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秀英
摘 要:發展經濟學是詮釋發展中國家如何由貧窮落后走向繁榮發達的經濟學,經濟的發展和進步是發展中國家的發展主題,發展經濟學對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具有指導意義,對我國后來發展的西部民族地區的經濟發展具有普適性;迪慶藏族自治州作為后來發展的西部民族地區之一,更具有普遍性。
關鍵詞:發展經濟學;迪慶藏族自治州地區;經濟發展
一、發展經濟學的發展歷程
發展經濟學在其發展的過程中,根據其政策演化和發展思路的差異性,發展經濟學家將發展經濟學的發展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20世紀40年代末到20世紀60年代末的結構主義發展階段;第二階段是20世紀60年代末到20世紀70年代末的新古典主義發展階段;第三階段是20世紀80年代后的新古典政治經濟學發展階段。
(一)第一階段。發展經濟學發展過程中的第一階段是20世紀40年代末到20世紀60年代末的結構主義發展階段,其結構主義思想,是這一時期的主導思想,后來也成為發展經濟學的主流學派。二戰結束后,很多發展中國家取得了政治上的獨立地位,經濟發展成為發展中國家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但是發展中國家面臨著諸多阻礙經濟發展的制約因素,如:經濟發展水平低、發展滯后、經濟變量彈性低、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性,表現為明顯的剛性結構。因此,結構主義認為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現實完全不同,市場不完善是發展中國家的普遍現象,價格剛性,有時還會出現市場機制的失靈,經濟在沒有外部因素的影響下難以達到均衡狀態。因此,結構主義認為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不是靜態資源的重組和優化配置,而應建立在動態調整可投資資源和保證供給增長的前提下,使社會經濟結構作出相應的調整。
(二)第二階段。發展經濟學發展過程中的第二階段是20世紀60年代末到20世紀70年代末的新古典主義發展階段。結構主義發展思路使許多發展中國家在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經濟社會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取得了令人矚目的發展成就,但是,結構主義還存在理論上的缺陷和實用上的局限性,從20世紀60年代后期開始,新古典主義復活而成為發展經濟的新的主流思想。概括起來,新古典主義的主要觀點是:一是社會的發展應是綜合的發展,滿足人的基本需要是經濟發展的目標;二是重視人力資本,糾正唯物質資本的缺陷;三是強調對外貿易在發展中國家對經濟發展的顯著拉動作用;四是新古典主義突出了市場機制、資源優化配置、微觀經濟基礎等在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中的重要性。
(三)第三階段。發展經濟學發展過程中的第三階段是20世紀80年代后的新古典政治經濟學發展階段。同樣,由于新古典主義在實踐中和理論上也存在諸多缺陷,于是新古典政治經濟學開始盛行,新古典政治經濟學的發展經濟學思想表現在如下:一是可持續經濟發展觀念的產生;二是新增長理論的快速發展;三是新制度經濟學的興起。
二、發展經濟學視角下迪慶藏族自治州地區的經濟發展
迪慶藏族自治州地區從資本資源來說,地區資本形成能力弱,資本使用效率差且自身發展能力不足;從基礎設施建設來看,基礎設施依然滯后。交通方面:公路總體等級較低,路面鋪裝率僅為41.2%,且未通高速公路;水利方面:工程性缺水問題突出,農田水利基礎設施水平偏低;城鎮基礎設施方面:供水普及率、污水處理率和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不高;鄉鎮的相關設施基本沒有;城鎮基礎和公共服務設施滯后,低于全國和全省平均水平。從產業發展水平來看:產業發展仍處于較低層次且結構不合理;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少,實力弱,發展步履艱巨;旅游環線尚未形成,通道不暢,產品單一,景區點狀分布,基礎設施建設滯后,高級景區少,對游客吸引力不足。因此,迪慶藏族自治州地區的經濟發展應該是這樣的路徑選擇:一是立足七個區州情,努力成為全國藏區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全國藏區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和東部藏區輻射中心,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目標。因為一個民族、一個區域如果還沒有解決溫飽問題,怎么奢談現代化。二是調整產業結構,推動形成“一核一廊兩帶三區”的空間戰略格局。以香格里拉市城區為核心,加快發展步伐,創建園林城市和智慧城市,突出藏區民族特色,繼續提升旅游集散中心功能,加快建設物流中心,突出大香格里拉的核心區作用,打造滇西北城鎮群的中心城市和享譽世界的生態度假旅游目的地;推動昆明—迪慶—滇川藏大香格里拉經濟走廊建設,充分發揮重要交通的通道效應,重點布局旅游文化和商貿流通產業,形成重要的經濟走廊;以瀾滄江水體資源為依托形成瀾滄江生態經濟帶,以金沙江低熱河谷資源為依托形成金沙江旅游經濟帶;打造德欽大梅里生態旅游文化區、維西多樣性保護示范區、香格里拉經濟開發區休閑養生區;三是發展科學技術,注重人才培養
三、對迪慶藏族自治州地區經濟發展的建議
(一)大力提升旅游文化產業集群
1、積極開發多樣的旅游文化產品
大力開發特色旅游產品打造建設區域內各類旅游勝地,把香格里拉市打造成享譽世界的生態度假旅游目的地。把經濟開發區建設成省級旅游度假區和東部藏區養老養生基地。推進形成香格里拉一獨克宗古城一松贊林寺一普達措一白水臺一哈巴雪山一虎跳峽一塔城滇金絲猴國家公園一梅里雪山一白茫雪山一巴拉格宗一香格里拉”的精品旅游黃金線路。積極創作、生產、推廣民族旅游文化為主題的演藝產品,精心組織永久性高端會展活動。開發旅游文化特色商品生產適銷“名、優、特、奇、新”旅游商品,打造一批具有地理標志的土特產品。
2、完善旅游配套設施
繼續提升旅游城市的文化內涵,根據州內各區域特色,制定不同的旅游城市目標,不斷豐富各縣(市)獨特的城市內涵。加強旅游人才隊伍建設加快各類旅游人才的培養,培養一批高端旅游人才,讓導游成為香格里拉旅游的重要軟實力。
(二)加快發展生物產業集群發展高原特色農業,發展高寒壩區山區、半山區、河谷地區相應的優勢產業。加快轉變畜牧業發展方式,重點推進高原畜牧業發展。建設核桃、油橄欖等林業基地,加大林下經濟開發力度,發展林下種植業、花卉產業、特色養殖業等。
(三)發展藏藥及生物醫藥產業。加快特色藥材種植和醫藥加工基地建設。充分發揮傳統藏、中藥材優勢,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加快新產品新工藝的開發和產業化進程,提升藏藥制劑生產能力。做大做強以藏醫藥為主的生物醫藥龍頭企業和品牌,吸引國內外醫藥著名企業到迪慶州發展。
參考文獻
[1]張培剛.新發展經濟學[M].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