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韜
摘要:隨著互聯網信息化的快速發展,這為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的便利。與此同時,互聯網也滲入到了青少年的學習與生活之中。如果不恰當的使用網絡以及各種原因,這會導致青少年對網絡產生過度依賴。網絡成癮對與青少年生理、心理、社會功能等的發展都帶來了不利影響。
關鍵詞:青少年網絡成癮;生態系統
2019年2月28日,互聯網信息中心(CNNIC)發布了第43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截止2018年12月,我國國民規模為8.29億,位居世界第二位。其中10-19歲網民占比17.5%。隨著互聯網的集聚發展和日益普及,青少年網絡成癮問題亦日趨嚴重。
網絡成癮雖非是一種精神疾病,但網絡成癮所導致的行為障礙對身體造成了傷害、對于生活、工作、學習甚至于正常的社會交往都帶來了消極影響。
一.網絡成癮對青少年的不良影響
網絡成癮對于青少年生理、心理以及社會功能等都帶來不良的影響。
青少年處于身體發育關鍵期,長期坐在電腦前,不光會導致其脊椎、腰椎增生,影響其骨骼生長。還會影響視覺神經。另外長時間上網可導致神經活躍,影響其睡眠質量、食欲等,會對身體素質造成影響。
青少年處于人格、價值觀塑造關鍵期。青少年對新鮮事物的好奇心加之網絡上紛亂的信息會對他們的認知發展造成障礙,不利于青少年的心理發展。
過度依賴網絡,將更多的時間用在了網絡上,參與社會活動的時間變少,與身邊人的交流變少。長此以往會影響其社會功能。
網絡的虛擬性與自由性,青少年可以接觸到各種信息。但是他們認知能力還未成熟,對于有些信息無法正確辨識。甚至會模仿某些行為如搶劫、強奸等,給社會帶來危害。
二.青少年網絡成癮的成因
1.個人
青少年身心發展尚未成熟,在這個時期他們對于新鮮事物都充滿了好奇,除此之外,很多青少年有一種很強的逆反心理,希望通過網絡的模擬世界,回避家長的監視。在沒有批評、沒有指責的虛擬網絡世界中,他們可以展示自我,通過玩游戲提升自我效能感、尋求自我價值。在網絡世界中對自己充滿了信心。但是他們的認知能力有限,面對網絡上紛繁的、新奇的各種信息極易受其誘惑。
2.家長方面
家長為了給予孩子物質方面更好的支持,平時多忙于工作。對于孩子進行放任型教養。孩子在情感方面的支持就會有所忽略。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離不開家人的愛,由于家庭情感的缺失,那么孩子更可能會迷戀網絡。通過虛擬的網絡世界交友來彌補情感上的空缺,尋找情感上的支持。
3.學校方面
當前處于信息時代,學校部分老師會鼓勵孩子們自行上網查閱相關資料,豐富知識。老師的出發點是好的,但是由于孩子們的認知能力有限、自控力不強。對于網絡上的信息還不能夠正確辨識與把控自我。在享受信息時代便利共享資源的同時,這也為孩子沉迷網絡埋下了隱患。
4.同輩群體方面
青少年容易隨大流,虛榮心、攀比心等,看到身邊的小伙伴都在玩網絡游戲,就會受其影響。以不會玩網絡游戲為恥,為了與大家融為一起,就參與其中。開始玩各種網絡游戲,久而就對網絡產生了迷戀。
5.社會方面
社會對于青少年網絡使用的監管不到位。一對網絡營業場所監管不到位。雖然我國頒布了《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管理條例》,條例規定禁止未滿18 歲的青少年進入網吧,網吧正常的營業時間是早晨8點到晚上12 點。但是在實際生活中,網吧上網的未成年占大多數,并且也未按照規定時間營業。二對網絡信息的監管不到位。有些信息不論是成年人還是未成年人都可以隨意瀏覽,此外部分網絡游戲對于青少年的無條件開放,使其任由使用。
三、針對以上問題提出相對應的解決措施
1.個人方面
在父母、學校的引導、教育下,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對于網絡信息能夠準確辨識。認識到網絡信息化帶來的便利與消極影響。清楚認識到虛擬世界與現實生活。
2.父母方面
父母要注意教養方式。給予孩子物質方面支持的同時,也要給予孩子情感方面的支持。讓他們感受到父母的關愛、家庭的溫暖。從而可以減少青少年通過網絡世界尋求情感支持的可能性。鼓勵孩子多參與到社會活動中去,要與現實生活中的人交流溝通。此外,對于自控力不強的孩子,父母可以適當的限制孩子上網的時間。引導其正確辨識網絡信息的好與壞。
3.學校方面
學校要加強教育、引導與監督。讓孩子們認識到網絡是一把雙刃劍,了解其積極作用,同時也知道其可能帶來的消極影響。引導孩子們如何正確使用網絡資源,讓其發揮積極作用。還要多關注學生們的心理狀況,當其有消極心理時,老師要及時進行心理疏導。
4.同輩方面
同輩群體之間多參加一些集體活動,享受現實生活中與同輩群體的共同快樂。加強彼此之間聯系、提升人際交往能力,強化社會功能。將課余時間用于現實社會活動之中,那么使用網絡上的時間就變少了。
5.社會方面
社會應該完善、健全相關的法律法規,加強網絡監管力度,凈化網絡環境。對違規營業網吧進行大力懲處,加大對于涉及色情、暴力的違法網站的查處力度。另外,社會要傳播正能量,鼓勵青少年學習傳統國學知識。不能讓網絡上不健康的信息侵蝕青少年的思想。
總結
生態系統理論認為人處于微、中、外、宏四套依次層疊的環境系統,他們彼此影響著。青少年與父母、學校、同輩群體、社會都有著不同程度的聯系。青少年產生網絡成癮問題不僅僅是某一系統所導致的。優勢視角相信青少年有能力戒除網癮。需要個人、父母、學校、同輩群體、社會共同努力為青少年提供一個健康成長的環境。
參考文獻:
[1]構建青少年網絡成癮的綜合預防體系[J]. 李志紅.浙江青年專修學院學報. 2013(01).
[2]葉新東. 網絡成癮研究概述[J]] . 心理科學,2005(27)
[3]第43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R] .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CNNIC),2019.02
[4]青少年網絡道德失范與對策研究[J]. 唐林海,邱云,游曉榮.電腦與電信. 2013(Z1)
[5]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在青少年網絡成癮預防干預中的有效性初探[J].鄧林園,方曉義,蘭菁,張錦濤,劉勤學.心理研究. 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