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科學技術也得到了迅猛發展,人們也越來越關注自身的審美能力。現代陶瓷雕塑與其存在著密不可分的關系。現代陶瓷雕塑主要包含著以下四種表現手法:成型手法、裝飾手法、超寫實主義表現手法以及寫意表現手法。本文將以四種表現手法為基礎,對其展開深入的分析。成型手法分為直接成型和間接成型兩種類型,主要原理是對傳統陶瓷雕塑的成型方法進行透徹地研究,取其精華,領會到其中的真滴,裝飾手法,主要原理是重新發掘傳統裝飾方法。超寫實表現手法,主要是對客觀事實展開細致的寫實。寫意表現手法是中國畫式的,對“神”更為重視。
關鍵詞:現代陶瓷雕塑;表現手法
引言
對于我國傳統藝術而言,陶瓷藝術是重要的組成部分,它將不同的傳統文化元素結合在一起,受到人們的一直熱愛。通過靜態的表現手段,將創作者對美的領悟寄托到陶瓷雕塑中,從而使其情感得到了表達。作品中也包含著更深層次的內涵,更加負有藝術感染力。陶瓷雕塑經歷了漫長的發展過程,在這期間,人們的審美方向始終在改變,那些較為傳統的表現手法逐漸被淘汰。因此,為了使人們重新拾起興趣,雕塑者創造出更加豐富的表現手法。
一、成型表現手法
1.1直接成型
直接成型由三種類型構成,分別是泥板成型、盤泥條成型和泥板泥條成型。盤泥條成型的創作靈感來源于盤筑法和圍筑法,它們是傳統陶瓷雕塑的兩種方法。通過利用作品本身的不規則感,雕塑藝術家開始進行創作,使作品散發著自由的氣息。盤泥條成型,其主要特征是以線成型。在古代,這種做法被視為無用之舉,但是在現代卻是雕塑者的新發現。對于現代陶瓷雕塑而言,如果使用了盤泥條成型方式,那么可以使線條蘊含的力量得以釋放,從而展示不一樣的美。這種表現手法具有很強的不確定性,對造型方面沒有過多的要求,可以使創作者的觀點含蓄地表達出來,而后使其情感得以抒發。
1.2間接成型
由于間接成型的操作流程較為簡單,所以得到了廣泛使用,這種方法可以用來進行批量復制,能夠對復制品的質量進行保障,得到造型完整的復制品,外形和原來的作品是一致的。間接成型需要借助模具來復制出雕塑的造型,在坯體未干時添加所需的內容,以實現模具所不能達到的藝術效果,增加一種表現成分。既避免了模具不能滿足雕塑者的要求,又借助同一模具,通過不同的表現手法給觀賞者帶來更多的美的享受。
二、裝飾表現手法
2.1重新發現裝飾手法
當制作完雕塑之后,可能會產生多種問題,開裂、卷縮、起泡、流釉、剝離等等。如果這些問題出現在傳統的陶瓷雕塑中,將會被視為殘次品,無法繼續使用,這些問題的形成原因是來自方方面面的,比如燒制期間操作過程不正確或者材料自身的質量缺陷。然而,在現代陶瓷雕塑工藝中,這些殘次品可能會獲得嶄新的生命。雕塑家將這樣的缺陷看做是另一種獨特的美,使其審美品位得到了提升。
2.2對裝飾手法實行反借用
如果雕塑者的藝術創作思維及其效果是良好的,并且采用了恰當的藝術表現手法,才能使陶瓷雕塑作品呈現出完美的狀態。借助于火的幫助,泥土和釉會發生一系列化學反應,這也是一種特別的藝術形式。要想得到令人滿意的效果,可以適當地利用缺陷效果。舉個例子,為了保證燒制期間釉層可以進行縮釉和自由流動,可以在泥坯四周涂抹食鹽,這樣將會使雕塑家的想法得到滿足。經歷了長久的嘗試與創新,創作者們已經充分掌握了釉的肌理,這樣有利于雕塑品的最終效果趨于完美。
2.3對材質本身實行直接借用
通過使用不同材質燒制的陶瓷雕塑品,它們的藝術效果也是完全不同的。陶泥質地是松軟細膩的,而瓷泥的質地卻是堅實的。不同材質的創作品,其藝術形象也是存在明顯差異的。再者,如果泥料的干濕度有所不同,將會使肌理發生一定改變。作為雕塑家,需要對泥料本身的特性進行充分地了解,并能夠靈活掌握這些特質,這樣才能對展示雕塑特點有幫助。
三、超寫實主義表現手法
對于傳統陶瓷雕塑藝術而言,表現手法是特別的,有著自己獨特的魅力。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現代陶瓷雕塑加入了更多文化元素 運用更豐富的表現手法已是時勢所趨。超寫實主義起源于國外,基于發達的科學技術發展而來,特點是逼真程度極高。我國傳統陶瓷雕塑的釉色極為豐富,再結合超寫實主義的表現手法,現代陶瓷雕塑作品在人物、場景的塑造上可以達到以假亂真的逼真效果。
四、中國式的寫意表現手法
對于中國畫來說,其主要特點是重“神”而輕“形”不注重對實物或者人物的描繪,而是利用較為簡單的勾勒,創造出一個特別的意境,其中要表現出作品的思想感情。在傳統陶瓷雕塑的基礎之上,將中國畫式的寫意表現手法融入其中,形成了現代的陶瓷雕塑。陶瓷雕塑作品的水平與其肌理狀況二者是息息相關的。要想使陶瓷雕塑能夠展示其蘊含情感,需要對其表面肌理進行調整、改變。當前,大多數陶瓷雕塑作品中均有中國式樣的寫意表現手法的應用。這種表現手法使陶瓷雕塑作品形成了一種獨特的意境,使其負有內涵,使其表現效果更佳良好。
結語
總而言之,在社會進步的進程中,人們的審美水平也在不斷提高,對 現代陶瓷雕塑的要求也在改變。對于現代陶瓷雕塑而言,它有著很多的表現手法。除此之外,雕塑藝術家們應該做到與時俱進,趕上時代的潮流,依照實際情況的不同,對表現手法進行創新,這樣才能使現代陶瓷雕塑達到更高的水準。
參考文獻
[1]邱玉珍.淺談陶瓷雕塑造型藝術創作[J].江蘇陶瓷,2019,52(03):6-7.
[2]莊少卿.陶瓷雕塑的夸張與變形研究[J].江蘇陶瓷,2019,52(02):5-6.
[3]張超.現代陶瓷雕塑的藝術特點探析[J].戲劇之家,2019(14):144-145.
[4]溫文杰.淺談現代陶瓷雕塑表現手法[J].江蘇陶瓷,2018,51(02):11+13.
作者簡介:
鄭清海 性別:男,出生1987年7月,籍貫:福建安溪,單位:德化縣清海陶瓷工作室,職稱:工藝美術師,職務:藝術總監,學歷:大專,研究方向:陶瓷雕塑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