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明
摘 要:隨著我國電子技術的不斷發展,在民族音樂制作中應用電子音樂技術已成必然趨勢,通過這兩種元素的對接,實現了傳統音樂不和電子音樂的有效融合,不僅豐富了音樂內容和形式,同時也滿足了現代人們對于音樂的需求。鑒于此,本文主要對電子音樂技術在民族音樂制作中應用的相關問題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電子音樂技術;民族音樂;制作
民族音樂制作與電子音樂技術的融合,是一種經濟、省時的發展模式,通過高品質伴奏的相互配合,可大幅度提升民族音樂的視覺沖擊力和表現力,從而能夠產生出一種全新的音樂類型,符合多元文化背景發展要求,與此同時,也為民族文化的繼承與發揚開辟了新渠道。
一、電子音樂技術概述
電子音樂技術主要就是借助相關的電子設備完成音樂模擬合成和音樂制作的一種現代化技術。其具體的工作原理為:借助聲音處理軟件對生源進行模擬或者處理,是一種改編和制作音樂的辦法。電子音樂技術的實現,需要依靠多種其他的技術,具體如MIDI技術、數字音頻技術等等。其中,數字音頻技術主要負責轉換音樂文件,使之成為二進制計算技術,并進行妥善保存,之后通過處理器以及信號接收設備進行播放,具有高質量保存、成本低廉等特征。MIDI技術能夠有效避免樂器間的通信交流問題,在當前的現代音樂制作中應用較為廣泛[1],且實踐效果顯著。
二、電子音樂技術在民族音樂制作中的應用功效
(一)提升了音樂制作效率,融入了民族音樂特色
在制作民族音樂的過程中,經常需要涉及到很多不同的樂器進行配合,如此才能產生理想的音樂效果,例如《百鳥朝鳳》嗩吶曲作品,便是應用了很多樂器共同配合制作而成,由此才凸顯了其大氣恢弘、氣勢磅礴的音樂風格。但就目前實際情況來看,若想將一批符合音樂制作需求同時具有較高音樂能力的人聚集在一起簡直是難上加難,因此也對民族音樂的制作產生了一定影響。通過電子音樂技術在民族音樂制作中的實踐應用,可有效緩解上述問題,實現對多種不同音色的有效合成,代替音樂人進行演出。此外,在電子音樂技術的支持之下,還可將很多聲音添加在民族音樂中,從而形成意想不到的音樂風格,不僅促進了民族音樂創新,同時也大幅度提升了民族音樂的魅力和特色。
(二)豐富了作品表演風格,弘揚了民族音樂文化
通過電子音樂技術在民族音樂制作中的應用,可在很大程度上促進民族音樂創新,同時也大幅度提升了音樂制作效率,由于電子音樂技術具有多元化和多變性特征,因此也會留給民族音樂更多的應用和遐想空間[2]。
在《金蛇狂舞》民族音樂作品中,一般需要多種樂器配合完成,通過電子音樂技術,可將這些樂器按照拓展應用和正常應用的方式進行制作,這一過程是實則也相當于音樂創新的過程,大幅度提升了民族音樂的吸引力。此外,通過上述創新,還有助于民族音樂文化的發揚,在很大程度上實現了對中國傳統音樂演奏手法和藝術特色的保留,使其在新時期背景下依然能夠迸發活力。
(三)創造出別具一格的民族音樂,豐富作品的文化內涵
在對民族音樂進行制作的過程中,通過電子音樂技術的實踐應用,能夠創造出很多獨特的音色,從而產生意想不到的音樂效果。例如,在《倉央嘉措》民族音樂作品中,借助電子音樂技術,能夠實現對音頻中的素材的二次編輯與加工,同時還可結合實際需求進行拼貼處理,使之成為一種多樣化的音樂風格,將其中的音樂表現力、獨特音色等淋漓盡致的表現出來,帶給觀眾難以忘懷的視覺感受[3]。
(四)通過對民族音樂進行變形處理,以豐富作品風格
在民族音樂制作中應用電子音樂技術,可實現對多種音色的變形處理,從而帶給人們一種獨特的聽覺享受。例如,在《呤》民族音樂作品中,聲音素材主要取材于蕭、笛、塤等民族樂器。實踐過程中,通過電子音樂技術的應用,能夠將聲音素材進行橫向延伸和縱向拓展,與此同時,還可將其中的一些聲音進行復調式重疊,將樂器自身的音樂與電子音樂技術緊密的融合在一起,豐富民族音樂作品風格,提升音樂作品質量。
三、電子音樂技術在民族音樂制作中的應用趨勢分析
在民族音樂制作中應用電子音樂技術,由于該技術具有多樣性和多元化特征,因此也為民族音樂的制作提供了更多的表演形式和更多的發展可能,使民族音樂重新的煥發活力與生機,創造出符合現代社會發展的民族音樂作品,而并非是重復的展現以往的創造風格和審美風格。例如,通過電子音樂技術的應用,可突破民族音樂中12平均律的限制和影響,使民族音樂制作突破題材的限制,并在各種現代化技術的應用下,實現對傳統樂器音色的優化處理和創新,為民族音樂制作提供更多的可能性,而這也是電子音樂技術在未來民族音樂制作中的應用趨勢[4]。
此外,通過電子音樂技術,還能強化西方國家對中國音樂的認識和了解,為我國的民族音樂走向世界舞臺奠定了良好基礎,例如,好萊塢電影《花木蘭》便是應用電子音樂技術實現了對我國民族音樂的創造,這也為民族音樂的國際化發展提供了參考和借鑒,是民族音樂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
四、結語
綜上所述,本文主要對電子音樂技術及其在民族音樂制作中的應用進行了研究,同時分析了電子音樂技術未來在民族音樂制作中的應用趨勢。總之,通過在民族音樂制作中應用電子音樂技術,不僅有助于凸顯民族音樂特色、弘揚民族音樂文化,同時也豐富了作品的文化內涵和風格,使民族音樂能夠在新時期背景下迸發生機與活力,為我國民族音樂和電子音樂技術的可持續穩定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 逸輝.電子音樂技術在應用型音樂創作中的運用—以鐘興民的作品為例[J].黃河之聲,2016,18:76-78.
[2] 李秋筱.論中國大陸地區電子音樂的早期創作特點—以幾部技術風格各異的作品為例[J].音樂傳播,2013,02:98-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