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艷平


摘要:目的:本文分析手術室優質護理服務實踐方式及效果。方法:本文選擇我院手術室在2018年接收的患者100例,將患者分為實驗組和常規組兩組,每組有50例患者,對實驗組患者進行手術室優質護理服務,對常規組患者進行常規手術室護理服務,對比實驗患者的護理情況。結果:實驗組患者和常規組患者的護理總滿意人數分別為46例和35例,護理總滿意度分別為92.00%和70.00%,護理后,實驗組患者和常規組患者的SAS評分分別為(36.16±5.24)分和(50.10±6.23)分,SDS評分分別為(39.12±5.86)分和(61.19±6.56)分,P<0.05。結論:對手術患者采用手術是優質護理的方式進行護理,能夠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并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緒,有利于促使患者的康復進程加快,具有良好的應用和推廣價值。
關鍵詞:手術室;優質護理服務;實踐方式;實踐效果
手術是目前臨床上較為常見的一種治療方法,通常能夠起到較好的治療效果,但是對于手術患者來說,也存在著感染等多種手術風險,而良好的護理有利于幫助患者降低不良反應的發生幾率,所以對于手術患者來說,給予其優質護理具有重要的意義。為此,本文選擇我院手術室在2018年接收的患者100例,分析手術室優質護理服務實踐方式及效果。
1.資料及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文選擇我院手術室在2018年接收的患者100例,將患者分為優質護理組和常規護理組兩組,每組有50例患者,均具有手術治療的適應癥,并對本次研究知情同意。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100例患者分為實驗組和常規組各50例患者。實驗組中,男女患者數量分別為28例和22例,年齡為(66.4±13.2)歲;常規組中,男女患者數量分別為27例和23例,年齡為(65.7±14.0)歲。我院倫理委員會已經批準本次研究,全部患者一般資料P>0.05,可對比。
1.2實驗方法
1.2.1常規組護理方法
給予患者進行常規護理,其中主要包括入院指導、健康宣教、飲食指導、術前準備等。
1.2.2實驗組護理方法
①術前護理:面對疾病和手術,患者普遍存在緊張、焦慮、甚至恐懼的情緒,基于此,護理人員應該積極主動與患者進行溝通,幫助患者緩解各種負性情緒,使其能夠樹立戰勝疾病、恢復健康的信心;護理人員應該根據患者的性格特點及文化水平為其進行適當的健康宣教,使患者對自身疾病能夠具有更加全面、更加深入的了解,減少患者對疾病的錯誤認知,緩加增加患者對治療的依從性;護理人員應對患者進行飲食指導,叮囑其術前日常飲食應清淡,以富含維生素和蛋白質的食物為主,禁止辛辣、刺激性食物,禁止飲酒、茶、咖啡;②術中護理:患者進入手術室之后,若情緒較為緊張,護理人員應該主動與其對話,以緩解其緊張情緒,并幫助患者選擇既便于手術又比較舒適的體位準備手術;在進行手術的過程中,護理人員應盡量做到動作迅速且輕柔,防止發生器械碰撞或掉落等聲音增加患者緊張情緒,如果患者出現頭暈、嘔吐等癥狀,護理人員應及時為患者解釋發生該反應的原因,并握住患者的手以增加患者對醫護人員的信任,若手術中出現異常情況,護理人員應及時穩定患者情緒并與醫生進行良好配合[3];③術后護理:手術結束后,護理人員應及時告知患者手術情況,并為患者將身上污跡擦拭干凈,為患者穿好衣褲或做好遮蓋,再將患者送回至病房,告知患者術后注意事項,對患者進行全面的監測與觀察,防止患者發生不良反應或并發癥。
1.3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以及不良情緒情況進行對比分析。
護理滿意度判定標準:向患者發放我院自制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患者根據對護理服務的滿意程度進行評分,將問卷收回后,根據患者評分將護理滿意度分為三個等級,分別為“很滿意”、“一般”以及“不滿意”,患者的護理總滿意度為(很滿意+一般)/總例數×100.00%。
不良情緒情況判定標準:使用SAS、SDS量表對患者的不良情緒進行判定,患者評分越高,不良情緒越嚴重。
1.4數據處理
本次統計學處理使用SPSS19.2.0軟件,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取卡方檢驗法,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取t檢驗法。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對比
實驗組患者和常規組患者的護理總滿意人數分別為46例和35例,護理總滿意度分別為92.00%和70.00%,P<0.05,詳見表1。
2.2兩組患者不良情緒情況對比
護理后,實驗組患者和常規組患者的SAS評分分別為(36.16±5.24)分和(50.10±6.23)分,SDS評分分別為(39.12±5.86)分和(61.19±6.56)分,P<0.05,詳見表2。
3.討論
手術室優質護理專門針對進行手術治療的患者,其中主要包括術前護理、術中護理、術后護理三個階段,相對于常規護理來說,手術室優質護理能夠從各個方面對患者進行考慮,從而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及護理滿意度,并使患者的不良情緒得到改善。
本次研究顯示,實驗組患者和常規組患者的護理總滿意人數分別為46例和35例,護理總滿意度分別為92.00%和70.00%,護理后,實驗組患者和常規組患者的SAS評分分別為(36.16±5.24)分和(50.10±6.23)分,SDS評分分別為(39.12±5.86)分和(61.19±6.56)分,P<0.05。
綜上我們認為,對手術患者采用手術是優質護理的方式進行護理,能夠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并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緒,有利于促使患者的康復進程加快,具有良好的應用和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韓曉梅.手術室開展優質護理服務實踐及效果評價[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6,332:6416-6417.
[2]張慧,朱麗敏.手術室優質護理服務實踐及效果觀察[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7,204:142.
[3]劉巖.手術室優質護理服務實踐及效果觀察[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7,1739:217.
[4]鄒翠蘭,鐘增連.手術室優質護理服務實踐與效果觀察[J].心血管病防治知識(學術版),2016,09:14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