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靜怡
摘要:近年來隨著我國高等教育事業(yè)不斷發(fā)展,特別是在高校擴招的大背景影響下,高校辦學規(guī)模不斷擴大,師生數量不斷增加,固定資產總量也在不斷增長,資產管理面臨著全新的問題與挑戰(zhàn)。固定資產是保證高校教學、科研等工作順利進行的物質基礎,直接影響著教學、科研發(fā)展水平和辦學的社會、經濟效益;同時,管理好固定資產對保證國有資產安全、促進高校的長遠發(fā)展、加快社會全面進步、推動國民經濟可持續(xù)發(fā)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本文首先簡要介紹高校固定資產的含義,隨后研究當前高校固定資產管理中存在的一些突出問題,最后作者通過結合自身固定資產管理經驗,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提出相應的改進措施,以期對加強高校固定資產管理有所借鑒。
關鍵詞:高校;固定資產;管理;問題;改進措施
高校固定資產是高校日常教學、科研工作順利開展的重要保障,同時對推動高校、社會、國民經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意義重大。隨著高校辦學規(guī)模的不斷擴大,國家對高校固定資產的投入也在逐年增加。然而,目前高校固定資產管理工作卻難以適應新形勢的變化,在管理意識、管理機制、管理手段和管理隊伍建設上都明顯滯后于高校發(fā)展的步伐。進一步加強高校固定資產管理,優(yōu)化高校固定資產管理模式已勢在必行。
一.高校固定資產的含義
依據教育部所屬高等學校固定資產管理辦法(試行草案)教育部(79)教供字067 號中的闡述,高校固定資產是指專用設備單位價值在800 元以上、一般設備單位價值在500 元以上,使用期限在1 年以上,在使用過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質形態(tài)的資產。單位價值雖然未達到規(guī)定標準,但耐用時間在1 年以上的大批同類物資,也屬固定資產。高等學校固定資產一般分為6 類:專用設備、房屋和建筑物、一般設備、圖書、文物和陳列品、其他固定資產等。
二.當前高校固定資產管理中存在的普遍問題
(一) 管理意識淡薄,管理觀念滯后
1. 重教科研
長期以來,高校的工作重心被認為應當放在人才培養(yǎng)、教科研和專業(yè)建設等方面,對資產管理重視不夠,導致在固定資產管理的具體執(zhí)行過程中,缺乏相應的動力。
2. 盲目購置
高校存在著“重購建輕管理,重使用輕維護”等現象。受到綜合性院?!按蠖苯ㄔO理念的影響以及缺乏“保值增值”的資產管理理念,高校固定資產難以充分發(fā)揮其應有作用。
3. 管理被動
高校固定資產“為管理而管理”的觀念缺乏對資產資源科學合理地配置,存在一定程度的盲目性和隨意性,不能實現存量資產的共享調劑,造成資源浪費和使用效率不高的現狀。
(二) 管理機制不健全
1. 存量固定資產清查盤點制度執(zhí)行不到位
由于人員配置不足、部門之間分工模糊、資產清查重視程度不夠等原因,很多高校未能嚴格執(zhí)行定期對賬制度,各部門之間長期或根本不進行賬目核對,出現“賬賬不符”、“賬物不符”等問題。此外,一些高校固定資產清查缺位使得有物無賬的固定資產被私拿、侵占;資產報廢前不組織或敷衍盤點,將丟失、盤虧設備混入報廢過程處理,造成資產大量流失。
2. 會計核算和財務管理制度不合理
高校固定資產依據行政事業(yè)單位會計制度,一次性記入“事業(yè)支出”,成本核算不含折舊因素,直至報廢一次性注銷賬面價值。這種核算方式違背了會計核算配比原則和真實性原則,虛增了高校財務報表資產總量,少記成本多記收入、成本費用核算失真,資產賬面價值與實際價值嚴重背離。
另外,部分低值易耗品被列入固定資產進行登記導致一些高校固定資產價值虛增,賬實不符;接受捐贈或上級調撥入賬不及時也造成“有賬無物”、“有物無賬”現象。
3. 購建缺乏科學論證和有效監(jiān)督
一些高校固定資產采購、驗收、入賬、報廢缺少嚴格的監(jiān)督程序,購建前未進行充分調研、分析和科學論證,盲目購買現象十分普遍,采購資產主觀性過強。如購置昂貴、過于高端的設備儀器,不考慮本院校教學與科研實際,或重復構建導致資產利用率低下。
4. 管理權分散,職責不清
高校固定資產管理缺乏一個統一領導、權力集中的綜合監(jiān)管協調部門,無法實施賬物獨立管理,資產實物與價值核算脫節(jié),管理部門與使用部門分離。此外,管理上交叉、重復,相互間缺乏溝通與銜接,常?!罢l都管,誰都管不了,誰也不負責”;管理機構形同虛設,沒有實權,監(jiān)督管理工作不能發(fā)揮其有效作用。
(三) 管理手段有待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低下
高校固定資產管理的數量、種類、規(guī)模、復雜性不斷增加,傳統的人工管理方式,已遠遠不能滿足發(fā)展需要。目前,許多高校已紛紛建立各自的固定資產管理信息系統。然而,管理信息系統的建立并不代表著問題的解決,管理技術與手段仍待完善,具體體現為:單機版為主,互動性不足;信息更新不及時,滯后性嚴重;靜態(tài)管理為主,仍未實現動態(tài)實時監(jiān)管。多數高校使用的資產管理軟件系統側重于固定資產的錄入、統計,沒有業(yè)務流程管理能力和財務核算功能,也無法實現實時動態(tài)監(jiān)管,不利于資源的共享和信息的動態(tài)跟蹤管理,無法反映高校固定資產的全貌,同時其他資產管理部門難以參與管理,具有較大的局限性。
以我校為例,儀器設備和家具類的固定資產管理由資產與實驗室管理處(以下簡稱設備處)負責,固定資產報增時,設備處會要求資產管理部門負責錄入學校固定資產管理信息系統,然后對錄入的信息進行實地核對,初步實現固定資產的信息化管理。然而,若日后更改領用人,或部門之間相互借調,則得依靠各部門主動向設備處申請更改,否則將無法及時更新資產變更信息。這將造成固定資產變更信息的滯后性和低效率,也容易導致因信息的頻繁變更出現差錯,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四) 管理隊伍力量薄弱,綜合素質有待提高
在高校固定資產管理任務日益加重的現實下,資產管理隊伍遠遠跟不上發(fā)展需要。首先,目前絕大多數高校內部各單位沒有配備專職的固定資產管理人員,兼職人員也多是隨意指定,且經常變換,導致高校固定資產管理隊伍不穩(wěn)定。其次,專職或兼職的資產管理人員常常缺乏固定資產管理的相關專業(yè)知識和業(yè)務培訓,管理技能和水平普遍不高,導致固定資產管理效果不佳??傊?,高校固定資產管理隊伍數量不足、質量不高,力量普遍薄弱,成為制約高校固定資產管理工作良性發(fā)展的一個共性問題。
三.加強和完善高校固定資產管理的措施和建議
(一) 轉變管理觀念,高度重視固定資產管理工作
首先,高校領導應轉變思想觀念,高度重視固定資產管理工作,放在與教學、科研同等重要的地位來抓,充分意識到固定資產是保證教學、科研等工作順利開展的物質基礎,從而將其列入提高辦學效益和加強學校管理的一項重要工作內容,并深刻認識到自己工作的職責和重要性,擯棄消極被動管理的工作思想。其次,高校領導還要增強固定資產的“保值”、“增值”意識,摒棄“重購置,輕管理”的不良觀念,將資產保管責任落實到個人,注重對資產的日常維護,保證資產的正常使用壽命,不隨意處置,使用好、管理好、維護好固定資產。最后,高校領導還要樹立“資源共享”和“科學配置”意識,合理配置固定資產資源,加強與其他固定資產管理部門的溝通,避免資產的重復購置和閑置浪費。
(二) 健全管理機制,改進管理制度
1. 強化定期清查盤點制度
高校固定資產管理長期以來處于一個動態(tài)過程中,資產的數量和價值總量也一直處于不斷增減的變化中,因此必須將固定資產核查制度化并且嚴格貫徹執(zhí)行。高校固定資產管理必須堅持定期、不定期的清查盤點,對各單位固定資產的總賬、明細賬、資產標簽、領用人、實物狀態(tài)等情況進行認真詳細地核對,強化日?;A管理工作。不定期清查盤點可以視各部門階段工作的繁忙與否來決定,而定期清查盤點必須形成制度固定下來,且要落到實處。建議定期清查盤點的最大期限不宜超過一年,有條件的院校則可每半年集中清查一次,資產主管部門至少每學年對重點實驗室、大型儀器設備等進行抽查。這是避免固定資產有賬無物、有物無賬等賬實不符情況的最有效方法之一,也是全面監(jiān)督資產購置后分配情況、使用狀態(tài),全面摸清高校固定資產管理真實現狀的有力措施。
2. 改變核算方式,建立固定資產折舊計提機制
高校根據現實發(fā)展要求應當借鑒企業(yè)固定資產核算方法,定期提取固定資產折舊;改革教育成本核算工作,將固定資產折舊納入教育成本核算體系;取消“固定基金”和“事業(yè)支出”等賬戶,設置“累計折舊”賬戶,為固定資產更新積累資金,正確反映高校固定資產的價值損耗,保證賬面價值和資產總量的真實性。同時,高校要加強對低值易耗品的管理,定期核對檢查,避免其混入固定資產賬面;對接受捐贈或上級調撥的資產也要及時入賬,減少“賬賬不符”、“賬物不符”情況的發(fā)生。
3. 建立嚴格的資產購置制度和監(jiān)督機制
高校各部門應當以本校事業(yè)發(fā)展總體規(guī)劃以及經費預算為依據,在自行進行充分論證的基礎上,編制年度購建計劃,充分考慮本部門和學校的具體情況,對需購置的固定資產從經濟、技術性能、適用性等方面進行可行性論證。高校應聘請經驗豐富的第三方專業(yè)機構或組建專家團佐證資產管理部門提出的可行性論證是否合理,在固定資產管理過程中,從購置、驗收、入庫到使用、報廢、內部轉移、轉讓出售等環(huán)節(jié)都應建立監(jiān)督機制,并進行經常性地監(jiān)督檢查,杜絕重復購置和盲目構建,節(jié)省國家教育投入資金,提高固定資產的使用效率。
4. 建立統一領導、歸口管理、分級負責、責任明確的管理機制。高校應遵循“統一領導,分級管理”以及“誰使用、誰保管、誰維護”的原則,在加強固定資產統一管理機構統籌全局的權力,保證監(jiān)管效果的基礎上,通過績效考核和獎勵機制健全固定資產管理,明晰管理部門、使用部門、財務部門、鑒定部門的不同權責,明確固定資產管理各部門所應履行的必要手續(xù),處理好這
些部門的前后銜接關系,加強相互間溝通協調工作,保證固定資產從購置到處置過程的順暢流通。
(三) 建立和完善固定資產信息管理系統,實行動態(tài)管理。首先,高校要加強固定資產信息管理系統的建設,對固定資產整個管理周期進行動態(tài)管理和跟蹤,實時了解資產的實際狀況。并且可以在固定資產驗收時,落實設備、儀器的使用人,并把使用人、存放地點、設備儀器等信息、流水編號及條形碼錄入到計算機中。其次,固定資產信息管理系統的建設應以“核對方便”、“頁面簡潔”、“過程完整”、“資源共享”等為原則,各院、系、科室在同一系統內統計,且數據全部公開,實現信息共享,進行信息交換,各部門能夠快速查閱學校各種固定資產資料,及時發(fā)現問題并合理配置固定資產資源。另外,為了管理上的方便,建議省財政廳和教育廳在全省高校推行固定資產信息管理系統一體化建設,統一管理信息數據的標準與管理流程。最后,高校之間也要加強固定資產信息管理系統建設方面的交流合作。目前,我省一些高校在固定資產信息管理系統的建設方面走在了前列,建議省財政廳行政事業(yè)單位資產管理相關部門可以多多舉辦高校間資產管理信息化的交流活動,使高校之間可以相互借鑒先進的管理經驗,優(yōu)化資產管理模式。
(四) 完善固定資產管理隊伍建設
第一,提高資產管理人員的業(yè)務能力,通過定期開展業(yè)務知識培訓、固定資產管理法律法規(guī)、政策規(guī)章的宣傳,不斷加強固定資產管理專業(yè)知識學習,提升業(yè)務技能和管理水平。
第二,強化責任意識,真正落實固定資產管理人員的具體責任,充分調動其主動性、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
第三,適當增加編制,配齊人員隊伍,在全校范圍內建立起一個相對穩(wěn)定的固定資產管理隊伍。
第四,建立人員獎懲機制,對責任心強、業(yè)務精干、成績突出的管理人員,應給予優(yōu)先晉升提級等表彰獎勵,而對于那些責任心缺乏、管理水平低的人員,可以給予批評教育、調離崗位等處分。綜上,固定資產管理是一項復雜的常規(guī)性工作,需要高校各部門共同努力,切實轉變管理觀念,高度重視固定資產日常管理工作,進一步健全管理機制,完善管理手段,加強管理隊伍建設,提高管理效率,適應新形勢的變化。
參考文獻:
[1] 黃婧.高校實驗室固定資產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機械管理開發(fā),2006(02):155-156.
[2] 李淑春.淺談高校固定資產管理[J].實驗技術與管理,2007(09):164-166.
[3] 祁風義,萬睿.新時期高校固定資產管理對策探析[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0,29(10):375-377.
[4] 孫慧玲,唐麗.高校固定資產管理常見問題及對策——以G 大學為例[J].中國內部審計,2017(02):90-92.
[5] 王金玲.淺析我國高校固定資產管理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市場,2013(21):43-45.
[6] 王慶林,尹珍寶.高校固定資產信息網絡化管理研究[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2001(03):312-314.
[7] 王延剛,于淑梅.從資產清查審視高校固定資產管理[J].行政事業(yè)資產與財務,2014(01):13-15.
[8] 徐紅新.淺談行政事業(yè)單位固定資產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行政事業(yè)資產與財務,2014(05):14-15+13.
[9] 徐曉音.高校固定資產管理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教育財會研究,2006(05):44-47.
[10]由繼紅.高校固定資產管理研究[J].實驗科學與技術,2012,10(05):162-165.
[11]曾慶蓬.高校固定資產管理共性問題和操作策略[J].中國高校科技,2012(07):56-58.
[12]曾青.高校固定資產管理有關問題研究[J].武漢理工大學學報(信息與管理工程版),2007(03):170-172+176.
[13]張鳳玲.行政事業(yè)單位國有資產管理現狀分析及對策研究[J].財會研究,2008(06):22-25+28.
[14]張月琪,落巨福,接勵.關于高校資產管理隊伍建設的思考[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4,31(03):207-209+213.
[15]周訓娥.高校固定資產管理困境及出路[J].教育財會研究,2008(02):23-25.
[16]朱麗霞.從資產清查環(huán)節(jié)入手強化高校固定資產管理[J].實驗室科學,2015,18(05):213-216.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