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煒
摘要:正港口企業是物流鏈重要的一環,也是國家水上進出的門戶,無論從國家或者港口企業本身來說,安全工作都十分重要。因此,各港口企業應按國家安全工作要求,落實好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工作。本文主要分析探討了港口隱患排查治理的對策及措施,以供參閱。
關鍵詞:港口隱患;排查治理
1對于港口事故隱患分級的思考
根據前面對事故隱患分級的技術分析,結合港口的自身特點,緊密圍繞事故隱患分級的目的(通過分級,找到事故隱患防治的重點)。港口事故隱患分級宜遵循以下原則:(1)為了使事故隱患的防治更具有可操作性,同時區別于重大危險源的監管,港口事故隱患所針對的對象宜嚴格按照定義,即針對的是人的不安全行為、物的不安全狀態、環境的不良條件和管理的缺陷,避免將其進一步延伸。同樣的原因,港口重大事故隱患宜根據事故隱患可能造成的后果等衍生而來,避免從重大危險源引申到重大事故隱患。(2)港口事故隱患的分級無須繁雜,采用一次分級制,將事故隱患分為一般事故隱患和重大事故隱患即可。從而有利于簡化事故隱患分級防治的程序和內容。通過研究,提出港口重大事故隱患辨識標準和方法,滿足標準要求的事故隱患即為重大事故隱患,否則即為一般事故隱患。(3)港口重大事故隱患宜明確、易辨識。可以參照交通部相關法規明確具體的港口重大事故隱患,從而有利于對其進行排查和治理。(4)港口事故隱患分級依據的指標以事故隱患可能造成的危害為重點,同時結合事故隱患的易發性和整改難度。
2隱息排查的主要內容
(1)查思想。思想是安全生產的關鍵環節。因此,在查找港口硬件設備設施的事故隱患的同時,也應檢查單位領導和職工群眾對安全工作的認識,各層管理干部是否真正做到了關心職工的安全健康,特別是對各項勞動保護法規以及安全生產方針的貫徹執行情況,更應嚴格檢查。(2)查現場。基于港口生產復雜化的現狀以及呈現出流動分散、操作復雜、勞動密集、露天作業、人機交叉、晝夜連續作業等方面的特點,因此,查現場要重點結合現場作業、港區交通、重點部位監控;落實對大型船舶作業、危險物品作業、散糧作業等重點作業的安全檢查監控。(3)查管理,查制度。事故隱患可能是安全制度的缺陷和安全管理的不到位。應檢查本單位領導是否把港口安全生產工作擺上議事日程;單位主要負責人及生產負責人是否對安全生產工作負責;港口各職能部門在各自業務范圍內是否對安全生產負責;港口安全管理專職機構是否健全;港口工人群眾是否參與安全生產的管理活動。此外,還要檢查單位的安全教育制度等。(4)查事故處理。前面已分析過,港口安全生產的特性之一是事故的多發性。這個多發性不能僅僅理解為作業方式客觀上導致事故多發,也要從主觀上查找原因。如果認識到每一宗事故都是重要的安全案例素材,通過該事故案例可以警醒各層人員注意履行自己崗位安全職責,那么,就可以有效降低事故的發生率。因此,要檢查本單位各層級對工傷事故是否認真調查、嚴肅處理。在檢查中,如發現未按“四不放過”原則而草率處理的事故,要重新嚴肅處理,防止類似事故重復發生。
3港口隱患排查治理的對策及措施
(1)推動生產經營單位切實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一方面,應加強安全生產法制體系建設,進一步明確細化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建立并理順政府相關部門綜合監管、行業監管、屬地監管的安全生產監管體制,將眾多層級的監管形成合力,依法對企業進行安全生產監督,推動企業全面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和全員安全生產責任。另一方面,應充分運用市場機制,健全完善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責任險制度,并通過稅收、保費、融資、信用等級、安全生產許可等措施,推動企業建立“安全自查、隱患自除、責任自負”的自我管理、持續改進的安全生產內生機制、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引導企業主動加大安全投入,加強安全生產管理,落實各項安全措施,淘汰落后的生產工藝、設備,培養高素質高技能的產業工人隊伍。(2)著力提高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水平。行業監管部門應針對當前危險化學品生產經營活動快速發展及其對公共安全帶來的諸多重大問題,進一步加強法律法規和國家強制性標準執行的監督檢查和宣傳培訓工作,確保法律法規、標準規范的有效執行。(3)加強生產安全事故應急處置能力建設。合理布局、大力加強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力量建設,整合共享應急救援資源,提高應急協調指揮的信息化水平。加強特殊裝備器材的研發與配備,強化應急處置技戰術訓練演練,滿足復雜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處置需要。釆取多種形式和渠道,向群眾大力普及危險化學品應急處置知識和技能,提高自救互救能力。(4)搞好安全生產技術培訓。加強安全生產培訓工作,整合培訓資源,完善培訓網絡,加大培訓力度,提高培訓質量。生產經營單位必須對所有從業人員進行必要的安全生產技術培訓,其主要負責人及有關經營管理人員、重要工種人員必須按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接受規范的安全生產培訓,經考試合格,持證上崗。(5)建立完善隱患排查治理體系。風險管控措施失效或弱化極易形成隱患,釀成事故。企業要建立完善隱患排查治理制度,制定符合企業實際的隱患排查治理清單,明確和細化隱患排查的事項、內容和頻次,并將責任逐一分解落實,推動全員參與自主排查隱患,尤其要強化對存在重大風險的場所、環節、部位的隱患排查。要通過與政府部門互聯互通的隱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統,全過程記錄報告隱患排查治理情況。對于排查發現的重大事故隱患,應當在向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報告的同時,制定并實施嚴格的隱患治理方案,做到責任、措施、資金、時限和預案“五落實”,實現隱患排查治理的閉環管理。事故隱患整治過程中無法保證安全的,應停產停業或者停止使用相關設施設備,及時撤出相關作業人員,必要時向當地人民政府提出申請,配合疏散可能受到影響的周邊人員。
4結束語
總而言之,港口安全隱患排查長效機制是我國港口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目標。將為港口生產提供安全、高效的環境,為港口生產安全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1]張群.港口隱患排查治理的對策及措施[J].百科論壇電子雜志.2018(01).
[2]魏國興.港口企業生產安全隱患的典型問題與對策措施[J].廣東化工.2018(07).
[3]孫立,吳琳,陳俊濤.港口設備安全隱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統[J].港口科技.2018.
(作者單位:天津盛港集裝箱技術開發服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