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樂參 王妮
摘要:道路橋梁在通行過程中,在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下就會產生沉降過渡段,如果不加以維修處理,就會對道路橋梁路基路面造成損害,易于引發橋頭跳車問題,給車輛行駛帶來不良的影響。為解決這一問題,本文從道路橋梁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建設方面進行了探索研究,旨在改善道路橋梁的情況,提升行車的安全。
關鍵詞:道路橋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建設
一、 道路橋梁沉降段常見質量問題
1.不均勻沉降問題
一般來說,路橋沉降段最為常見的質量問題是不均勻沉降的問題。導致這個問題經常出現的主要原因是坡度處理上不妥當,也有部分路橋在過渡段的時候沒有注意細節的處理方法,導致路橋出現嚴重的臺階型不均勻沉降問題,而不均勻的沉降問題最終使得路面在行駛的時候發生嚴重的顛簸現象。
2.路面中間低兩邊高
路基的質量不高使得路面的承載能力不足,而當前很多汽車都有著超荷載現象,路面經過長時間反復多次的荷載壓力之后,就會出現比較嚴重的路面變形問題,而這種問題最常導致的路面現象就是中間低兩邊高。而時間太久沒有進行及時處理之后,會出現嚴重的行駛困難,路橋本身的正常功能會出現障礙。
3.路面沉陷與變形
路面沉降段常見的另一個問題還有路面的沉陷和變形。橋臺還有引導臺等下沉,如果情況嚴重的甚至會出現路面積水、裂縫還有不平等問題,車輛會因為上述這些問題出現行駛不穩或者強烈顛簸,對人的舒適還有安全有嚴重威脅,需要高度重視。
二、 道路橋梁路基路面出現沉降的原因分析
1、橋頭引道沉降段結構設計不合理
工程建設中常用的引道路基處理方法是粗粒料填筑法、鋼筋混凝土搭板法和增加鋼筋法。這些處理方式的目的是為了能夠降低道路橋梁段的剛度差異和沉降不均勻,并且,通過結構調整提升路基的整體強度和韌度,避免行車過程中的跳車發生。通過實際公路的調查研究發現,在工程建設中搭板結構是最常用的施工設計,但是,經實踐證明,用這種方式來防治跳車的效果并不是非常的理想。
3、橋臺臺背路堤壓實度不滿足要求
根據公路設計標準,所有的橋梁、通道、涵洞都要采取臺背填土處理,但是臺背填土技術的施工工藝較為復雜,受到很多工程因素的影響,例如施工中的材料、工藝流程、施工設備、施工者的工作經驗等,每一個環節的施工不合格,都會造成橋梁臺北填土壓實質量達不到要求的標準,這是道路橋梁沉降段產生不均勻沉降的主要原因另外,由于公路設施的通車量較大,每天的承載負荷量較大,造成道路地基的塑形形變,再加上自然氣候的原因,公路橋梁段在長期的使用中會產生差異沉降,影響路面的整體平整性。
4、橋頭引道地基處治達不到要求
通過調查研究發現,公路產生橋頭跳車現象的原因是地基的下沉,而產生下沉的原因是結構設計的不合理。在地基施工建設中,沒有針對實際情況設計科學的施工方案,在施工中設置的地質鉆孔少,鉆探深度不夠,沒能確定地基的軟土層的位置,對于軟土的性質和深度的分析不足,從而導致橋梁路堤軟土地基的處理不當。此外,對于軟土地基的防治理論和科學計算模擬不足,造成實際地基狀況和處理設計不符合,也會造成橋梁軟土路基的沉降,在加上雨水的長期沖刷,加速了路基的損害,降低了其強度和抗剪切性能,在使用過程容易產生不均勻沉降。
三、 道路橋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術和質量控制措施
公路橋梁的沉降危害巨大,它不僅為交通運輸帶來了不便,更有可能導致事故發生,給人們帶來生命和財產的威脅。例如在建設某條交通線路時,發生了沉降事件,這必然會給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和經濟建設帶來很大的影響。因此對于沉降現象的研究和探索非常重要,與實際情況相結合,將相關的科學技術應用到項目建設中,做好沉降路段的施工建設,同時也要保證公路橋梁建設的質量達標。
3.1 路基與橋臺過渡段填筑方法 對于橋臺后面所需的填筑材料的選擇十分重要,材料的性能和質量一定要合乎標準。這些材料一般填筑在橋臺后5~10m范圍內,因此需要考慮到多方面的因素從而進行填筑:①通常沉降發生在公路與橋梁的剛柔過渡區,因此為此區間選擇材料時,要確保其位于路基和橋臺材料所對應的中間剛度處。②壓實橋臺作業完結后,如果再次遇到這類施工難度很大,因此在建設過程中,壓實質量一定要滿足規定的標準,材料的選擇也要選擇有利于壓實施工的材料。最后要注意,某些相應的填筑材料要具有優良的透水性,常見的有碎石土、較高強度的工業廢渣等。
3.2 地基處理措施 施工單位在進行路橋施工時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難題,其中施工條件對建設具有較大的影響力,尤其是施工單位資質問題,對路橋建設地基施工影響甚大。在施工中若想提升路橋結構的質量,就必須要對地基的建設施工做好勘察工作,使其科學穩定,盡可能地減少沉降差異,避免路橋結構變形。在進行施工時必須要選擇科學合理的施工措施,保證地基具有合理的剛度,減少回填填料的使用量,同時還可以利用基樁來確保地基的穩定性,防止因地基側向流動造成橋臺發生不正常的位移。在實際的修筑過程中,如果碰到溝壑的地段,便可以利用這部分地段土壤空隙大、含水量高的特點將其與粘土層間進行換土。此外,如果在雨季施工,粘土不容易被曬干,可用石灰土進行回填施工,嚴格控制分層厚度和密實度,防止路基沉降造成路橋變形。
3.3 公路橋梁頭板的設置方法 通常情形下,道路橋梁錨栓的設置都是將搭板接近橋臺的一端設置在橋臺上,錨栓的方向皆是豎直方向與水平方向,進而避免出現塔板沿著縱向滑落,進一步發生橋頭凹陷的問題。通常錨栓選擇的鋼筋型號為22號,需要注意的是在鋼筋之間的間距應設置在75~80cm間。同時錨栓相關規定的位移數值與水平的拉桿保持一致,這樣施工效果會比較好。此外,一旦搭板出現轉動就會導致路橋受到損害,所以必須要將牛腿和接近橋臺的一段上緣部分皆設置成倒三角狀態。
四、 結束語
道路由路面、路堤和路基共同組成,道路橋梁過渡段的路面和路基沉降是當前最為常見的路橋建設病害之一,并且對交通安全等各個方面危害較大,因此在道路建設中要積極采取合理有效的對策進行綜合防治,以便從根本上防止道路橋梁過渡段的路基產生過度沉降,從而能在一定程度上預防交通事故的發生。
參考文獻:
[1] 王東明,呂云芳.道路橋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術[J]. 科技資訊,2013,(35):42.
[2] 何楊閩,傅程輝. 有關公路橋梁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術研究[J]. 城市道橋與防洪,2013(07):224-226+19.
[3] 畢文芬.路橋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術淺談[J]. 建材與裝飾,2013(24):297,298.
(作者單位:威海潤通公路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