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守蘭
摘 要:小學科學課程是以培養科學素養為宗旨的科學啟蒙課程。科學素養的形成是長期的,早期的科學教育將對一個人的科學素養形成具有決定性的作用。學習這門課程,有利于小學生形成科學的認知方式和科學的自然觀,并豐富他們的童年生活,發展他們的個性,開發他們創造的潛能。
關鍵詞:小學科學;課堂教學;探究活動
小學科學課程是以培養科學素養為宗旨的科學啟蒙課程。科學素養的形成是長期的,早期的科學教育將對一個人的科學素養形成具有決定性的作用。學習這門課程,有利于小學生形成科學的認知方式和科學的自然觀,并豐富他們的童年生活,發展他們的個性,開發他們創造的潛能。這就是小學科學課程的性質和目標。為了實現這個教學目標,教師必須用課程改革新理念來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改變教和學的方式,以達到課程標準的目的。
一、以探究為核心
《科學課程標準》中指出:“科學學習要以探究為核心。探究既是科學學習的目標,又是科學學習的方式。讓學生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是學生學習科學的主要途徑。”
(一)模擬“生活化”的課堂教學環境
傳統的課堂環境過于強調了學習的功能,忽視了溫馨的樂學環境、寬松的人際環境對學生的影響。而模擬生活化的課堂環境,能使學生在無拘無束、輕松愉快的生活場景中交流思想、表達感情。
例如,在學習《生理與健康》時,這一單元的內容與學生的生活是緊密相關的,而往往天天接觸的東西容易被忽視,他們并不關注和參與家庭事務,因此,很少有學生會主動地研究食物的營養問題,根據對學生原有經驗的分析,在課前筆者就布置讓學生對自己一周所吃的食物做調查記錄的作業,要求自己設計一份最佳食譜。一方面想讓學生通過調查記錄,產生自己想要研究的問題;另一方面是想為課堂研究提供一份原始材料,把課堂研究的問題與學生的切身利益緊密聯系起來,使他們產生強烈的探究欲望。
(二)創設“生活化”的課堂教學內容
課程改革啟用的新教材,編排科學合理,緊貼學生的生活。因此,用這些教材進行教學時,應將課堂教學融入真實的生活中,用生活的理念構建科學教學的大課堂。具體做法如下。
1.內容上的拓寬。盡管新教材貼近兒童的生活,但由于兒童活動區域的局限性,生活經驗的貧乏,我們在教學時需要將教材內容與學生生活進行鏈接、拓展。
首先,讓教材貼近生活。例如,在教學《保護我們的消化器官》一課時,筆者由學生熟悉的兒歌“人有兩個寶:……”導入,引起學生的共鳴,讓學生了解人的外部器官。然后,再利用多媒體課件,讓學生知道內部消化器官的名稱及位置,之后,筆者沒有簡單地提示食物在消化器官的旅途,而是讓學生親自品嘗老師準備的點心,然后再讓學生拿出聽診器互相聽一聽,讓學生親身體驗其中的奧秘。最后,讓學生自己大膽猜測,觀察食物消化流程圖,了解食物在體內發生的變化。這本是節枯燥乏味的課,筆者卻讓學生在主動參與中學得輕松愉悅。觀察、驗證,讓學生親自參與和親身體驗。總結拓展,讓學生主動去解說。讓科學教材生活化,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參與欲望,有利于探究活動的展開,也有利于探究能力的培養和科學素養的養成。
其次,讓學生參與生活。在教材內容貼近學生生活的同時,我們必須放開學生的手腳,鼓勵學生到生活的海洋中去體驗。以前,科學這個詞在我們看來是高、精、尖的代名詞,離普通人的生活太遙遠了。當真正接觸科學課程,筆者自己才理解了什么是科學。因此,我們的目的是讓孩子接受這樣一個觀點:人人可以做科學,生活中處處有科學。
2.方法上的創新。科學課程改變以前靠老師講解、演示,學生傾聽為主的教學方法,讓學生成為探究者,親歷科學的歷程,使學生獲得成長。在科學教學中,我們還要重視學生對科學過程的認知,這對學生能將科學的學習方法遷移到各科學習中,以及遷移到生活中有很大的幫助。
(三)擴展“生活化”的課堂活動時空
傳統教育是以“書”為中心的,脫離生活實際,輕視“做”,所以擴展生活化的活動時空目的在于“教、學、做合一”,在做中學活知識,用活知識。首先,作業生活化的擴展。以前,上完課就結束了,現在我們讓孩子把科學帶回家去,讓他們將所學到的東西運用到生活中去,提高生活質量,同時,也希望通過孩子們的這些舉動去改變家長不正確的生活習慣,讓學生真正體會到科學就在生活中,科學會給生活帶來無窮的樂趣。
二、強化實驗教學
1.實驗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是學習的直接動力,而興趣的愛好和求知欲是學生獲得知識、技能和發展能力的前提,更是獲得知識、技能和發展能力的結果。
2.實驗能促進學生能力的提高。在科學實驗中,教師必須培養學生實驗設計、實驗操作、實驗觀察記錄、整理記錄資料等方面的能力。這些能力要在教師的指導和學生的內化中慢慢形成。
3.實驗能使學生有效地掌握知識。教師的講解具有抽象性,要內化成學生自身的知識結構,必須讓學生親自進入實驗環境中。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實驗讓學生親自實踐,主動去探索和獲取新知識,無疑是使學生牢固掌握知識的有效途徑。
總之,小學科學課的教學應當著眼于學生“基本科學素養”的提高。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運用,許多新觀念、新方法正沖擊著我們傳統的觀念。作為一個一線的科學課教師,讓我們在切實轉變觀念的同時,結合科學課自身的特點,在實踐中加強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