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姿翰 常娟
摘 要:鄭州市作為一座省會城市,因其人流量較大,居住率高,飲食文化差異也較大,對于生鮮農產品的需求一直居高不下。而在互聯網時代下,如何最大限度的保障生鮮農產品的新鮮與安全,不僅成為消費者對冷鏈物流新的要求,還是冷鏈物流急需解決的問題。我國冷鏈物流行業起步比較晚,在近幾年隨著我國物流行業的快速發展,冷鏈物流行業也如雨后春筍般發展。因此,對于冷鏈物流的運營模式研究是勢在必得的,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關鍵詞:生鮮農產品;冷鏈物流;配送模式
一、冷鏈物流概述
(一)冷鏈物流的含義
冷鏈物流(cold chain)是指在生產、貯藏、運輸、銷售,直到最終消費前的各個環節中,將易腐生鮮食品始終保持在規定的低溫環境下,以最佳物流手段保證食品質量,減少食品損耗的一種物流體系。冷鏈物流的適用范圍包括:初級農產品:蔬菜、水果;肉、禽、蛋;水產品、花卉產品;加工食品:速凍食品、禽、肉、水產等包裝熟食、冰淇淋和奶制品;快餐原料;特殊商品:藥品。
冷鏈物流是一個冷鏈供應鏈系統,時時保持對食品的冷鏈保鮮,比一般常溫食品物流保鮮技術的要求更高、更復雜,建設的難度也更大,是一個很龐大的系統工程。食品冷鏈物流由冷凍貯藏,冷鏈加工,冷鏈運輸和冷鏈銷售四個部分組成。
(二)冷鏈物流的特點
冷鏈是為了保證冷凍冷藏物品的品質而使其在從生產到消費的過程中,始終處于物品所必需的溫度條件下,以保證物品的質量安全,較少損耗,防止污染的供應鏈。由此,冷鏈物流是依托始終處于低溫狀態的配有專門設施設備的物流網絡,將需要冷凍冷藏的品從生產地運往消費地的過程。冷鏈物流與常溫物流相比,有以下特性:
(1)從設施設備方面來說,冷鏈物流比常溫物流的投資和運營成本高。
(2)冷鏈物流應用的技術涉及制冷技術、保溫技術、制冷保鮮技術等,技術要求全面。
(3)出于不同目的,冷凍冷藏物品對環境的溫度和濕度要求各異,導致冷鏈物流的運作環境具有多樣性。
二、鄭州市生鮮農產品的冷鏈物流發展的必要性
(一)市民對于生鮮農產品的消費需求
以中原大都市聞名的鄭州,地處中原。其中還是中國最大的交通樞紐之一,是全國南北陸路運輸的中心樞紐。獨特優越的地理位置,使得鄭州的海鮮市場眾多,自然鄭州人對海鮮的需求量也不容小覷。加上互聯網的急速發展,足不出戶的購物形式深入鄭州市,不僅僅讓生鮮,甚至農產品的消費需求也“水漲船高”。
(二)生鮮農產品的互聯網購物平臺發展迅猛
隨著近年來的互聯網發展趨勢的增長,鄭州也逐漸成為互聯網移動支付普及最為成功的城市之一。正是為了迎合線上市場,鄭州市關于生鮮農產品的本土線上購物平臺也層出不窮,像“婆婆媽媽買菜網”、“好易鮮”、“菜味來”等代表平臺就脫穎而出,“菜味來”更是成為鄭州首個依托完善的冷鏈物流為基礎的生鮮電商配送平臺。而這些富有代表性的平臺帶來的消費訂單都將通過多途徑的冷鏈物流運輸方式,將產品配送到消費者手中。以購物平臺為基礎的互聯網環境,使鄭州市對生鮮農產品的冷鏈物流配送更加重視。
三、鄭州市生鮮農產品的冷鏈物流的現狀分析
(一)冷鏈物流基礎設施逐步完善
河南省一批速凍食品加工企業、水果蔬菜銷售配送企業、擁有或在建大型立體冷庫,并配置和整合社會各類冷藏車輛,少數冷藏企業擁有鐵路專用線。省內現有眾多大型果蔬批發市場、各類連鎖超市,在建和擬建各種食品工業物流園區,河南省實施“雙百市場工程”,支持大型鮮活農產品批發市場和縣鄉農貿市場升級改造;培育“農超對接”龍頭企業,扶持大型連鎖超市、農產品流通龍頭企業與農村專業合作社組織對接,建設生鮮農產品直采基地,冷鏈物流基礎設施不斷完善。
(二)冷鏈物流企業不斷完善
隨著互聯網電子商務的發展,居民對冷鏈食品需求的增加和對冷鏈食品要求的提高,河南省冷鏈物流企業不斷涌現。一些大型肉類屠宰企業在肉類屠宰、分割加工、物流配送等環節進行溫度控制和食物衛生安全控制嚴格升級;一些大型商業連鎖企業自建生鮮食品配送中心,為多個零售企業進行生鮮食品統一配送,傳統生鮮農產品儲運企業正在向第三方冷鏈物流企業轉型。
(三)產業鏈條逐步延伸拓展
河南省生鮮農產品產業鏈條逐步延伸和拓展,上游生鮮農產品生產者、采購加工企業和下游物流配送業及分銷商、零售商等構成“從田園到餐桌”的網鏈式體系,逐步實現一體化經營和分散的農村生產能力與現代工業批量大生產、大流通的有機結合。
四、鄭州市生鮮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存在的不足
(一)低溫物流體系低,運輸成本過高
對于冷鏈物流而言,最重要的環節便是低溫運輸,能否使生鮮農產品等易腐品在流通運輸環節中保持新鮮度是冷鏈物流發展需要解決的重要課題。溫州市雖是沿海城市,溫州市但是在生鮮農產品的低溫物流體系建設上卻很不完善。截至2016年為止,載貨車輛為15.2萬輛,冷藏車數量卻不足其1%,鐵路冷藏車輛數量所占鐵路貨車的比例更是少之甚少。加上很多農貿、水產批發市場沒有建立大型的冷庫與倉儲配送中心,導致生鮮農產品在從港口運至批發市場時的腐爛率大大提高,損失率也隨之上漲。冷鏈設備的不足,緊跟著是產品的成本隱性上升,大幅度提升了隱性成本。加上生鮮農產品的配送時限一般基于當天,這也給予了溫州市的生鮮農產品冷鏈市場更大的壓力。值得一提的是,鄭州地處平原,人口密度大的特點,令在消費者下達訂單到接收商品的過程中,縮短生鮮農產品從偏遠的生產地運輸到最終消費者手中所花的時間普遍難度加大了,這也使鄭州的冷鏈市場基本局限在本土化。而鄭州暫時沒有形成完整的低溫物流體系,也給原本負荷的冷鏈市場發展無疑是雪上加霜。這也是鄭州市現有的冷鏈市場需要克服的難點。
(二)逆向物流重視不夠,用戶信任度不高
作為處于井噴期的鄭州冷鏈市場,在互聯網的驅動下,傳統市場與電商平臺的多元化格局顯然是常態。基于冷鏈物流市場具有時效性要求高、建設周期長、高成本性的特點,因此生鮮農產品的逆向物流發展尤為必要。逆向物流是指對不合格產品的退貨等從需方返回供方的物流回流活動。由于生鮮農產品在線上線下的信息不對稱,極易驅使消費者在收貨時產生心理預期的偏差,這會加大拒收、退貨概率,進而對其產生不信任感;其次生鮮農產品的易腐性質和略短的新鮮時效,也會造成生鮮農產品在逆向物流過程中出現毀壞的現象,使商家的損失風險及承擔成本極度提升。再加上鄭州市的大部分企業對冷鏈市場的逆向物流缺乏重視 未完善監控逆向物流的運輸、倉儲、信息處理等各個流程,產生用戶信任危機的風險不言而喻。
參考文獻
[1]王青燕.國外冷鏈物流的發展經驗對我國的啟示[J].時代經貿,2016,(21).
[2]苗成棟,張建中.連鎖超市生鮮經營的思考—基于家家悅與永輝的生鮮經營[J].中國商貿,20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