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金榮
摘要:樁基是高樁碼頭結構的重要基礎,碼頭上部結構的全部荷載均通過樁基傳遞至地基持力層。對于覆蓋層薄、巖面比較高的地質條件下,采用嵌巖樁施工具有適應性強、施工簡便、工期短等優點,在港口工程中廣泛的應用。本文結合深圳液化天然氣碼頭工程,對港口工程水下嵌巖樁施工技術要點進行分析,以期能夠給予類似工程建設一定的幫助。
關鍵詞:高樁碼頭;樁基;嵌巖樁;施工
隨著我國各大港口的不斷發展,各種適應港口工程的新技術層出不窮,水下嵌巖樁施工能夠適應比較復雜的地質條件而被廣泛應用。要想保證港口工程的質量,必須注重對水下嵌巖樁施工質量進行有效控制,從而實現港口工程的經濟效益。
一、 項目概況
深圳液化天然氣碼頭工程泊位全長398m,棧橋長325m,碼頭前停泊水域寬110m,船舶回旋水域直徑為860m,進港支航道底寬300m,設計底標高均為-15.492m。碼頭結構主要包括8-26.6萬m?LNG卸船泊位1個,呈“蝶”型布置,由1個工作平臺、4個靠船墩、6個系纜墩組成,工作平臺與相鄰靠船墩之間、系靠船墩之間采用人行鋼橋連接。
二、 嵌巖樁的定義和種類
嵌巖樁是指建筑基樁穿過覆蓋層嵌入可以作為直接受力的基巖中。由于基巖強度較高,壓縮性極小,能提供很高的承載力且具有較強的抗滑移能力,穩定性方面優于其他樁型。
嵌巖樁的種類:碼頭施工常見的嵌巖樁有錨桿嵌巖樁、芯柱嵌巖樁、灌注嵌巖樁、灌注型錨桿嵌巖樁、預制型植入嵌巖樁、預制型芯柱嵌巖樁、預制型錨桿嵌巖樁。
本工程嵌巖樁施工數量106根,其中碼頭靠船墩20根、系纜墩23根、棧橋29根、工作平臺14根、控制平臺20根,采用的嵌巖樁種類是灌注型嵌巖樁。
三、 嵌巖樁施工工藝
1. 沖機的就位、檢查與調試
沖擊鉆機進場后,采用水上運輸,利用浮吊現場拼裝完備,拼裝完后應對鉆錘直徑、鉆錘焊接質量、鉆錘轉向裝置、提升鋼絲繩等進行檢查驗收。鉆機拼裝完備并檢驗合格后,根據測量放樣點調整鉆機位置,并將鉆機底盤調成水平狀態,底座用枕木或鋼材墊實塞緊。使沖錘垂直對準樁位,確保施工中不發生傾斜。
2. 開孔與造漿
根據地質情況,采用人工循環水泥漿,用水泥泵循環泥漿池與樁孔的泥漿,當進入粘土層時,若泥漿太濃,必須加水調漿,防止沖錘不能轉動而形成梅花孔。
3. 鉆進
沖孔過程中,鋼絲繩上要設有標記,提升落錘高度要適宜,防止提錘過高擊斷錘齒,提錘過低進尺慢,工作效率低。松繩不應太少以防止打空錘,也不宜松繩太多,容易偏孔或卡錘。一般情況下,發現吸錘現象必須及時調漿,在砂層中沖程以2.0~2.5米為宜。沖孔過程中泥漿比重的大小將會直接影響沖孔進度,因此在沖孔時應視地質條件認真控制好泥漿比重,一般以1.15~1.45為宜,泥漿過濃易斜孔、吸錘,進尺較慢;而泥漿過稀則易塌孔,多沉碴,進尺也慢。在強風化巖沖孔泥漿比重以1.3~1.45為宜;在中砂層沖孔泥漿比重,控制在1.3左右;粘度為19-23s。
4. 終孔
當鉆孔達到設計標高后,通過鋼尺、測量繩等工具和儀器對孔深、孔徑、孔身傾斜度進行量測,并根據地質資料和現場巖樣判定入巖深度。在各項檢查合格后,通過各方現場分析和判斷,確定是否終孔。
若發現施工中預計終孔位的實際地質情況與詳勘資料不符,應根據設計單位意見調整終孔標高。此后再根據調整后的終孔標高進行鉆孔,再次符合終孔條件后方可進行終孔。
5. 清孔
清孔分一次清孔和二次清孔。
一次清孔在終孔后進行。采取換漿法,降低泥漿比重至1.2左右,粘度在17s~20s左右,使孔底沉渣小于50mm。一次清孔后立即安放樁內鋼筋籠,以防時間過長,發生坍孔或縮孔現象。
二次清孔是在樁內鋼筋籠安放完畢,灌注砼前進行的一道工序,其目的是清理在鋼筋安放期間孔底形成的新的沉渣,使沉渣厚度在灌注砼前小于50mm。采用泥漿泵正循環方式清孔,在灌注砼之前,泥漿比重宜為1.10~1.20,含砂率宜為2%~4%,稠度宜為17~20s,孔底沉渣厚度小于50mm。
6. 鋼筋籠制作和吊裝
鋼筋籠制作前,鋼筋選用具有質量保證書,并通過質量復檢合格的鋼筋,由專職鋼筋工和持證電焊工上崗制作,并對鋼筋搭焊和對焊質量抽樣送檢。
在制作鋼筋籠時,要對選用的鋼筋進行除銹、截斷、折彎和焊接等操作流程,制作時應按照設計圖紙進行實施,最好選用整根的鋼筋,成品的鋼筋籠要保證其尺寸符合規定要求,做到成型主筋直,誤差小,箍筋圓,外觀效果好。在鋼筋籠進行吊裝的時候,要先檢查所鉆的孔是否符合標準要求,檢查內部是否有塌陷、孔壁對鋼筋籠安裝是否有影響,以保證安裝的順利進行。在鋼筋籠安裝時要對準孔位,順著樁位進入,當放入過程中遇到阻礙物時應進行相應的處理。
7. 灌注水下混凝土
(1)在二次清孔符合標準后,需灌注水下混凝土,在水下嵌巖樁灌注施工過程中,灌注水下混凝土是最后一道重要的工序,其施工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樁的施工質量.在施工過程中,應給予重視。混凝土具有一定的流動性,坍落度應控制為180~220mm。為有效提高混凝土和易性,可以在其中摻粉煤灰與減水劑。為了避免卡管,石料應盡量使用卵石,直徑應為5~30mm,最大粒徑應小于40mm。混凝土需要拌合均勻,盡量縮短灌注時間與運距。
(2)在灌注的過程中,需要連續不間斷作業。確保首批灌注混凝土數量,把導管內水壓出并符合導管初次埋入的長度。在灌注時,需要測量混凝土面與樁頂面之間的距離,計算導管埋入的深度。埋設深度應為2~6m。在導管提升的過程中,避免因為計算失誤或用力過猛將管底提出混凝土表面。全部灌注完成之后,經過養生期,檢測合格后,才可以進行下一道工序。
(3)在水下混凝土灌注中,當出現非連續性灌注時,漏斗中的混凝土下落后,應當牽動導管,并觀察孔口返漿情況,直至孔口不再返漿,再向漏斗中加入混凝土。牽動導管有利于后續混凝土的順利下落,否則混凝土在導管中存留時間越長,其流動性變得越來越差,與導管間摩擦阻力隨之增強,造成水泥漿緩緩流墜。而骨料都滯留在導管中,使混凝土與管壁摩擦阻力增強,灌注混凝土時下落困難,從而導致斷樁。
四、結束語
由于港口的工程建設非常的復雜,所需的投資較為巨大,為此出現重大事故時就會嚴重影響工程的質量和經濟效益。所以,在實際的工程施工中,應該注重水下嵌巖樁施工的質量控制,只有這樣才能確保港口工程質量的有效維護。
參考文獻:
[1]黃學華. 港口工程水下鉆孔灌注樁施工技術研究[J]. 建筑技術開發, 2018, 45(7): 41-42.
(作者單位:大連港口建設監理咨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