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霽昭
摘要:目前,風險管理的理論研究日趨成熟,那么如何將風險管理理論的成果運用到以政府為主體的風險管理方對港口突發事件的應對上,并形成對實踐有指導意義的,可具操作的指標和措施,在面臨港口風險更為嚴峻、應對機制不夠完善的我國政府,無疑具有重大的理論意義和十分迫切的現實意義。本文主要分析探討了港口突發事件風險管理情況,以供參閱。
關鍵詞:港口;突發事件;風險管理
1港口突發事件風險管理的意義
(1)港口突發事件風險管理可以減輕港口風險事故造成的損失。港口風險事故的發生,往往造成大量的財產、人力資源的損失,并造成極為不良的社會影響。例如,地震、洪水、臺風、雪災等自然災害的發生及其造成的巨大損失,亟待政府提供人力、財力的支持。通過風險管理理論的有效運用,可以減輕港口風險事故造成的損失,可以控制損失的擴大,有利于保護社會財產和人身安全,有利于整個社會資源的優化配置。(2)港口突發事件風險管理可以增強社會抵抗風險的心理。港口突發事件屬公共管理范疇,政府應起到主導的管理作用或職責。單一港口管理部門或某企業在重大港口風險事故面前往往是無能為力的,單個人的力量更是微不足道。很多企業或個人無能力控制和預測港口風險的發生,只能采取事后控制的措施,盡可能的減少風險造成的損失。重大港口突發事件與其他社會風險一樣帶給公眾的心理影響是比較復雜的,往往帶來一連串的問題,會產生連鎖反應,因而影響到整個社會公眾的心理和行為。通過港口突發事件風險管理的意義在于,增強社會公眾或某港口企業抵抗各種風險的能力,增強公眾的安全感,增加解決港口突發事件所造成的危害的信心。(3)港口突發事件風險管理可以提高政府的信譽。港口屬公共資源,在風險管理中,政府起著風險事故管理者、組織者和策劃者的角色。如果政府能夠采取積極的措施,有效地控制風險或者降低風險事故造成的損失,就可以提高人們對政府的信任,進而提高政府的信譽。
2港口突發事件風險管理
2.1設計港口風險管理體系
我國極少數的港口已經針對自己港口的本身情況制定了港口突發事件的應急預案,但我國卻還沒有專門針對港口突發事件的風險管理體系。風險管理體系是在突發事件發生后,風險管理機構能夠參照其規定的程序來應對突發事件的指導性文件。因為沒有一套風險管理體系,在港口突發事件發生后,我們通常是在臨時性的應急小組中討論該如何應對,提出合理的措施后再去實施,這明顯浪費了很多時間,如果事先就有一套風險管理體系供參考,在突發事件發生后,就可以按照預案,一步步地實施。政府作為港口風險管理主體介入港口風險管理時,不同于企業或個人等,后者主要是從個體及局部著手開展港口風險管理,而政府則是從國家、社會整體著手,設計構建港口風險管理體系,包括港口風險管理的組織實施、港口風險的預防預警、港口風險損失的補償與救助等等。
2.2建立港口風險管理的組織機構
風險管理組織是實施風險管理的機構,明確風險管理組織的職責和組織機構,以及風險管理組織同其他部門的關系,可以科學、有序地進行風險管理活動,否則,就會影響風險管理措施的實施。為強化港口風險管理工作,應成立或指定專門的政府部門實施對港口風險的管理,同時還指定相關的政府部門對不同的港口風險進行專項管理。
2.3提高政府及社會公眾港口風險意識
目前,我國政府及相關單位、公眾對的港口風險管理意識不高,對港口風險的認識停留在較低層面,直接影響了港口風險管理的開展。政府作為港口風險管理的主體之一,應著力培養全社會的港口風險意識,為港口風險管理方式的選擇,特別是市場化港口風險管理手段港口保險的實施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2.4推動港口風險管理的立法
港口風險管理應依法進行,其中特別是港口風險管理的立法是港口風險管理實施的有效保障。我國已經出臺了一些與港口風險相關的法律法規,如《安全生產法》、《防洪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港口法》和《港口危險貨物管理規定》等。但目前圍繞港口綜合風險管理方面的立法尚屬空白,亟待出臺。我國要建立健全合適的港口風險管理的保障制度,制定與之配套的港口風險管理法律體系。
2.5將信息技術應用到突發事件的應對中
準確及時的信息是進行指揮決策的必要基礎。信息傳遞與發布的不夠準確或是不夠及時都會使應對人員對事件的嚴重性無法正常估計,反應也因此遲緩,采取的措施也勢必無法有效的控制事件,遏制危害。所以,很有必要成立一個兩市共享的信息綜合管理平臺,形成以信息監測、信息報告、信息共享、信息分析、信息發布為一體的信息機制。對相關突發事件的信息進行收集、分析和處理,然后將其放到信息管理平臺上,使相關人員都能及時得到準確的信息。風險管理機構就可以早發現,早處置,將突發事件帶來的危害降到最小。
2.6加強港口本身安全管理
風險管理機制雖然是在緊急狀態下采取應急反應的過程,但是預防事件發生也是風險管理機制中的一部分,甚至預防措施是風險管理機制中相對最重要的一項,因為降低突發事件的發生率才是減少事件危害的最直接有效的措施。加強港口本身的安全管理,從而能防范突發事件的發生。如在危險品專用碼頭,如果作業人員能夠提高警惕、謹慎操作,一定能降低事故災難在港口發生的概率。當然各個港口受到各種突發事件的影響不同,我們可以通過危害評估確定哪類突發事件對港口的危險性相對較大,則把更多的精力放在預防此類突發事件發生上,如寧波—舟山港受臺風等自然災害影響大、頻率高,就應該有提前預防的機制和相關物質的日常準備。其實這與預警機制的本質相同,預警機制通過對事件的檢測和分析,目的也是為了預防事件的發生。
3結束語
總而言之,港口突發事件不僅對國家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帶來威脅,而且對政府的管理體制和管理能力提高提出了巨大的挑戰。風險管理是一種有效的控制、預防、解決風險的理論,通過運用到港口突發事件中,可以有效提高我國港口突發事件風險管理水平,并會產生以下幾方面積極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李淏,屈莉莉.港口突發安全事件分類與經典案例及應急處置策略研究[J].中國水運(下半月).2017(09).
[2]朱越杰,張敬,張潔,康凱.突發事件情境下港口供應鏈風險控制策略研究[J].中國物流與采購.2011(09).
[3]唐國磊,劉春澤,宋向群,郭子堅.港口突發事件的定義、分類及統計探討[J].中國水運(下半月).2014(09).
(作者單位:天津港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