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先美
摘要:總結了高脂血癥患者合并冠心病的護理,包括對患者展開健康教育、飲食、運動、用藥、心理等方面的護理。認為對高脂血癥合并冠心病患者進行優質護理對病情的預防和預后控制是非常有效的。可減少冠心病的發生,提高生活質量。
關鍵詞:家族性高脂血癥冠心病護理
高脂血癥是一種常見的代謝性疾病,是由于脂肪代謝或轉運異常,使一種或多種脂質高于或低于正常的代謝紊亂狀態。高脂血癥是導致冠心病發病的主要危險因素 。冠心病的慢性發展與眾多因素息息相關,包括高脂血癥、糖尿病、低密度脂蛋白血癥、高密度脂蛋白血癥以及高血壓等。相關研究顯示:通過控制機體血脂水平,能夠有效防止冠心病。對高脂血癥合并冠心病治療中以優質護理,并進行健康教育指導,取得較好的療效【1】。
案例:
患者,女性,25歲,因“反復發作胸悶10年”,加重頭暈4年入院,家族中父親、爺爺、姐姐均患有高脂血癥及冠心病。查體:血壓130/60mmhg,心前區飽滿,心屆不大,心率74次/分,律齊。未聞及早搏,心音可,主動脈區可聞及收縮期雜音。化驗:肌鈣蛋白2.040ng/ml,總膽固醇13.88mmol/l,甘油三酯1.18mmol/l,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0.96mmol/l,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10.38mmol/l,2011年行冠狀動脈造影術+PTCA+支架植入術,2015年11月26日在局麻下行冠狀動脈造影術示:左主干支架再狹窄50%。
護理措施:
一.健康教育
1.告知患者血脂異常對健康的危害,使患者了解高脂血癥會導致動脈粥樣硬化,嚴重會發展成為冠心病。
2.告知患者飲食調理對病情的重要作用。
3.告知體育鍛煉的重要性。
4.告知調暢情志對疾病的影響。
5.告知患者起居有常的重要性,指導其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6.告知高脂血癥的控制要求,定期復查。
二.飲食護理
1.控制體重應在醫生指導下減輕體重,控制體重,飲食原則是低脂肪,低糖,足夠蛋白質。
2.限制總能量對高脂血癥的人特別嚴格,熱量攝入要根據患者的年齡,工作性質,活動能力,伴隨疾病考慮,合理搭配飲食、少量甜食。
3.低脂低膽固醇飲食少食含脂肪高的肉類,烹調食物用植物油,少食煎炸食物。
4.高纖維飲食食物纖維可與膽汁酸向結合,增加膽鹽在糞便中的排泄,降低血清膽固醇濃度,多食蔬菜水果、粗糧、木耳、紫菜、洋蔥有利于降低血脂。
三.體育鍛煉
運動可影響脂蛋白和血清脂質的含量,對預防動脈粥樣硬化是有益的,掌握運動的強度、頻率、時間。對于冠心病患者,運動以不增加心臟負擔以及機體不適為佳。運動可以選擇一些有氧運動項目,包括體操、競走、慢跑等,運動次數每周控制為3次左右,運動時間每天控制在1小時以下。
四.藥物護理
對患者進行藥物指導的方法、正確服藥、觀察不良反應,他汀類藥物易引起急性腎衰竭,橫紋肌溶解,需定期測肝功能。兒童、孕婦警用,指導患者睡前服用。
五.心理護理
高脂血癥合并冠心病的青年患者常常易于產生焦慮、緊張、恐懼心理,護理人員應對病人的心理護理尤為重視。護理過程中,一方面要做好心理干預,加強與患者的溝通,既要讓患者知道高脂血癥的危害,又要使患者認識到高脂血癥的臨床治療的有效性。使患者對高脂血癥的治療與預防有正確認識。
小結
高脂血癥的危害是逐漸、進行性和全身性的,也是導致高血壓、糖尿病的重要因素,還可引起脂肪肝、肝硬化、胰腺炎、膽石癥。在護理工作中,護理人員在對不同病人進行護理時,應有針對性的、引導的實施健康教育和心理護理,強調正確的生活方式、強調以飲食、鍛煉為基礎,堅持長期綜合治療,定期病情監測及對高脂血癥發生的預防及發展的控制都是必須和有效的。可減少冠心病的發生,促進健康,提高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楊曉艷、張芳玲臨床護理在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癥患者治療中的應用【期刊論文】-航空航天醫學雜志2.015(7)
【2】尤黎明,吳英。內科護理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0,11:427-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