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本文旨在探究陰道鏡在診斷宮頸疾病中的臨床療效。方法 選擇我院所收治的宮頸疾病患者300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參照組和實驗組兩組,每組有患者150例,實驗組患者進行陰道鏡診斷,參照組患者進行臨床診斷,同時對兩組患者均實施病理診斷,對兩組患者的診斷結果與病理診斷結果進行對比。結果 在與病理診斷結果進行對比中發現,實驗組的符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之間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陰道鏡在診斷宮頸疾病中,具有明顯的臨床價值,值得推廣和應用。
關鍵詞:陰道鏡;宮頸疾病;臨床療效
宮頸疾病包括女性宮頸部位的各種病變,例如宮頸炎、宮頸損傷等,是女性的常見病。子宮頸癌屬于婦科惡性腫瘤,子宮頸癌近年來發病率以及病死率不斷提升,僅低于乳腺癌在全世界范圍內的發病率以及病死率。早期篩查宮頸上皮內瘤變(CIN)對于治療宮頸疾病非常有必要,CIN發展成浸潤癌需要較長的時間,通常約10年以上的時間,宮頸原位癌發展至浸潤癌的時間在3-10年左右,盡早診斷十分關鍵。臨床研究發現,子宮頸浸潤癌5年生存率僅僅達到67%,早期癌5年生存率和CIN5年生存率分別是90%和100%。所以,針對于CIN和宮頸原位癌進行早期的發現和治療能夠有效防止其發展至子宮頸癌。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于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間所收治的宮頸疾病患者300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參照組和實驗組兩組,每組有患者150例。在參照組150例患者中,年齡介于21~51歲之間,平均年齡為36.1歲,產次介于0~3次之間;在實驗組150例患者中,年齡介于22~52歲之間,平均年齡為37.3歲,產次介于0~3次之間。所有患者均是非妊娠期,排除存在宮頸錐切史和子宮全切除史的患者。兩組患者在年齡、病史等一般資料的比較上,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待患者辦理入院手續成功入院之后,登記患者的基本信息、病史信息、病例信息等,對患者展開病理診斷,針對于參照組采取臨床診斷方式,針對于實驗組采取陰道鏡診斷方式。
1.2.1陰道鏡診斷結果參照標準
①顯示II度以上宮頸糜爛;②診斷過程中發現患者出現接觸性出血,然而肉眼觀察并未發現宮頸出現任何病變;③經過較長一段時間的治療,患者的慢性宮頸炎仍然未得到改善,經診斷無任何癌變可能;④肉眼觀察有癌變可能,對可疑病灶展開定位活檢;⑤患者和家屬申請陰道鏡檢查;⑥宮頸病變、陰道病變以及外陰病變經過治療之后,復查以及評估的患者。
1.2.2陰道鏡檢查具體操作方式
待患者月經凈后2-14d,對患者進行陰道鏡檢查,要求患者在檢查之前24h內避免性生活,同時也應避免陰道沖洗,患者呈現膀胱截石位姿勢,應用窺陰器暴露宮頸,利用棉球擦拭宮頸粘液,直至全部擦拭干凈為止,經過初步觀察,利用棉簽沾取3%醋酸溶液對宮頸表面進行擦拭,對宮頸上皮表面的輪廓、血管變化、顏色、血管分布狀態進行仔細觀察,沾取碘溶液,對宮頸上皮出現的變化仔細觀察、記錄,認真進行圖像分析。
1.2.3診斷標準
對比兩組患者病理學檢查結果以及陰道鏡檢查結果、病理學診斷結果和臨床診斷結果,觀察其中陰道鏡檢查結果與臨床診斷結果、病理學診斷結果是否一致。
1.3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SPSS22.0軟件包進行數理統計,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在與病理診斷結果進行對比中發現,實驗組的符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之間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情況見表1。
3結論
近年來,我國宮頸癌患者數量不斷攀升,年輕化趨勢較為明顯,早期手術治療的宮頸癌患者5年治愈率較高,一般可達到85%左右。陰道鏡診斷能夠降低患者的痛苦,對患者會帶來較小的創傷,診斷準確率高,能夠準確定位病變范圍,同時結合診斷結果制定合理的治療方案。通常,組織學上表面呈現慢性宮頸炎、CIN、宮頸息肉、宮頸癌、宮頸乳頭狀瘤等,陰道鏡下異常表現明顯缺乏特異性,能夠同時出現多種異常圖像。陰道鏡檢查通常情況下能夠準確診斷出各種宮頸疾病,把圖像清晰放大10-60倍,醫生可以清楚了解到子宮頸表皮上的血管,確定宮頸癌前期病變,有利于宮頸癌的早期診斷,提高宮頸癌治愈率。
對比兩組患者的診斷結果能夠發現,病理診斷發現98例宮頸炎、44例CIN、8例宮頸癌,陰道鏡診斷宮頸炎符合率為95.92%、CIN符合率為97.73%、宮頸癌符合率為87.5%,陰道鏡診斷CIN呈現較高的準確率,而利用陰道鏡診斷宮頸癌的準確率相對有些低,也可能由于病例數量少的因素。
歸納以上,臨床上針對于宮頸疾病的診斷利用陰道鏡檢查的方式具有較高的準確率,陰道鏡檢查能夠準確診斷出宮頸炎、CIN以及宮頸癌等疾病,建議在臨床上廣泛推廣此方法。
參考文獻:
[1]李紅霞.研究陰道鏡聯合LEEP在宮頸癌前病變中的療效[J].實用婦科內分泌電子雜志,2018,5(17):39,41.
[2]王福鄉.陰道鏡在宮頸病變檢查中的應用研究進展[J].中國醫療器械信息,2017,23(20):12-13.
作者簡介:張麗娜(1984-),女,安徽宿州,醫師,本科,研究方向:臨床醫學(婦產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