞:知識產權;河南省;經濟增長
1? ? 河南省知識產權制度建設情況
為了進一步貫徹科學發展觀,推動知識產權戰略發展,河南省大力推進工作進程,建立健全知識產權制度,促進知識產權融入社會經濟發展,加快全省經濟增長。
1.1? 建立完善的政策支撐體系
近年來,河南省始終堅持注重對知識產權的政策支持,出政策,重引導,放實招。一方面,河南省出臺相關政策法規,加強政策導向。2008年省人民政府印發《河南省知識產權戰略綱要》,對河南省知識產權工作做出重要部署,提出戰略目標。隨后,河南省又相繼出臺《河南省建設支撐型知識產權強省試點省實施方案》《河南省知識產權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等一系列政策法規,引導知識產權工作的開展。另一方面,河南省政府還積極完善知識產權激勵機制,設立重大科技專項、重點產業知識產權運營基金等,引導鼓勵企業單位積極參與。
1.2? 健全知識產權服務體系
一方面,河南省加快各地區知識產權服務機構的建設,普及咨詢、代理、訴訟等服務。對這類服務機構規范執業資質管理,實行誠信管理制度。與此同時,還進一步簡化申請、審批等事宜的流程,提高工作人員的辦事效率。到2018年,河南省共有300多家知識產權認證機構。另一方面,建立知識產權公共服務平臺,利用先進技術,完善服務體系,整合數據信息,建立知識產權數據庫,實現政策推廣,在線咨詢、查詢等服務。
2? ? 河南省知識產權保護基本情況
(1)建立河南省知識產權保護體制,完善法律法規。河南省印發《關于加強知識產權審判領域改革創新若干問題的實施意見》,細化了案件證據規則,建立有效的賠償機制,落實改革方案。相關數據顯示,2018年,河南省法院共受理8 628件各類知識產權案件,比2017年增加2 161件,結案7 677件,增長20%。(2)不斷進行知識產權保護宣傳,增強群眾的保護意識。積極與新聞媒體部門建立合作關系,宣傳解讀政策法規,講解知識產權典型案件,引導企業、群眾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建立良好的外部環境,為知識產權發展保駕護航。(3)進一步加強執法隊伍的建設,開展培訓、講座等活動提高知識產權服務部門人員的業務水平,同時注重政治素養的培養。
3? ? 河南省知識產權發展存在的問題
3.1? 專利構成中發明比例較少
無論是申請量還是授權量,河南省發明專利占比均不高,雖然占比有所提高,但仍低于全國平均水平,相對于發達省市創新能力仍有待提高。河南省專利合作條約(Patent Cooperation Treaty,PCT)國際專利申請量不高。2018年,河南省共計申請PCT國際專利206件,相較于2017年下降了11個百分點。河南省專利申請量連年增加,而PCT國際專利卻在減少,主要原因有兩方面:一方面,河南省緊缺高層次、高質量的專業技術人員,河南省企業在面臨國際競爭時缺乏優勢,自主創新能力達不到國際水平;另一方面是由于河南省企業缺乏“走出去”的積極性,國際視野有待提高,其主動出擊的意識也有待增強。
3.2? 河南省各市商標權發展不均衡
河南省商標申請注冊主要集中在鄭州、商丘、洛陽等地區,鄭州市2018年申請注冊商標量就占據河南省總量的40%以上,三門峽和鶴壁市發展水平較低。
4? ? 有效實施知識產權戰略對策建議
4.1? 政府層面
政府作為市場的監督者,肩負著研究制定方針政策、引導正確方向的重大責任,為此政府應加強知識產權政策制定、保護等方面工作。相對來說,河南省知識產權法律體系還不夠完善,缺乏具體操作實施的準則與方案。建議河南省進一步完善知識產權政策體系,吸取其他省市經驗,逐步建立起符合河南省省情與區域特色,又與國家政策體系相一致,同時結合國際最新相關政策的知識產權法規體系。
4.2? 企業層面
作為市場經濟的重要參與者,企業同時也是科技研發、自主創新的核心力量。企業應充分利用知識產權的成果,用于實際生產,進一步提高自己的市場競爭能力。知識產權對企業發展的作用以及重要性毋庸置疑。一方面,河南省企業應進一步增強領導以及技術人員的知識產權意識,并將其提升到企業戰略高度,重視科技創新,注重知識產權保護,增強品牌意識,提高專利發明申請積極性。另一方面,科技發展、技術創新使得企業要重視對職工的培訓。河南省企業應加強職工培訓工作,可以定期開展培訓班,或是請行業專家進行講座,不僅可以向職工傳達最新行業研究成果,也可以為職工創新開拓思路。
4.3? 高校層面
作為知識和智慧的重要發源地以及傳播場所,高等院校是知識創新的核心力量。同時知識產權也是評價一個高校科研創新能力的重要指標。因此,地方高校更應高度重視知識產權建設工作,建立完善的管理機制,加大科研投入,提高知識產權工作地位。
(1)加強師生知識產權意識的培養。一方面,高校可應注重培養和提高包括各級領導在內的廣大師生的知識產權意識。另一方面,提高科研能力的同時,挖掘潛力學生及教師,更新科研血液。
(2)完善和落實獎勵機制。一方面,高校在制定人員考核制度、獎勵辦法、職稱評定等時,應充分考慮教師對知識產權建設的貢獻,給予一定的獎勵或是加分。另一方面,高校應加大獎勵力度,對專利、發明獲得者等給予一定的資金獎勵,激勵科研人員的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