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匯川
摘 要:本文針對當前國內高等學校研究生教育教學管理存在的不足進行深入研究與剖析,借鑒國內外高校研究生教育教學管理經驗,提出構建研究生教育教學管理體系的具體措施。
關鍵詞:多維度;研究生教育教學管理;招生制度;培養模式;評價機制
近年來,在國家“科教興國,人才強國”戰略的鼓動下,研究生教育逐步向多元化方向發展,如何在培養規模不斷擴大的情況下科學有效地開展研究生教育教學管理工作,不斷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成為當前研究生教育的重要課題。
一、國內高等學校研究生教育教學管理存在的問題
我國的研究生培養起步較晚,直到198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的頒布才使研究生教育規范化、標準化,研究生教育教學管理模式仍不成熟,存在以下主要問題:
1.招生制度不健全。研究生招生規模不斷擴大,但相關部門和團隊對招生制度的論證與修訂相對滯后,現有的研究生招生制度側重考試,尤其是筆試環節缺乏對研究生學術能力、創造力、動手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等綜合能力的考查。
2.培養模式不完善。我國現存的研究生培養模式基本上都是“理論+實驗”,在確保專業培養的同時卻忽視了研究生其他方面能力的培養。此外,研究生的課程設置也缺乏跨學科層面的融合,學生難以獲取其他專業的相關知識,造成學生知識體系單一,與當前高速發展的社會需求相去甚遠。
3.考核評價機制單一。現有的研究生評估機制主要依賴于學校內部的評價,研究生能否順利畢業主要取決于課程和畢業論文是否通過,而缺少社會單位和用人機構等渠道的綜合評價,勢必造成研究生培養和社會需求的南轅北轍,這與研究生培養的最初目的是不相符的。
二、多維度構建新時期研究生教育教學管理體系
1.完善招生制度,建立廣覆蓋、多層面的綜合人才選拔機制
第一,深化專業基礎知識筆試內容。通過深化專業基礎知識考試可以全方面測試考生的專業基礎知識與技能是否扎實,可適當淘汰知識體系不全面的考生,借以提高研究生復試環節的有效性與公平性。
第二,提升綜合面試考核標準。通過聘請專家、企業資深導師參與論證與修訂,高校要加大對制定環節的檢驗與把控,結合學生現場表現、學習成果和行業經驗,充分量化考生的綜合能力,并對能力指標的分值比例進行充分論證。增加面試環節彈性的同時,嚴控面試的嚴格性與公正性,避免考生試圖借鑒不法手段通過面試考核。
第三,增加綜合測試環節。根據專業性質和需要,采用如英語口試、小組項目討論與展示、現場操作、見習等形式作為補充,提供平臺與機會以便考生發揮出自己的特長,幫助考生展示自己在專業基礎知識與技能以外的優勢。
此外,嚴格論證筆試、面試與綜合測試之間的分值比例,加強各考核環節之間所占比重的合理性,嚴格把關準入門檻也尤為重要。
2.探索人才培養新模式,健全研究生人才培養知識體系
歐美等發達國家大多數高校課程設置具有較強的學科滲透性和交叉性,以便滿足目前各專業在許多重大科學技術需要綜合運用多種學科知識、理論和方法才能得解決的需求。
第一,采用跨學科培養的方式,將兩個或多個學科知識及能力指標融入該專業學科人才培養指標中,培養學生跨學科研究能力,不僅可以促進學生個人的長遠發展,迎合社會和行業的需求,也有利于加強學科間的交叉滲透,拓展學科研究的維度與寬度,探索更多未知的跨學科領域,得出更重大更具影響力的科學研究成果,提升國家科學與文化軟實力。
第二,重視研究生綜合能力的培養,開展社會實踐、項目研究、兼職培訓、社團活動、學科競賽、小組討論、行業調研等活動,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破除傳統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學習主導的模式,幫助廣大研究生將學習的專業知識與技能進行有效運用和實踐,并能自主地開展實踐和理論相關研究,更好地順應時代發展需要。
3.健全教育評價機制,充分發揮各方面評價的綜合效能
歐美發達國家注重對研究生的評價,基本都建立了比較完整的評價系統。通常從社會評價、政府評價和高校評價三個方面入手,這樣的綜合性評價,對于研究生的培養有很高要求,有利于研究生真實的能力培養。
第一,多重評價主體相互補充相互支撐。發揮校內評價、社會評價、政府評價協同育人和考核的作用,培養出滿足高校、社會、政府均滿意的專門人才,提高研究生的行業競爭力。校內評價以學業成績為主導,結合研究生思想道德水平及校內表現進行著綜合評價,是最基本層面的研究生評價;社會評價以企業評價為主,對研究生的專業技能、業務水平、職業道德、企業貢獻等方面進行考核,是對高校評價的檢驗與補充;政府發揮對高校研究生教育教學及企業培育的監督管理作用,綜合檢驗高校及企業對于研究生的培養是否合格,研究生是否為社會發展和國家進步作出應有的貢獻,是對研究生教育最高層面的評估。
第二,采取“引進來”策略。高等院校積極引進行業經驗豐富的優秀企業導師,參與到研究生實訓類課程的教學與指導,引進行業標準,破除僅校內教師進修研究生考核評價的機制。
第三,采取“走出去”戰略。鼓勵高年級學生利用實踐學期或實訓課時深入企業和校企實訓基地,了解行業標準與現狀,為理論和校內實訓的學習指明方向。尤其是畢業前集中企業實訓階段,制定更加合理更可行的調研報告模板,做好信息的分析與閉環,充分發揮調研結果對于人才培養方案論證與制定、人才培養過程中的指導作用,予以高度重視,避免社會評價浮于形式。
第四,政府評價更多的是發揮監管和驗收的作用,需要加大對政府評價機制的建立與完善,切實發揮作用。適當借鑒西方國家在此方面的積極政策。除此之外,政府還應切實發揮高校與企業協同育人和評價的推動作用,起到頂層設計和把控的功能,避免高校和行業教師在協同考核中可能會面臨的沖突與窘境。
三、結語
總言之,在新時期國家對高層次學歷人才的需求不斷增強的大形勢下,研究生教育教學管理水平亟待提升,高校只有從多維度建立起研究生教育教學管理體系,才能為國家建設和社會發展培養出更多優秀的高層次人才。
本文系西華大學2018年研究生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研究成果,項目編號:YJG2018021。
參考文獻
[1]周兆君.基于服務型導向的研究生教育管理模式研究[J].文教資料,2012,(9):134-135.
[2]田學真.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培養創新研究[D].華中農業大學,2013.
[3]李海珍.我國碩士研究生教學質量管理體系的建設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8.
[4]胡琦.基于“過程方法”的我國地方院校研究生質量管理體系優化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0.
(作者單位:西華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