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電子音樂是近年來出現的一種全新的音樂創作形式,可以通過專業的音樂處理軟件對樂器的聲音進行處理或者利用軟件來模擬各種聲音,電子音樂大大提高了音樂的創作效率而且有效的減少了音樂制作的成本,同時電子音樂技術的應用對于民族音樂的制作也有重要的意義。本文就電子音樂技術在民族音樂制作上的研究進行分析和討論,以這樣的方式來促進電子音樂技術在民族音樂制作方面的發展,進一步推動相關的音樂模式建設。
關鍵詞:電子音樂技術;民族音樂;制作研究
近年來民族音樂越來越得到世界文化藝術的認可,帶有強烈民族特色和民族風格的民族音樂在國際舞臺上更好的彰顯了民族音樂的魅力,使得各民族文化得到了國際藝術文化的認可。但由于民族音樂從根本上來說還是一種傳統的音樂類型,因此所選用的樂器也多為傳統民族樂器,現代化音樂設備在民族音樂制作中的運用較少,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民族音樂的制作效率,因此將電子音樂技術運用到民族音樂制作上能夠有效提高民族音樂的制作效率,對于電子音樂技術在民族音樂制作上的研究也需加強。
一、什么是電子音樂技術
電子音樂技術是指通過電腦軟件來進行音樂的制作合成,可以對樂器的聲音進行特效處理達到想要的效果,同時也可以利用電子音樂技術來模擬一些聲效,因此它主要的工作原理便是通過各類聲音處理軟件來制作和改編音樂,以期達到最佳的音樂效果。電子音樂目前最主要核心技術包括數字音頻技術和MIDI技術,其中數字音頻技術是指首先將音樂文件轉換為二進制的計算模式,再通過相應的信號接收和處理器來完成最后的播放,[1]從而實現音樂數字處理到音樂播放的全過程,而且在這個過程中成本低但質量高;MIDI技術最初產生于20世紀80年代,MIDI技術的產生很好的解決了電聲樂器之間的通信交流,幾乎所有的音樂軌道都包含在內,目前我們所聽的大部分現代音樂均來自于MIDI技術。
電子音樂自產生以來就以其更加新穎嶄新的音色、音源和音質對傳統音樂制作進行著強有力的沖擊,隨著電腦技術和各種聲音軟件的開發應用,電子音樂被更廣泛的運用到傳統音樂的創作中,以及在教學中也得到廣泛的推廣。電子音樂技術的誕生為音樂創作者提供了更便捷的條件,也為作曲家為提供了一個更開闊的音樂創作環境,為音樂創作注入了新的動力。
二、電子音樂技術對于民族音樂制作所起的作用
(一)電子音樂技術可以提高民族音樂制作的效率,使得民族音樂的特色更加顯著
傳統的民族音樂制作通常由多種不同的樂器進行配合演奏才能實現最終的音樂效果,如大家耳熟能詳的《百鳥朝鳳》,雖然主打樂器是嗩吶,但是為了營造一種氣勢磅礴、大氣恢宏的音樂風格必須加之其他多種樂器來共同演奏。那么就需要配備樂器以及能夠演奏各個樂器的演奏者,但是在實際的過程中要想將所有符合要求的演奏者和樂器湊齊實屬不易,不僅增加了資金成本和時間成本,還大大影響了民族音樂的制作效率。如果將電子音樂技術運用到民族音樂的制作中則可以很好的解決這些問題,一方面可以通過電子音樂技術制作和合成各種不同的音色和聲音,即使沒有音樂人來演出也同樣可以達到預期的理想效果;另一方面通過電子技術還可以實現人為演奏而無法實現的聲音,往往使得最終的演奏效果超出預期。因此,將電子音樂技術運用到民族音樂的制作對于民族音樂的發展有著積極的作用,使得民族音樂的魅力和特色更加濃厚[2]。
(二)電子技術在民族音樂上的應用更加豐富了民族音樂作品的表演風格,使得民族傳統音樂發揚傳承下去。
電子音樂技術在民族音樂上的應用一方面減少了民族音樂制作的成本,提高了民族音樂的制作效率,另一方面電子音樂技術的加入使得民族音樂的形式得到了創新性的變革,電子音樂的多元性和靈活性也使得民族音樂制作有了更大的發展空間,有助于民族音樂的發展創新,使得民族音樂的表演風格更加多元化。比如著名的民族音樂《金蛇狂舞》,如果沒有電子音樂技術的參與就需要多種樂器來配合演奏才能達到預期的音樂效果[3]。
另外,電子音樂處理技術除了可以將各種樂器的聲音進行正常處理之外,還可以對這些聲音進行擴展使用,正常使用和擴展使用可以達到不同的效果,比如莊曜的《倉央嘉措》就獨特的采用了門巴族的民族樂器——里令,作曲家首先對已有音頻中香瓜里令的素材進行編輯和再加工,然后又進行了一系列的拼貼處理,將里令的獨特音色與其他樂器進行了隨機組合,將里令的魅力完全呈現了出來,使得《倉央嘉措》整個作品給人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
在探尋哪種效果更好的過程其實也是民族音樂創新的過程,全新的表演風格往往就是在不斷探索的過程中形成的。任何事物只有在不斷創新變革中才能持續發展下去,因此,電子音樂技術的運用推動了民族音樂的創新,使得民族音樂能夠更好的發揚和繼承,而且最重要的是這種創新仍然保留了民族音樂的傳統藝術特色和演奏手法,在保留傳統的基礎上得以創新發展。
(三)將電子音樂技術運用于民族音樂的創作,可以很好的保護一些瀕危的民族樂器及音樂
中國民族樂器種類繁多且歷史悠久,但是隨著現代樂器的涌入越來越多的民族樂器面臨著后繼無人乃至消亡的困境[4]。由于我國民族眾多,尤其是一些少數民族的罕見樂器和漢族的非常規樂器,因為其制作工藝復雜且演奏技術難度較大,在傳承的過程中產生了間斷。將電子音樂技術運用到民族音樂制作中,可以將演奏難度較大的樂器簡單化處理,因此,如果能夠有一套種類全面的民族音樂及演奏法的音源,那么利用電子音樂技術將解決民族樂器瀕危的狀況。雖然我國現在也采取各類措施去保護民族樂器音色,比如建立了專門保護瀕危民樂的圖片、文字、錄音等形式的民樂音色庫工程,但是這些形式的保護并不能直接運用于電腦音樂的創作,因此,要想最大程度的保護且將瀕危音樂運用于電腦音樂的創作,還需要開發更多的民樂音源軟件。
三、電子音樂技術在未來民族音樂制作方面的發展趨勢
根據前文所述,電子音樂技術運用于民族音樂制作對于豐富民族音樂作品的風格、增強民族音樂作品的文化內涵和保護瀕危民族樂器及音樂方面都有著積極的作用。民族音樂本身由于歷史悠久在音樂形態上難免不能夠完全滿足現代的藝術的發展需求,而將電子音樂技術運用到民族音樂的制作中無疑是給民族音樂注入了新鮮的血液,能夠讓民族音樂以全新的生命力呈現給世人,讓世界也能夠聆聽到最具中國魅力的古老音樂。如果一味的遵循傳統的民族音樂創作風格則使得民族音樂的發展受到限制,尤其是近代在西方流行音樂和西方音樂的沖擊下,民族音樂的發展現狀著實令人堪憂[5]。
我國的民族音樂作曲家和演奏家們也曾試圖從其他方面去對民族音樂進行創新,但并未取得滿意的成果。現如今將電子音樂技術運用到民族音樂的創作中,利用電子音樂技術的多元性和靈活性對民族音樂重新開發,使得民族音樂再次綻放出獨特的藝術魅力,使其又煥發出了新的生機,可以看出電子音樂對于民族音樂的發展還是非常具有優勢的。
主要的優勢在于,首先電子音樂技術可以輕松打破12平均律的局限,創造出新的律制;其次還可以任意改變樂器的音色并與其他樂器的聲音進行隨機組合。因此,現在的首要任務就是研發出更多更快捷、出色的中國民樂音源,在這些硬件的支持下中國民樂才能變得真正快捷高效。國內的音樂制作領域,民樂音源被廣泛運用到各種音樂制作中,音樂人如果能夠擁有足夠的出色的民樂音源那么對于他后期的音樂創作將益處多多,不僅可以節約資金成本更能節約時間成本。因此通過電子音樂技術來獲取高品質的民樂伴奏,可以提升音樂作品的整體視覺震撼力。
音樂無國界,通過電子音樂技術可以將我國更多的民族音樂作品推向世界,讓西方國家也能夠更深入的了解我國民族音樂的特色,當西方國家的作曲家也可以將我國的民族音樂自如的運用到他們的作品中時,我國民族音樂也就真正開創出了一片新的發展天地[6]。這樣看來,將電子音樂運用到民族音樂的制作中,不僅僅有助于民族音樂的傳承和發展,對于電子音樂的發展也是一個催化劑,二者之間會形成一種互利雙贏的局面。
四、結語
綜上所述,電子音樂技術運用于民族音樂制作對于豐富民族音樂作品的風格、增強民族音樂作品的文化內涵和保護瀕危民族樂器及音樂方面都有著積極的作用。同時電子技術的運用也大大縮短了民族音樂的制作時間并降低制作成本,讓更多優秀的民族音樂作品呈現給觀眾。電子音樂的多樣性和靈活性使民族音樂的表現形式更加多樣化并取得了創新性的發展,使得我國民族音樂文化得以繼續傳承和發展下去。也可以說將電子技術運用到民族音樂的創作中是民族音樂繼續發展并走向國際舞臺的必要措施。電子音樂技術的應用,不僅增強了民族樂器的表現力,而且在原有的基礎上使得樂器的音域更加開放,使得民族音樂煥發出全新的生命力。
[參考文獻]
[1] 施硯墨.電子音樂技術在民族音樂制作上的研究[J].黃河之聲,2018, 12:19.
[2] 崔迪,許暢.電子音樂技術在民族音樂制作上的應用分析[J].赤子, 2016,15:28.
[3] 鄢秀麗,胡以芳,鄢秀娟.電子音樂技術在民族音樂制作上的應用研究[J].湖北科技學院學報,2015,11:142-144.
[4] 任紅軍,石璞赫.電子音樂技術手段的探索與應用[J].藝術教育,2019,05:78-79.
作者簡介:禹自顓,男,云南人,大學學歷,云南藝術學院,講師,主要研究方向:音樂教育、民歌與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