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宏英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堅定不移深化國有企業改革,沿著符合國情的道路去改,國有企業改革要有利于國有資本保值增值,有利于提高國有經濟競爭力,有利于放大國有資本。總書記的重要論述,深刻闡明了國有企業改革的重大原則性問題,宣示了全國深化改革,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的鮮明態度和堅定決心。
一、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加快推動國有經濟高質量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必須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著力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強調要把握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核心任務,要從生產端入手,重點是促進產能過剩有效化解,促進產業優化重組,降低企業成本,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增加公共產品和服務供給,提高供給結構對需求變化的適應性和靈活性。簡言之,就是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強調要努力實現高質量發展,高質量發展就是從“有沒有”轉向“好不好”,要按照高質量發展的要求,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創新和完善制度環境,不斷增強我國經濟質量優勢。強調要大力振興實體經濟,實體經濟是我國經濟發展、我們在國際經濟競爭中贏得主動的根基,我國經濟是靠實體經濟起家的,也要靠實體經濟走向未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向振興實體經濟發力、聚力;要加快建設制造強國,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支持傳統產業優化升級,加快培育新增長點、形成新動能。強調國有企業要作表率,加快國有經濟戰略性調整步伐,按照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要求,推進結構調整、創新發展、布局優化,使國有企業在供給側結構改革中發揮帶頭作用;要果斷抓好處置“僵尸企業”工作,引導企業突出主業、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形成自己獨有的比較優勢,發揚“工匠精神”,培育“百年老店”,增強產品競爭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深刻洞察了國有企業改革發展的階段性特征和主要矛盾,為推動國有經濟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國有經濟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方向。
二、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不斷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發展是第一要務,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要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結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新條件,發揮好我們的優勢,加強統籌協調,促進協同創新,優化創新環境,形成推進創新的強大合力。強調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這一戰略是立足全面、面向未來的重大戰略,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破解經濟發展深層次矛盾和問題、增強經濟發展內生動力和活力的根本措施,必須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強調要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強化基礎研究,實現前瞻性基礎研究、引領性原創成果重大突破;加強應用基礎研究,拓展實施國家重大科技項目,突出關鍵共性技術、前沿引領技術、現代工程技術、顛覆性技術創新,為建設科技強國、質量強國、航天強國、網絡強國、交通強國、數字中國、智慧社會提供有力支撐;要培養造就一大批具有國際水平的戰略科技人才、科技領軍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創新團隊。強調要構建技術創新體系,加快形成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加強創新人才隊伍建設,搭建創新服務平臺,推動科技和經濟緊密結合,努力實現優勢領域、共性技術、關鍵技術的重大突破,推動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強調國有企業要成為創新驅動發展的排頭兵,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國民經濟主戰場,充實企業研發能力,支持依托企業建設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培育有國際影響力的行業領軍企業。
三、堅持推進國際化經營,加快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開放帶來進步,封閉必然落后,要以“一帶一路”建設契機,開展跨國互聯互通,提高貿易和投資合作水平,推動國際產能和裝備制造合作,努力形成政府主導、企業參與、民間促進的立體格局。強調要加大對外開放力度,以“一帶一路”建設為重點,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則,加強創新能力開放合作,形成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開放格局;要拓展對外貿易,培育貿易新業態模式,推進貿易強國建設;要抓住時機進行全球布局,充分利用我國市場潛力、建設能力、資本實力,在全球范圍內爭取能源資源和基礎設施項目,收購優質企業、營銷渠道、核心技術、關鍵設備,吸引一批高端人才,加快產業、企業、裝備走出步伐,轉移國內部分過剩產能。強調要嚴格規范國際化經營,國有企業走出去,要健全體制機制,防止出現“富了和尚窮了廟”現象。要加快建立健全境外投資經營決策機制和責任追究制度,對企業海外項目評估、實用大額外匯審批及監管、項目安全風險預測應對等作出明確規定;要抓緊制定海外投資經營的行為規范,督促企業履行好社會責任,堅決避免互相拆臺和惡性競爭。強調要突出重點投向,海外并購重組要突出實體經濟,突出技術、品牌、市場,不要醉心于收購那些浮財、虛財;要抓住和用好海外并購重組機構,推進價值鏈從低端向中高端延伸,更深更廣融入全球供給體系。總書記的重要論述,從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的高度、從理論和實踐兩個維度,系統回答了為什么要走出去、如何走出去等重大問題,給國有企業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加快形成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新優勢進一步指明了前進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