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露芹
摘要:目的:探究開顱動脈瘤夾閉術治療蛛網膜下腔出血圍手術期護理的策略,以促進今后護理工作質量的提升。方法:選擇本院在2016年11月到2018年12月診治的30位患有蛛網膜下腔出血的病人,且30位病人均在數字減影動脈血管造影下施行開顱動脈瘤夾閉術的治療,對于病人在圍術期間的相關病癥狀況和手術之后可能存在的相關并發癥進行觀測,實施相關護理手段。結果:本次研究的30位患有蛛網膜下腔出血的病人在入院之后,均施行開顱動脈瘤夾閉術治療,在實行手術之前和手術之后的相關護理工作后,30位患有蛛網膜下腔出血的病人沒有一例存在相關并發癥的發生。結論:針對患有蛛網膜下腔出血的病人,采用開顱動脈瘤夾閉術進行治療是比較合適和有效的方式,加上相關護理干預工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病人出現相關并發癥的幾率。
關鍵詞:開顱動脈瘤夾閉術? 蛛網膜下腔出血? 數字減影動脈血管造影
造成病人出現蛛網膜下腔出血病癥的大部分因素是由于病人顱內存在動脈腫瘤,且這種情況占百分之五十到百分之八十,一般情況下會造成再出血的情況,這也增加了患有蛛網膜下腔出血的病人的致殘幾率和死亡幾率。針對患有蛛網膜下腔出血的病人,普遍在應用數字減影動脈血管造影的情況下,實施開顱動脈瘤夾閉術作為治療手段,它是治療蛛網膜下腔出血的一種新型治療手段,但是這種治療風險較高,在病人圍術期間,會有一定可能存在動脈瘤破裂,顱內血管痙攣以及大面積腦梗死等嚴重的相關并發癥,所以,在病人圍術期間的護理是十分關鍵的。
1.一般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在2016年11月到2018年12月診治的30位患有蛛網膜下腔出血的病人,且30位病人均在數字減影動脈血管造影下施行開顱動脈瘤夾閉術的治療。在本次研究中的30位患有蛛網膜下腔出血的病人當中,包含了17位男性病人以及13位女性病人,病人的年齡區間在29歲到69歲之間,病人年齡的平均數是53.5歲。所有病人均通過頭部電子計算機斷層掃描確診,且經過數字減影動脈血管造影證明其罹患的蛛網膜下腔出血的發病因素是病人顱內動脈瘤破裂導致。所有病人在治療的過程中,沒有出現出血的情況,在手術之后均接受相關護理干預措施痊愈出院。在手術之后,進行半年到一年的隨訪,沒有再次出血的病人,30位患有蛛網膜下腔出血的病人均痊愈。
1.2方法? 本次研究中的30位患有蛛網膜下腔出血的病人均接受圍術期間的相關護理干預措施,具體內容如下:(1)手術之前的護理手段:相關護理人員需要給病人以及病人親屬介紹有關開顱動脈瘤夾閉術手術的流程和操作方法,告知病人和病人家屬動脈瘤破裂再出血的危險情況和手術之前,手術之后需要注意的相關事項以及各類風險,幫助病人緩解憂慮,緊張等消極情緒,提升病人治療的自信心,使病人可以積極配合相關治療,提高病人的治療依從度。病人在入院之后,需要注重休養,相關護理人員要將病人的床頭抬高15度至30度,按照醫囑施行吸氧和病人相關指標的監測,確保病人休養環境處于安靜的狀態,控制合適的室溫。根據醫囑通過病人的靜脈注入止痛藥劑,脫水劑和每小時根據體重給予適量的尼莫地平,觀測病人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以及藥物的治療效果,密切觀測病人的血壓,如果病人的血壓升高過快,需要通過病人靜脈注入50毫克的硝普鈉以及50毫升的生理鹽水,將病人的血壓控制在低壓80毫米汞柱到90毫米汞柱,高壓130毫米汞柱到150毫米汞柱之間。相關護理人員要告知病人在手術之前的九小時到十二小時要禁止進食和禁止飲水,并在病人左上肢施行靜脈穿刺留置針,留置尿管,做好備皮工作。(2)手術之后的護理手段:在開顱動脈瘤夾閉術手術之后,病人需要平臥八個小時,在病人穿刺的位置進行半個小時的按壓,使用繃帶進行包扎,持續一天,穿刺一側的肢體保持伸展,禁止屈伸,持續兩到四個小時,在八小時之后,可以采用側臥體位,病人需要臥床休養四到六周。相關護理人員要對病人的下肢進行定期按摩,避免下肢形成血栓。在手術之后需要密切觀測病人的生命體征指標的改變,對病人的肢體活動,意識以及動脈搏動狀況進行觀察,如果病人出現惡心或是頭痛等不良癥狀,需要及時告知主治醫師。按照醫囑根據體重每小時應用適量尼莫地平,通過病人的靜脈注入。注重心理方面的護理,告知病人在術后8至12小時后才能進食,要進食容易消化的食物,確保病人血壓穩定,注重保暖工作,保持樂觀心態。相關護理人員要確保病人導尿管暢通,每天使用碘伏進行消毒,觀測病人的尿液顏色和尿液量,病人一天的正常尿量需要大于兩千毫升。告知病人合理飲食,保證睡眠充足,三到六個月要對病人的腦血管造影進行復查。
2.結果
本次研究的30位患有蛛網膜下腔出血的病人在入院之后,均施行開顱動脈瘤夾閉術治療,在實行手術之前和手術之后的相關護理工作后,30位患有蛛網膜下腔出血的病人沒有一例存在相關并發癥的發生。
3.討論
針對患有蛛網膜下腔出血的病人,普遍在應用數字減影動脈血管造影的情況下,實施開顱動脈瘤夾閉術作為治療手段,開顱動脈瘤夾閉術是治療蛛網膜下腔出血的一種新型治療手段,但是這種治療風險較高,且開銷大,在病人圍術期間,會有一定可能存在動脈瘤破裂,顱內血管痙攣以及大面積腦梗死等嚴重的相關并發癥,所以,在病人圍術期間的護理是十分關鍵的。
綜上所述,針對患有蛛網膜下腔出血的病人,采用顱內開顱動脈瘤夾閉術進行治療是比較合適和有效的方式,加上相關護理干預工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病人出現相關并發癥的幾率。
參考文獻:
[1]張同美.對行手術治療的腦動脈瘤破裂所致蛛網膜下腔出血患者進行綜合護理干預的效果分析[J].當代醫藥論叢. 2016.(24).
[2]白淑貞. 腦動脈瘤患者實施夾閉手術的圍手術期護理[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4(12)
[3]楊華,馬英花,李淑敏,于新妍. 顱內動脈瘤頸夾閉術51例圍術期護理[J].齊魯護理雜志. 2011(20)
[4]翟慎曄,齊山美. 21例腦動脈瘤患者實施夾閉手術的術前及術后護理[J]. 當代護士(下旬刊). 201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