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結合海南省土地開發整理項目,達到既能滿足灌溉、排洪、排澇的要求,也達到與新農村建設和共享農莊相結合的理念。
關鍵詞:土地整治 ?規劃布局 ?生態維護
1 前 言
土地整治工程現在已經走過了十幾年的歷程,從最開始的簡單的田洋整治,到現在不光是要整治田洋,還要綜合考慮項目區內村莊建設和共享農莊等相融合的模式,對于設計人員和實施人員來說更是要不斷更新知識,通觀全局,做好土地整治+的規劃布局。
2 規劃布局的新思維
在土地整理項目規劃布局開始,首先需要考慮整個田洋的骨干工程現狀和設計后的改造,通過對區內群眾的了解,和政府對區內村莊的規劃,對新農村和田園綜合體等的規劃,都要做到無縫銜接。完成的田洋整治不光是為了農民的耕作和農作物運輸,作為未來海南打造綠色農莊,田園觀光,田洋休閑旅游都是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
在田間排水設施中,不經要滿足排水要求,還要少占地,更要做到排溝內外的水體交換等措施。,以往的水泥排水溝已經不能滿足群眾的視覺和觀光需要,必須要和生態相協調發展。
3 土地開發整理項目中的一些工程措施新思路
在目前完成和已建的項目中,有些成功項目的措施值得我們去借鑒,并且這些措施和發揮的作用正在被大家所接受。以下為海南土地整治項目結合鄉村發展的典型實例介紹:
1)在澄邁縣老城鎮羅驛村的田洋,由于大力發展鄉村游,而且羅驛村又是遠近聞名的長壽村,來往的游客較多,而且距離省會海口約25km。作為美麗鄉村田園建設,羅驛村的四千多畝農田大有文章可做,目前建設的交通主道可以過往拉瓜菜的重車,其他田間道路均為水泥路,可以通過農用車和觀光電瓶車,在田洋四周和中部建設有瞭望塔,站在高處,可以作為田園觀光的良好觀景臺。在田洋主道旁還建設有休憩亭和石椅,可供農民短暫休息,也可作為游客的短暫停留地。目前發展的有機蔬菜,水果采摘,已經得到了不少游客的稱贊。羅驛村周邊也已經開辦了幾個休閑農莊,承接過往的游客品嘗海南四大名菜之一的白蓮鵝。
2)萬寧市禮紀鎮白水塘村附近的田洋,由于此處表層土含沙量大,表土0.5 ~1m厚以下大部分為高嶺土,承載能力很低,不易開挖。原來田洋中部有較寬的排水土溝,由于溝深較淺,常年淤積嚴重,在雨季整個田洋約1500畝水田的雨水和周邊山坡匯水均會流入土排溝,造成排溝泄流不及時,整個田洋經常被淹,每年給農民的生活和生產造成很大的損失。后來該地區實行土地整治項目,設計的漿砌石擋墻由于高嶺土地基原因無法施工,首先是地基承載力不夠,其次容易形成不均勻沉降,而且此地種植草成活率較低。若用原來漿砌石擋墻,兩側種植草皮,怎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后來修改的方案為漿砌石擋墻改成鍍高爾凡石籠網,底部基礎采用打木麻黃樁和片石擠壓的方式。項目完工一年后就有自然生長的草覆蓋了石籠網,在2018年經歷臺風的洗禮,本地區道路交通一直沒有斷,給農民的生活帶來了很大的便利。
3)萬寧市萬城鎮大奶洋和保定洋,此處有兩條大的排水溝承接周邊幾十個村莊的匯水,在大奶洋的南部排水溝為牛路干溝,北部溪邊村的排水溝為溪邊干溝,兩條均為土溝;大奶洋和保定洋是萬寧市較大成片的田洋,主要種植蔬菜和冬季的瓜果。但是每當雨季來臨,幾乎每年都會被淹沒;由于兩條排水溝兩側,在村莊段,由于新建房屋而擠占溝道現象特別嚴重,原本溝寬三十多米的溝段,擠占后只剩下十米。嚴重影響雨季排澇和排洪。此處的地質情況:表層約1~1.5m深為耕作的粉質粘土,其下為深約1~1.5m的細砂,底部為深約7m的淤泥層。大排溝的整治時設計的漿砌石擋墻細沙和淤泥地基原因處理難度大,現場測定的地基承載力小于150KPa,設計的漿砌石擋墻墻身高1.5m,現場試驗無法承載擋墻的自重而下陷,最后選定采用鍍高爾凡石籠網兩層,并且擋墻底部采用墊塊石0.5m深,并打木麻黃樁,樁距0.5m,樁長3m。排溝的兩側堤岸大部分按現有岸線施工,目前兩條大排溝已經基本完工,溝型大部分還是和原溝一直,部分急彎處采用截彎取直方式,既保證了水流的平緩,又使河岸景觀比較美化。并且采用原溝底,排水溝內和稻田可以進行水體互換。既能保證田洋在暴雨期間的排水問題,又能使旱季的排溝的流水可以充分利用。再加上項目區東南部太陽河河道的改造完成,可以有效降低該地區由于潮水位頂托作用而使水位抬高,造成農民出行困難,農產品受淹遭受嚴重損失。
4)東方市三家鎮紅草村的土地開發整理,在紅草村的開發底寬處于海南環島西線高速和鐵路之間,有大片的草地需要開發,經過多年的耕作,部分土地已經開始種植南瓜和玉米,由于是丘陵地貌,沒有交通道路到達,運輸不便,而且還有大片的土地種植紙漿林和桉樹,土地利用率很低,收益低微。在2013年東方市國土部分進行了土地開發整理項目,由于大廣壩高干渠紅泉分干渠通過項目區,對此地的低處新增耕地可以進行有效灌溉。但是大部分農田還是不能自流灌溉,項目考慮到種植需要,在項目區內天然排水溝處設置了3座矮攔水壩進行蓄水,再加上其他項目修建的4座矮攔水壩和種植戶自己開挖的水塘,目前形成有效灌溉面積約2600畝,目前農戶外租的土地租金提高了三倍。而且種植的紙漿林和桉樹全部改種南瓜、玉米和火龍果,目前該地區的紅心火龍果形成了規模,集中供應北京等城市,有效的帶動了當地農民的致富和就業。
4 總結
通過以上實際的項目實例,并且都是已經完工或者基本完工的,有些項目已經運行幾年了,給當地的生產和生活帶來了許多的便利和經濟收入的提高。也解決了大部分老百姓急需要解決的生產生活困難。提高了國家糧食產能,并且為目前開始的新農村和共享農莊的建設提供了良好的基礎。土地整理項目是為了提高中國耕地質量和產量,特別是海南省內耕地資源特別寶貴,處于熱帶和亞熱帶地區,發展農業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但是海南省的農業基礎比較薄弱,受困于建設資金不足等問題,抵御洪澇災害的能力較差,而且耕作的方式比較落后,農民沒有資金來改善種植環境,為了高效的發展海南農業,土地整理項目正好解決了大部分的問題。整治后使得農民增收,并且調動了種植的積極性。
參考文獻:
[1]《澄邁縣老城鎮羅驛洋現代農業高標準農田整治項目》實施方案報告,楊文杰著.
[2]《萬寧市萬城鎮大奶樣基本農田建設項目》初步設計報告,楊文杰著.
(作者單位:海南省農墾設計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