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博 李英奇 劉悅 劉倩倩
摘 要:高等院校在空乘專業學生社會實踐過程中,進行特色化、高水平的實踐培訓模式的探索,將有助于空乘專業學生在實踐培訓中的新姿態、新氣象的實現,對其專業技能成長和崗位品德提升具有深遠的影響。本文簡要地概況了空乘專業社會實踐的途徑與方法,就空乘專業學生社會實踐中所存在的問題進行了總結,并在此基礎上展開提升空乘專業學生社會實踐水平策略是初步探討。將為我國空乘專業實踐體系的有效建設和科學運轉提供實踐參考。
關鍵詞:空乘專業;社會實踐;途徑;方法
新世紀以來,伴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跨跨越式的發展,我國的民航事業獲得了迅猛的發展,民航企業的規模得到了迅速的擴充,迎來了行業的黃金發展期。而在這一進程中,對空乘人才的需求缺口也呈現出一定的上漲趨勢。而不可忽視的是,而受到實踐基地不足、實踐內涵單一等因素的影響,空乘專業學生社會實踐中仍有部分問題亟待解決。本文將通過自身的專業學習經歷及對空乘專業社會實踐中的反思,展開對高等院校空乘專業學生社會實踐的途徑與方法多層面探討。
一、空乘專業學生社會實踐的重要性
空乘以其獨特的職業魅力和超高的薪資待遇越來越被廣大學子所追求。基于此,各大高等院校也開設了相應的空乘專業課程,以滿足我國航空事業發展中的人才需求。高校的空乘專業教育中,通過產學研結合教育的實踐體系建設,充分地發揮了高校在社會主義事業發展中的職能,為我國民航業的發展培養了大批實用型人才。實踐教學是實現空乘專業教育培養目標的關鍵教學環節。要達到培養目標,一方面要加強對學生理想、道德的教育;另一方面,要努力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空乘專業的學子在積極尋求實踐機會的同時,專業院校也應在將空乘專業學子的實踐納入課程的指導和考核的同時,積極革新教育理念,從而不斷拓展空乘專業學生的社會實踐的途徑和方法。就當前高等院校空乘教育的綜合能力的培養而言,在實訓操作層面,受到人員、資金、平臺等層面的影響,空乘學歷教育職一般通過知識、技能訓練使學生能夠掌握民航客艙服務的基本要領,形成立足于崗位要求的文明禮儀和行為規范。
二、空乘專業社會實踐的途徑與方法
空乘專業教育是面向我國航空發展的而出現的一種新興的職業教育。而空乘專業的課程設置和實踐內容是超越于普通居民的認知程度的。空乘人員不可以與空中的服務員相等同,空乘是民航運營體系中集安全、醫療、導游等個性化專業服務為一體的職業崗位。空乘人員作為航空企業的重要形象代表,其入職的嚴苛將成為廣大學子藍天夢想的絆腳石。就一定層面上而言,空乘專業的學子,在完成知識與技能學生的同時,應不斷地參加各項社會實踐活動,強化自身素質,豐富自身內涵,以應對日趨嚴峻的空乘專業學生的就業壓力。同時,空乘專業的學子也需樹立長遠發展的眼光,不斷地更新自身的知識與技能,從而不斷地保持自身良好的競爭力。如:在院校學習期間,空乘專業的學子需要通過對航空運輸服務、運輸管理、民航服務心理等層面知識的廣泛涉獵,以健全自身的從業知識;將自身的文化的修養放在社會實踐中的首要位置,以知行合一的理念去構建自身空乘服務內涵,以實現自身職業生命的不斷超越和升華。
三、提升空乘專業學生社會實踐水平的方法
(一)校企合作
空乘專業的社會實踐中,應深刻對照國家、社會及用人單位的發展和需求,充分遵循人才培養規律和民航行業發展的趨勢,以多元化的參與方式,實現空乘教育體系建設的全面化和精準化。各大院校可以主動謀劃與航空企業的合作,將實踐基地的建設與空乘專業的就業相聯系,以全面提升學生的實踐技能為導向,根據本學院空乘專業的特色對適應性單位和崗位進行篩選,要有選擇性和針對性,契合空中乘務專業學生專業特點和職業發展,為學生的專業發展提供更為優質的平臺,在實現空乘專業學生社會實踐水平的同時,大幅提升院校的知名度。
(二)保障課時
空乘專業實踐課程實施中應充分地保障高校空乘專業學生實踐課時數,在一個教學周期內,能夠至少安排學生參加二至三次的實踐基地學習,并在此前提下實現學生學習興趣、學習素養能力的有效轉變,從而推動空乘專業實踐考核的常態化,最終實現空乘專業學生理論技能與專業技能提升的主動性實踐,全面提升自身的專業內涵。
(三)評價革新
空乘專業學子在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積極的參加社會實踐,尋找和確認一條適合提升自己的方法和途徑的同時,高校的空乘專業的教育也應在“雙證書”模式的導向下,有效解決空乘專業學生在技能學習與崗位實踐過程中脫節等問題。高等院校需對院校內部的育人環境、規章制度、組織形式進行多方位的理論和社會實踐的對位,使空乘專業學生的社會實踐保障制度更為合理、高效。
綜上所述,在民航的跨越式發展中,圍繞人才展開的行業內部的“人才戰爭”也將愈演愈烈。空乘人才資源作為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有效構成,是航空企業持續、穩定發展的重要基礎。高等院校在空乘專業學生社會實踐過程中,進行特色化、高水平的實踐培訓模式的探索,將有助于空乘專業學生在實踐培訓中的新姿態、新氣象的實現,對其專業技能成長和崗位品德提升具有深遠的影響。在空乘專業的學生實踐中,可以從校企合作,保障課時、評價革新等多重層面的總體實施,將有力地促成空乘專業實踐中技能建設和道德建設雙重目標的實現。
參考文獻:
[1]李迎果.國家促進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政策的理論與實踐研究[D].云南大學,2012:1-204.
[2]郭雅萌.高等職業教育空乘專業校企合作模式研究——以QN職業學院空乘專業為例[D].南昌大學,2013:1-56.
[3]李紅毅.當前就業形勢下空乘專業學生實現長久發展的途徑和方法[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7,(16):226-227.
[4]李紅毅.當前就業形勢下空乘專業學生社會實踐的途徑與方法[J].科技資訊,2017,(24).doi:10.16661/j.cnki.1672-3791.2017.24.240.
[5]劉沫.當前就業形勢下空乘專業學生實現長久發展的途徑和方法[J].中國培訓,2016,(18).doi:10.14149/j.cnki.ct.2016.18.244.
[6]婁雪張銘哲.社會實踐促進大學生就業能力提升的路徑探究[J].現代國企研究,2016,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