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嬋娟
摘要:教育是各國發展的主題,代表著國家興旺民族振興,可以從一定程度上解決發展中國家在經濟發展過程中面臨的瓶頸問題,在城鎮化的進程中,城鄉二元結構不斷顯現,使我國城鄉教育資源配置上的差距逐漸增加。為了實現教育資源的合理配置,促進教育公平,維護社會穩定,為我國培養大量的可塑性人才,本文通過對城鄉教育資源配置現狀及差距原因進行分析,并以縮小城鄉教育資源分配差距,實現教育公平,促進城鄉共同發展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并提出了合理的解決措施。
關鍵詞:服務型政府;城鄉教育資源;資源配置
一、我國城鄉教育資源配置現狀
(一)我國城鄉教育經費配置現狀
為落實《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完善城鄉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的通知》有關部署,中央財政從2016年春季學期起,分兩步統一城鄉教育學校生均公用經費基準定額和城鄉教育學生“兩免一補”政策,實現相關教育經費隨學生流動可攜帶。財政部向地方提前下達了2019年城鄉教育補助經費預算1318億元,約占2018年預算執行數的90%。同時,要求地方認真貫徹落實中央有關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要求,增強資助的精準性,各省份教育、財政部門可以結合《教育部等六部門關于做好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工作指導意見》,重新核定家庭經濟困難寄宿生貧困面,報經省級人民政府同意后,報教育部、財政部備案。此外,嚴格執行《城鄉義務教育補助經費管理辦法》,在分配相關資金時,結合實際進一步向深度貧困地區傾斜,加強資金監管,完善績效目標管理,確保財政資金安全有效。
(二)我國城鄉硬件設施配置現狀
城市的教學硬件設備齊全,擁有先進的多媒體教學設備、完備的實驗室以及多樣的體育鍛煉器材,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同時教室里安裝了空調設備,給學生們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甚至在一些較為發達的城市中還集中配備了凈水設備等。而且學生大多都住在城區內,不需要住宿,有些學校進行的是封閉性管理,提供了良好的住宿環境和齊全的住宿設備,保證了學生們的人身安全。由于城市經濟的發展,財政支持力度大,圖書類型眾多,擁有最新的雜志期刊,從而提供了良好的學習氛圍。農村教學建筑面積小,對土地資源的有效利用率低。在體育方面,體育器材配備不全。在實驗操作方面,大多缺乏實驗儀器和藥品,不能實現每個學生自我進行實驗操作,基本都是只能滿足老師上課時進行演示。并且大多學校的教室沒有取暖和乘涼的設備;農村住宿環境差,不僅簡陋而且人員眾多。從學校的分布情況來看,農村學校在我國實行“撤點并校”之后,許多規模較小的學校都被撤銷,有些地方好幾個村才有一個完整的小學;農村許多學校沒有專門的圖書館,圖書大多都由老師看管,而且大部分圖書也都是社會各界捐贈的。
(三)我國城鄉教師資源配置現狀
首先在教師的學歷上,城市任課的青年教師基本上具有碩士學位;中年教師普遍具有大學本科學歷,其中絕大部分的中年教師已獲得在職碩士學位。農村任課的青年教師基本為大學本科學歷,這些青年教師中少數具有碩士學位;中年教師大多為大專學歷,其中少部分中年教師通過一些進修的方式獲得了學士學位。然后在教師發展前景來看,城市任課教師的工資待遇較好,有很多進修、培訓的機會,對于先進的知識和教學方法了解及時而且全面。農村任課教師工資待遇相對差,很少有進修和培訓的機會,無法及時全面的了解先進的知識和教學方法,很多鄉鎮學校骨干教師也轉入城市任教。由于農村教師老化的年齡結構使得知識結構老化,而且專業學科教師不足,尤其表現為體育、音樂、美術等學科。同時由于農村地區的學校的規模普遍較小,基本都是一個年級只有一個班,所以在有些學校甚至出現一個體育老師或音樂老師帶整個年級的現象,或者語數外老師兼顧體音美課程的現象,這使得師資力量分配出現嚴重的錯誤。最后從外籍教師方面看,城市學校會為了學生全面發展而配備相關外籍教師。鄉鎮農村學校由于經費等問題無法配備相關外籍教師。
二、我國城鄉教育資源配置存在的問題
(一)資源配置不均衡
首先在教育經費方面,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家長們有能力讓孩子在城市上學,教育事業的發展能夠帶動該城市經濟的發展,在城鄉辦學發展前景等的影響下,政府撥付大量的經費支持城市學校的發展來提高教育質量,而農村的影響力較小因而對農村教育事業的發展支持力度也小,導致城鄉教育經費的差距越來越大。其次在硬件設備上,城市學校的硬件設備比較齊全,學校整體的開發程度都比較現代化,而相對落后的農村地區綠化范圍小,與國家標準有很大差距,教學基礎設施陳舊且多數是城市學校的淘汰品,音體美器械幾乎為空白。最后在辦學條件和師資力量方面,雖然在改革開放以來,國家陸續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法規和專項資金項目,例如“中小學教師國家級培訓計劃”“兩免一補”“撤點并校”等,財政上也給予了一定的補貼和支持,但在中西部很多偏遠貧困地區,尤其是少數民族聚集區、連片貧困地區,農村中小學的辦學條件和師資力量依然相對落后,撤點并校也給學生帶來了上學遠、上學貴、上學難等一系列問題,城市地區由于受社會經濟文化的影響,政府的政策和財力也傾向于城市學校,工資待遇、生活環境、工作環境等條件也使高學歷的、優秀的教師更傾向于在城市地區任教,幾乎不愿意留在農村。
(二) 教育資源投入總量不足
首先,隨著我國經濟不斷發展,教育經費的投入也隨之不斷增加,然很多學校的教學基礎設施進行了全面的更換,師資水平也在不斷提高,但由于地區經濟發展存在差異,對于經濟發展較落后的地區,投入的教育經費相對不足,財政支持力度小。教育經費也是根據學校的在校生人數進行下發計算的,這樣給很多規模較小、學生人數相對較少的農村學校分配下來的經費很少,教學基礎設施和各種資源由于經費較少得不到滿足。其次,教育資源的投入大部分都在硬件資源上面,搞綠化、置辦新的桌椅、建立多種設有網絡教學設備的教室,而在一些軟件資源上面投入的太少,對于如何改進教師教學方法、拓展教師教學視野、提高教師素質等方面沒有足夠的重視,同時也缺乏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最后對于進城務工的子女上學問題有關部門和媒體都給予了很大的關注與重視,相關問題也逐漸從政策等方面得到了解決,而對于農村的留守兒童的上學問題并沒有引起足夠重視,支持力度小。
三、解決我國城鄉教育資源配置的對策
(一)縮小城鄉經濟差距,提高教育經費投入總量
經濟發展和教育資源的投入成正比,縮小城鄉經濟差距可以有效地解決教育資源配置差距,所以要從根本上解決教育經費的問題,首先要解決的是經濟問題。在大力發展城市經濟的同時要加強農村鄉鎮地區的建設,給予更多優惠政策的支持,根據本地的優勢來發展相關產業,隨著城鎮化的進程城市建設可用面積不斷縮小,形成擁擠的局面,空氣質量不斷下降,相比之下農村地區空氣質量好,可發展旅游休閑業。目前人們在追求有機健康的食品,對于晝夜溫差大的農村地區可發展瓜果種植業,在網絡發達的當下可以通過網絡直銷,從而解決當地居民的就業問題,帶動當地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當然還要根據不同農村地區不同的經濟落后程度給予不同的政策照顧,在目前脫貧工作的進展中應該給予不同的政策傾斜。雖然我國教育資源的投入在不斷上升,但是上升速度慢,在軟硬件資源方面都還相對落后,所以要繼續加大對教育經費總量的投入,尤其是加大對學生實踐方面的投入。省級政府要發揮其主導性,要有統領作用,明確各級政府的責任和權力,根據各級政府不同績效來進行獎懲,提高各級政府教育工作的積極性。
(二)政府加強財政支持力度
公平的財政制度能夠幫助教育資源合理有效的配置,首先可以把教育支出作為公共財政支出的重要領域,提高教育支出所占比例。各級政府在不斷保持教育經費逐年增長的情況下,還要向農村地區傾斜,加大對農村地區經費的投入,使農村學校擁有良好的學習環境、先進的多媒體教室、全新的桌椅、海量的圖書、全套的體育器材等滿足教學的基本需求,擁有食堂、宿舍、廁所等滿足學生的生活方面的需求。其次要做好助學金和獎學金的工作,保證貧困學生的基本上學開支,同時還要加強對助學金的投入力度,盡可能的減少貧困學生上學負擔。最后中央和省級政府要對相對貧困的地方政府進行適當的財政補貼,彌補地方政府在教育資源投入中財政支持不到位的現象。
(三)深化教育辦學和管理體制改革
深化教育辦學和管理體制首先應該把教育的公共性作為城鄉教育資源分配的出發點,保證城鄉教育資源的共享,合理調整省、市、縣三級政府的教育財政支配權,增加省和縣的教育財政支出權限比例,減少地市級支出權限。省級教育主管機構實行整體統籌,根據本地區的教育資源基本標準,直接對所管縣的教育財政進行管理,確保教育資源公平、合理配置。其次,建立教育資源監督機制,將教育資源的配置和使用情況及時、準確地發布給廣大人民群眾,保障大眾在教育方面的知情權和監督權,為了促進公平,應該在全國范圍內制定統一的教育資源配置標準,從辦學條件、經費投入、教師資歷等方面入手,充分利用教育資源,對不合格的學校逐漸進行完善,按照統一的標準逐步縮小城鄉教育的辦學差距,實現整體標準化的均衡發展。最后就要消除戶籍制度帶來的入學難等一系列問題,將城市學校的入學門檻降低,讓進城務工人員的子女可以順利入學,減小留守兒童的數量。目前仍然存在很多青少年沒有接受到完整的教育,尤其是在偏遠的農村地區,所以必須完善我國的教育法規,制定出合理的政策,使受教育程度普遍化。
參考文獻:
[1]李爽.新型城鎮化背景下我國城鄉教育均衡發展問題研究[J].高等農業教育, 2015 (04) :41-44.
[2]劉秀峰.論新型城鎮化背景下我國基礎教育均衡發展的四大命題[J].教育與教學研究, 2015, 29 (01) :1-5.
[3]胡耀宗, 郅庭瑾.新型城鎮化背景下的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兩岸四地”第二屆教育領導者論壇綜述[J].教育研究, 2014, 35 (03) :153-155
[4]張翠鳳.新型城鎮化視域下農村教育資源配置面臨的挑戰與策略——以青島市為例[J].教育探索, 2015 (7) :28.
[5]孫剛成, 溫保保.教育公平視角下的農村教育資源配置策略[J].延安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 , 2014 (2) :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