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鈺 丁盧彬
摘要:由于特種設備的日益增長,基于互聯網+技術的電梯安全快速檢驗平臺技術為維保及檢驗工作的信息化提供有力支撐,而數據的準確性尤為重要,為此通過優化設計維保、檢驗的數據的邏輯關聯性,能夠提高數據的準確性,為提高檢驗工作的質量及工作效率做保障。
關鍵詞:特種設備;檢驗數據;邏輯關聯;數據準確
一、 前言
社會的發展離不開互聯網,隨著特種設備的數量不斷增加,安全要求的不斷提高,特種設備的安全檢驗必須以更高效的方式才能適應社會的發展,涼山州特種設備監督檢驗所合作研究的基于互聯網+技術的電梯安全快速檢驗平臺,本著加強對電梯安全檢驗的目的,提高工作效率,結合互聯網先進技術開發了一套能使維保數據、檢驗數據、和監管數據互相統一的快速檢驗平臺,對電梯安裝、維保、檢驗和使用單位的特種設備進行科學管理,建立信息化數據以保障電梯的安全運行和使用。
基于互聯網+技術的電梯安全快速檢驗平臺(梯互聯快速檢驗平臺,以下簡稱:梯互聯平臺),以安裝維保單位網上報檢和自檢平臺為基礎,通過互聯網云數據管理,與檢驗機構的電梯快速檢驗平臺相結合,故在此數據統一的信息化管理系統,可實現電梯從安裝、維保到檢驗、監管工作的科學管理,以及實現高效的檢驗工作。
為此,本論文將研究電梯快速檢驗平臺中電梯維保單位的自檢數據與檢驗機構的檢驗數據的邏輯關聯性、數據準確性,在電梯快速檢驗平臺的建立基礎上,進一步提高電梯維保、檢驗工作的效率,加強數據的準確性把控,減少數據出錯率,增強自檢報告和檢驗原始記錄的準確有效性,為電梯的檢驗工作的安全和質量做保障。
二、 基于互聯網+技術的電梯安全快速檢驗平臺的數據關聯及優化
隨著電梯數量的不斷增加,信息化數據的管理在電梯快速檢驗平臺上尤為重要,而電梯自檢數據和檢驗數據的準確性是信息化數據的基礎。在此平臺的運用下,我們在檢驗工作當中,自檢報告的數據和檢驗原始記錄的數據存在直接關聯的性質,即報檢時,自檢報告的數據(電梯部分設備信息參數數據、檢驗項目的數據)會直接關聯到檢驗原始記錄數據上,如下圖所示:
由于維保單位的工作人員填寫自檢報告時,常常出現自檢報告數據的雜亂無章,以及自檢報告和檢驗原始記錄數據的不一致問題,在未使用梯互聯平臺以前,我們收取的是紙質自檢報告,需要檢驗員核對自檢報告的數據準確性,再做修改,大部分工作時間都在為修改自檢報告數據和檢驗原始記錄數據,而使用了梯互聯平臺進行錄入原始記錄后,可對比出原始記錄與自檢報告的數據差異,以顯紅的方式提醒維保人員進行修改,一是方便了數據修改提高效率,二是加強了數據的準確性。
在以上基礎,梯互聯平臺提供了方便的數據修改方式,可通過手機APP及時地修改數據,并進行數據差異比對,但維保人員修改自檢報告以及檢驗人員修改原始記錄所需的時間,依然在此梯互聯平臺檢驗使用過程中花費一定的時間,為此將通過優化以下數據的關聯性及邏輯判定的方式,提高梯互聯平臺維保自檢和檢驗機構檢驗的數據準確性,減小出錯率,節約時間提高效率,同時也為檢驗質量做保障:
1. 設定數據邏輯關聯性
針對電梯檢驗原始數據的錄入準確性,對維保單位的自檢報告和檢驗機構的原始記錄數據錄入做如下設定限制:
根據最新國家標準GB7588及特種設備安全技術規范TSG T7001的相關規定,可對如下數的填寫設定邏輯關聯性:
(1)對“設備技術參數”頁面數據填寫做邏輯限定(自檢報告和原始記錄):若電梯額定速度V > 0.63 m/s,則轎廂安全鉗只能選擇漸進式安全鉗,若電梯額定速度V > 1.0 m/s,則對重安全鉗只能選擇漸進式安全鉗(如有),電梯運行額定速度與安全鉗型式選擇如表1:
(2) 對“設備技術參數”填寫做邏輯限定(自檢報告和原始記錄):若電梯額定速度V ≤ 1.0 m/s,則可勾選蓄能型緩沖器,否則不能勾選蓄能型緩沖器,電梯運行額定速度與電梯底坑緩沖器型式的選擇如表2:
(3) 對檢驗項目數據填寫做邏輯限定(自檢報告):由TSG T7001規定第5.1項,懸掛裝置、補償裝置的磨損、斷絲、變形等情況,鋼絲繩直徑小于其公稱直徑的90%時應予以報廢,則維保單位自檢報告所填數據必須大于90%。
(4)對檢驗項目數據填寫做邏輯限定(自檢報告):由TSG T7001規定第6.3項,門扇之間及門扇與立柱、門楣和地坎之間的間隙,對于乘客電梯不大于6mm;對于載貨電梯不大于8mm,使用過程中由于磨損,允許達到10mm。在水平移動門和折疊門主動門扇的開啟方向,以150N的人力施加在一個最不利的點,前條所述的間隙允許增大,但對于旁開門不大于30mm,對于中分門其總和不大于45mm。如表3關于檢規6.3項數據填寫邏輯限定:
(5)對檢驗項目數據填寫做邏輯限定(自檢報告):由TSG T7001規定第6.9項,門的鎖緊,轎廂在鎖緊元件嚙合不小于7mm時才能啟動,則維保單位自檢報告所填數據必須大于等于7mm。
(6)對檢驗項目數據填寫做邏輯限定(自檢報告):由TSG T7001規定第6.12項,轎門門刀與層門地坎,層門鎖滾輪與轎廂地坎的間隙應當不小于5mm,則維保單位自檢報告所填數據必須大于等于5mm。
若自檢報告填寫數據不符合以上(3)-(6)數據范圍,則顯示報錯,自檢報告不得提交審核。
2. 設定檢驗項目的邏輯關聯性
(1)“設備技術參數”與檢驗項目的邏輯關聯
若在“設備技術參數”頁面,“緩沖器型式”選擇了“耗能型”則檢驗項目第3.15(4)項則必須打“√”符合,否則,選擇了“蓄能型”第3.15(4)項則必須打“/”無此項。若在“設備技術參數”頁面,“自動救援操作裝置”、“IC卡系統”、“UCMP允許移動距離”都選擇了“無”或者無數據,則分別在檢驗項目第2.8(9)項、第2.8(11)項、第2.8(13)和8.3都需要打打“/”無此項,否則打“√”符合。設置為自動關聯為宜。
(2) 檢驗項目的邏輯關聯
關于3.7項轎廂與井道壁距離,與6.9(2)、6.11(1)項的填寫規則關聯關系如下表4:
若只有機械鎖,無轎門鎖的情況,6.9(2)項需填寫“/”無此項。6.11(1)需填寫“√”符合。相反,若6.92(2)填寫“√”符合,則上表3個數據應按表4內容規范填寫“√”符合。
3. 設定自檢報告與原始記錄的邏輯判定
(1) 對自檢報告做基本邏輯判定:維保單位錄入自檢報告數據時,若有與前述關聯性有不和邏輯之處,如未修改不能提交自檢報告的審核。維保人員需修改完善后,方可提交審核。
(2) 對原始記錄做判定:自檢報告和原始記錄數據比對,由檢驗員錄入的數據與維保單位錄入的自檢報告數據進行差異對比,如存在不匹配項大于5項,則不能提交原始記錄的審核(測量數據相允許存在誤差)。并且所填數據正確性,應與前述邏輯判斷相符,存在邏輯不符時不得提交審核。
(3) 根據不合格類別、數量對不合格項目統計并判定檢驗結論,出現B類檢驗項目1項以上不合格時或C類檢驗項目5項以上不合格時,檢驗結論判斷為“不合格”。不合格項目做標記(顏色或其他型式)。
三、 結束語
通過以上數據關聯性優化,將自檢報告和原始記錄的出錯率減小到最低,這樣提高了檢驗報告的出具效率,避免頻繁的修改自檢報告和原始記錄數據,對數據的準確性從源頭把關。從數據準確性統計分析,將減小60%的數據出錯率,以及提高30%的時間工作效率。
數據準確性,也將對以后電梯等設備的大數據分析做好扎實的基礎建設。故此方向的研究與優化作為信息化檢驗發展是必不可少的基礎保障以及未來數據支撐。
(作者單位:涼山州特種設備監督檢驗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