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科旭
在中國人眼里,最重要的節日就是春節。春節是人們心中的情愫,不管人身在何處,都不忘記去過節。春節在人們心中是神圣的,是喜慶的,這個除舊迎新的季節意義非凡。這個意義非凡的節日,并沒有隨著時間的流逝而變得越來越模糊,反而歷經幾千年的風風雨雨變得更加堅固。如一根源遠流長的生命之線,連接著古代與當代的人們,讓炎黃子孫的交流更加密切。不知不覺,年關的腳步聲悄然到來,我于期待中找尋陳年往事,于朦朧之中回憶過往,內心有所觸動,進而思緒萬千。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發展,世界各國聯系越來越密切,西方的一些節日逐漸傳入中國,卻絲毫沒有給中國的傳統節日帶來沖擊,比如眾所周知的圣誕節,當圣誕節來臨之時,商場里面組織有關的禮品琳瑯滿目,同學也爭先恐后后的互送平安果。但是在春節那天,仿佛更加熱鬧,鞭炮聲響徹云霄,我們穿新衣、戴新帽,滿懷期待的心情守歲,家家戶戶在熱鬧的氛圍中吃著年夜飯。勞累了一天的人們終于有一天閑暇時刻。春節,不會隨著其他節日的到來而地位改變,而是在眾多節目中脫穎而出,過年即過難關,人們把美好的愿望與期待都寄托在下一年,期盼擁有美好生活。
春節文化跟隨時代的潮流變得越來越豐富,以前春節的時候人們少不了的事情就是放鞭炮與貼春聯。現在人們不拘泥于傳統,開始旅游過節,參加各種排隊。很多人拜年采用微信紅包的方式,有的人則在家中開了晚會。春節被畫上了時代的色彩。
然而春節并沒有因此改變,它還是由所有的炎黃子孫共同度過,表達了它們的美好愿望。不管是漂泊在外的國人,還是為工作而無法回家闔家團圓的兄弟姊妹,內心都充滿著對春季的渴望,渴望與家人團圓,渴望回家過年,可見春節的地位是多么重要。“每逢佳節倍思親,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這幾句詩句無不表現出人們對故鄉的向往之情,尤其是對于遠在他鄉的游子來說,思故鄉的情感更加強烈,人們在春節的熏陶漸染下踏上回家的旅程,不顧春運的擁擠,只為回家過年。相信沒有任何國家能夠像中國人一樣對春節有著如此強烈的情感。
春節是個意義非凡的節日,在這里人們濃郁的親情得以表達,人們的欲望得以釋放。一年的親情在此時格外的美好,幾乎人人都想要在春節過一個團圓的節日,久別重逢的親人們互相擁抱,互相寒暄,互相鼓勵對方在新的一年變得更好,未來的生活更上一層樓。過去的不開心的事情都變成了過眼云煙,我真誠的希望能夠順利考上重點初中,這是我在春節唯一的許愿。很多人都像我一樣,憧憬在新的一年能夠步步順利,雖然很有可能是畫餅充饑,望梅止渴。但是人們對春節的神圣使命不容忽視,也表達了春節在人們心中的地位如何。
然而令我印象最為深刻的還是除夕年夜飯,記得那一年,爺爺奶奶都來我家過年,教我做飯,那是我第一次學會了包餃子。以前,過年的時候都是父母和我一起過,只有去年,是外婆和外公陪我們一家人過的。當爸爸媽媽告訴我這個消息的時候,我欣喜若狂,有爺爺奶奶陪我,從小到大,他們總是給我最好的,給我買好吃的零食還有喜歡的玩具。
我滿心期待了好久好久,終于等來了這一天。果然爺爺奶奶又給我帶了零食。都是我平時喜歡的,而且爸爸媽媽不想給我買的,拿到以后心滿意足,覺得這個年應該是最開心的一年。打開喜歡的電視,吃著喜歡的零食,簡直是美滋滋。內心不由產生幻想:假如每一天都這么幸福就好了。正當我沉浸在幻想中之時,爸爸突然叫我:“快來包餃子吧!”話音剛落,爸爸就把包餃子的工具以及面團還有餡兒放在了桌子上,大家在其樂融融的包著餃子,我也想湊這個熱鬧,于是大家都十分耐心的教我。一開始,應當把餃子皮放在手心,然后用筷子夾了一點餡兒,放在餃子皮的中間。為了防止下餃子的時候漏湯,所以一定要捏緊。學會包餃子以后,有一種強烈的成就感。
隨著時間的流逝,不知不覺中一席餃子也包好了。滿頭大汗,想要用手擦一下,突然大家都笑了,我一臉疑惑,趕忙問:“你們笑什么呀!”大家都讓我去照一鏡子,我心里面想,為什么要照鏡子呢這樣挺好的,但是我一照鏡子前,被自己的愚蠢給逗笑了。擦汗的時候,忘記手上有面粉,搞得滿臉都是。想起他們當時嘲笑我的時候,決定要讓大家開心一下,想想當時媽媽笑的最厲害,于是偷偷拿起面粉放在我的手心里,隨后便叫媽媽來我身邊,于是毫不客氣的將面粉抹在媽媽的臉上,媽媽也像我一樣,成了馬虎臉,然而她卻茫茫然不知所以然。覺得是我想和她套近乎,過年的時候親一下,當媽媽出去的時候,爺爺奶奶和爸爸都在笑,媽媽也疑惑不解,去照鏡子一看知道真相以后,又抓死了面粉然后抹在了爸爸臉上,大家其樂融融,在歡樂聲中,我學會了包餃子,在歡樂聲中,我們做好了年夜飯。
那一年除夕的笑聲被晚風吹到很遠的地方,但一直在我的記憶中深藏,那一年的除夕夜是那樣的溫馨,年夜飯是那樣的飄香四溢,外公、外婆的笑容是那樣的慈祥溫暖,一家人圍在一起吃著年夜飯,豐盛的菜肴和香香的餃子,喝著充滿濃濃的溫情的餃子湯,一起看著春晚,一起對新的一年級祈愿祝福,真是幸福極了!
(輔導老師:陸紅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