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藝
摘 要:在我國的高等教育體系當中,高等職業教育是其中的關鍵組成部分,在中國高等教育發展的歷史長河中,高等職業教育為我國的現代化發展培養了大量的人才,基于此本文在回顧高等職業教育歷史的基礎上,列舉了我國高等職業教育所取得的成就,分析了現狀及所發現的問題,并給出解決方案。
關鍵詞:高等職業教育
一、概述
2019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實施方案(2018-2022年)》。其中提到未來要深化職業教育產教融合。構建產業人才培養培訓新體系,完善學歷教育與培訓并重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推動教育教學改革與產業轉型升級銜接配套。健全產教融合的辦學體制機制,堅持面向市場、服務發展、促進就業的辦學方向,優化專業結構設置,大力推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開展國家產教融合建設試點。建立健全職業教育制度標準,完善學校設置、專業教學、教師隊伍、學生實習、經費投入、信息化建設等系列制度和標準,制定并落實職業院校生均撥款制度。建立國務院職業教育工作聯席會議制度。
二、高等職業教育發展歷史
自1977年我國恢復高考以后,職業大學開始出現。至
1985年中央頒布《中共中央關于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該決定中直接指明:“要積極發展高等職業技術院校”。由此時期開始“五年一貫制”模式開始試行,后于1996年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至1999年,明確指出高等職業教育要以培養實用型人才為主要任務,2004年,高等職業教育的發展轉型為內涵式發展,2012年,《國家教育事業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標志著現代職教體系建設已成為我國高等職業教育未來發展的方向。
三、高等職業教育現狀
“機遇與挑戰是并存的”,因此,任何事物在發展過程中都難免會遇到難題,高等職業教育也不例外。
(一)高等職業教育所取得的成績
高等職業教育歷經了一個多世紀的發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績。2019年,經各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備案的高職專業和新設的國家控制高職專業共計744個,專業點58085個;經各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備案的非國家控制高職專業點57860個。截至
2018年11月1日,共受理2019年擬新設的國家控制高職專業點申請469個。經過專家評議和公安部、司法部、衛生健康委、中醫藥局等行業主管部門審核,同意2019年新設的國家控制高職專業點225個,自2019年起可以招生。截至2018年全國共有職業院校1.23萬所,年招生930.78萬人,在校生
2680.21萬人。全國職業院校共開設近千個專業、近10萬個專業點,基本覆蓋了國民經濟各領域,具備了大規模培養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的能力。
(二)目前存在的問題
1.師資培訓。教師始終站在人才培育的第一線,有其本身的特殊使命,因此,教師要掌握社會發展的第一手資料,這就要求我們要進一步提高師資隊伍的水平,尤其是要注重雙師型師資隊伍的建設,要在相關企事業單位建立教師實踐基地,尤其是年輕教師定期參加培訓,使得高職院校教師不僅僅“德高”一籌,更要“技高”一籌。
2.專業開設。就筆者所在的天津商務職業學院,筆者訪問過一些已經畢業的學生,大部分學生稱他們在工作過程中能夠實現專業對口,將在校所學專業知識用于工作過程,但仍有部分學生稱畢業后需要繼續充電,更有甚者自費學習全新領域的知識。因此,我們要隨時關注社會發展需要,開設適應社會需求的專業,并使我們開設的專業朝著多樣化的方向發展。
3.學生培養。高等職業教育培養出來的學生一定要符合高等職業教育的特點,即培養出能適應生產、建設、管理、服務一線的各類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培養學生的技術應用能力;并以學生“雙證書”為培養目標;產學結合、校企結合以此培養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
4.專業與行業對接體制。高職院校和產業群是建立在共同生存和發展的基礎上的,高等職業院校在學生培養過程中要培養出適應當地經濟發展的技能型和應用型人才。產業轉移進程速度加快,區域經濟快速發展,產業不斷轉型升級是目前經濟發展的新常態。高職院校應該優化辦學模式,加強專業群和行業群的深度整合,深化職業教育發展專業群與產業群對接的全面探索、研究和實踐。
四、高等職業教育未來展望
目前,我國正處于從經濟大國向經濟強國、人力資源大國向人力資源強國轉型的時期,高等職業教育就一定要培養大量高端技能型專門人才,以促進就業、改善人民生活并在歷史進程中發揮其重要作用。
自從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站在黨和國家發展全局的高度,把職業教育擺在了前所未有的突出位置。在未來,我們有信心打造出一套有中國特色的職業教育,努力培養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讓每個孩子都能擁有精彩的未來。
參考文獻:
[1]劉美玲. 職業院校專業群與產業群對接的體制與機制研究[J].天津職業院校聯合學報,20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