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振宇
圍棋,中國的四大傳統文化之一。俗話說得好,“棋如人生,人生如棋”。而圍棋又是計算的一種,在當今這個大數據與計算相結合的時代里,圍棋則與現代科技也是密不可分的。因為科技的核心便需要計算,以及對整個事物的宏觀把控。由此可見,圍棋與人生的哲學是一脈相承的。
圍棋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瑰寶國粹,是古人遺留下的寶貴的財富,是具代表的傳統文化符號。古人云:棋有天地方圓之象,陰陽動靜之理,星辰分布之序,風雷變化之機,春秋生殺之權,山河表里之勢,世道之升降,人事之盛衰。它集儒、道、釋文化精華于一身,每一位棋人,身臨“棋”境,皆可觀心自省,讓一代又一代人為其著迷。樂在“棋”中,其樂無窮,弈棋可陶冶情操、抒發意境、修身養性、生慧增智……圍棋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深刻的文化價值閃耀于歷史的舞臺上。其寧靜致遠,閑雅淡定的獨特韻味也不斷的洗滌著現代人日益浮躁的心靈;其博大精深,境意難求的深刻哲學也不斷的接受著人們的參悟……
當今圍棋具有了和古圍棋不同之處,便是計算與革新,這也暗含人們對自我的不斷理解與認知。我們知道,古代圍棋是用座子的規則,但當日本學習后,又對圍棋進行了新的改良,并一直沿用至今。這便是革新,也唯有在這革新之后,才使得其煥發了更多的光彩。譬如說最近一直流行的阿法狗圍棋,也徹底打破了人與人之間的對弈,使得機器更好的加入其中,也帶給了棋手更多的感悟。因為機器是一個大數據,和人們的思考方式不同,于是人們便可以利用自身這一盲點并結合機器,從而譜寫出更美妙的黑白世界。
有舍方有得。在圍棋中,有一個常用的術語便是棄。即為了大局的利益,可以放棄局部從而獲得更多的利益。人生又何嘗不是呢?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可以看到許多的市場,有的市場為了一時暴利,不顧產品優劣依然銷售,造成了最終的失利。反之,若是腳踏實地誠信經營,結果便不言而喻。又如那些還鋪在實驗臺上的科學家們,他們放棄了太多,金錢名利在他們眼中已不值一提。他們所在乎的只是一個執念,一個為推進祖國發展而甘當那最低端的推進器,這便是一種舍得。
善于爭先是關鍵,唯有爭先才能成功;爭先的同時,也要學會后中先。在現實生活中,人與人都應懂的爭先。就像連幼兒園的孩子也開始瘋報輔導班、學生們爭相擁入大學的懷抱一樣、韓國現代企業所以能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企業成為世界性的大企業,就在于它的創始人鄭周永十分強調和善于事事爭先,他一直所奉行的就是“凡事在先”的主義。同時人們也要學會“后中先”,并不一定凡事都要在前,有時候慢一拍或許更好,就像幼兒園的孩子,本應漫無邊際的幻想著未來,而父母卻強加給他們現實。又如打籃球一樣,你不需要上去直接搶球,真正的高手走時先觀察對方的破綻,在最后一擊致命。
該出手時就出手。打劫是下圍棋時常用的手段,就是在關鍵時充分利用對手的弱點或疏忽通過打劫定勝局或反敗為勝。目前,我國的市場競爭之激烈程度可謂殘烈,對手可能會采用各種手段來打壓你,你當然要奮力反擊,這時你就要充分利用對手的弱點和疏忽該出手時就要出手,使自己立于不敗之地。
要精準的把握時機。一般棋下至中盤后,棋手的墨守成規只有死路一條,變化是圍棋的魅力所在。圍棋的下法很多,每個人有每個人的下法,墨守成規死搬前人的棋譜,生搬硬套,不知變化,只會被對手所利用,等待你的只有失敗。每落下一枚棋子,整盤棋的格局隨之改變,就像人的生命,每時每刻都在發生變化。生命里充滿了未知數,還要不斷地接受各種各樣的挑戰,只有不斷地學習,提高素質,增強應變能力,才能適應無法預知的變化。
要有強大的心理素質和把握機會的能力。每當棋局面臨結尾時,心理都會產生巨大的變化,這時就需要自己穩住陣腳,同時抓住別人的問題。就如一場辯論賽一樣,首先自己從頭至為不能慌,善于從他人的語言中尋找破綻,發起沖擊。就如培根所說的:“一個人必須為自己創造機會,就像時常發現它一樣?!敝挥邪l現機會,方能成就自我。
不得貪勝、入界宜緩、攻彼顧我、棄子爭先、舍小就大……這就是圍棋十訣中的五決,然而從這制勝的手段中,我們也看到了許多哲人對人生的感悟,這短短四十字便已包含了人生的真諦,值得人們理解并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