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企業會計信息不對稱是導致會計信息失真、外部融資難、經營決策風險增大的重要因素,在企業內部治理機制不完善和外部監管機制缺位的情況下,進一步加劇了企業信息不對稱現象,影響著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本文分析了企業會計信息不對稱形成的原因,提出了有效治理會計信息不對稱的建議,期望對降低會計信息不對稱負面影響有所幫助。
關鍵詞:企業;會計信息;不對稱;治理
在市場經濟體制下,資本市場的資源合理配置受會計信息有效性的影響程度較大。但是,我國大部分企業存在著會計信息不對稱的現象,主要表現為經理人與投資者、投資者與投資者之間的會計信息不對稱,在會計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會增加逆向選擇和職業道德風險,出現違法違紀的財務行為,進而阻礙企業的長遠持續發展。為此,有必要加強企業會計信息不對稱的有效治理,加大會計信息披露力度,為投資決策、經營管理以及社會資源配置提供可靠依據。
一、企業會計信息不對稱形成的原因
(一)企業內部成因
企業內部治理結構不完善是形成會計信息不對稱的重要原因,大部分企業雖然設置了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和經理層,但是各個機構未能嚴格執行其職權,存在著嚴重的內部人控制情況,造成內部治理結構矛盾加劇。具體表現為企業“一股獨大”問題影響著股東大會職權的履行,各項決策受制于大股東的操縱,阻礙了企業會計信息在內部各部門的共享;企業董事會內部權力重疊,呈現出多頭領導的現狀,大部分董事會成員兼任經理層職務,難以保證董事會工作的獨立性;企業監事會的職責不完善,其實質只是董事會下設的附屬機構,未能履行監督職能;企業缺乏科學有效的內部激勵機制,經理層人員為了實現個人利益最大化而出現短期經營行為;企業約束機制不健全,缺乏對會計信息造假以及虛假會計信息傳播的有力約束,嚴重降低了會計信息質量。
(二)企業外部成因
企業外部生存發展環境是產生企業會計信息不對稱的間接因素,如經理人市場不完善、法律法規制度不健全、會計誠信環境缺失等因素,都會促使企業加劇會計信息不對稱問題。具體表現為我國雖然已經出臺了公司法、證券法、會計法、稅法、會計準則等法律準則,但是上述法律法規對企業會計違法行為的懲處力度較小,當有關部門查出企業存在會計造假信息時,只對企業進行小額罰款,使得企業一直存在僥幸心理,經常對外披露不準確、不完整的會計信息;經理人市場管理不完善,缺乏對職業經理人的培訓教育,使得部分職業經理人存在著誠信缺失問題,他們為了實現個人利益最大化而干涉企業會計工作;外部審計監督機制不健全,國家有關部門尚未形成聯合監管機制,稅務、工商、審計、證券等部門各自為政,弱化了對企業會計信息的監管力度。
二、企業會計信息不對稱的有效治理建議
(一)企業內部治理
1.優化股權結構
對于企業而言,股權結構與公司治理結構之間存在著極為密切的關系,當股權過度集中時,可能會引起會計信息不對稱的問題。因此,為使公司治理結構的功效得以充分發揮,并進一步提高會計信息質量,企業應當采取合理可行的措施,對股權結構進行持續優化,將集中的股權進行適當分散。企業可提高在股票市場中的流通股比例,借此對高管手中持有的企業股權進行稀釋,減輕他們對企業管理的影響。股權結構優化后,會有外部持股人士參與到企業管理當中,相關信息的擴散渠道會隨之拓寬,由此能夠使原本“一股獨大”造成的會計信息隱瞞等問題得到有效解決。
2.實行獨立董事制度
為有效治理會計信息不對稱的問題,企業應當實行獨立董事制度,借此來完善公司治理結構,這樣除了能夠使股東的合法權益得到保障之外,還能使董事會的運行效率顯著提升。鑒于此,企業可對發達國家的成功經驗進行借鑒,即引入獨立董事,由他們制衡本企業的執行董事。企業采用獨立董事制度后,能夠避免大股東隨意使用控股權侵占小股東利益的情況發生,可以有效解決執行董事在董事會中占比過高的問題,由此不但能夠使董事會的工作更加透明,而且還能增強董事會的公正性,有助于促進企業會計信息質量的提高,會計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也會隨之消除。
3.完善監事會職責
監事會作為企業的內部監督機構,主要負責對企業財務會計活動進行監督檢查,企業應當對監事會成員的提名進行明確規定,由職工代表大會選舉產生,避免董事會直接任命。作為監事會成員,應當履行自己的職責,維護好中小股東的利益。同時,企業可推行累積投票制度,借此來對監事會的各項職責和權利加以明確,如財務會計工作監督檢查權、職務監察權、糾正請求權等等。其中財務會計監督檢查權是企業監事會的核心職權,由董事會送交的會計報告,監事會有權對其進行審查確認,簽署同意意見后為合格。通過完善監事會的職責,能夠使企業會計信息不對稱的問題得到有效解決。
4.健全內部激勵機制
企業在對公司治理結構進行完善的過程中,應當建立并逐步健全合理可行的內部激勵機制。一方面,企業應選取科學的激勵方式,在不影響多數人利益的前提下,對經理人的收入標準進行適當提升,在此基礎上,確保企業管理層地利益與股東利益相一致,并與企業的長期發展相適應。另一方面,企業要保證激勵機制的有效落實,使經理層能夠分享到企業的所有權,從而最大限度地發揮出自身的才能,為會計信息質量提供保障。
(二)企業外部治理
1.完善經理人市場
職業經理人作為現代企業的經營管理者,其責任非常重大。然而,由于我國的職業經理人市場制度尚不健全,致使職業經理人與所有者之間常常會出現各種權益糾紛。不僅如此,企業很難通過有效的渠道對職業經理人的誠信進行驗證,如果企業聘用的經理人職業道德缺失,那么必然會導致會計信息不對稱的問題發生。為此,加快完善經理人市場顯得尤為必要。一方面,有關部門要健全職業經理人檔案制度和評估體系,為企業驗證經理人的誠信提供條件;另一方面,建立統一的職業經理人市場,構建經理人介紹網絡,并設立中介機構,為企業推薦誠信可靠的經理人。
2.加強外部審計監督
企業經理人與股東和債權人獲得的利益有所不同,致使部分經理人為實現利益最大化的目標,而采用一些比較極端的方式和手段,導致企業股東和債權人的利益受損。不僅如此還給會計信息不對稱的形成提供了可能。為避免這一問題的發生,有必要加強外部審計監督。通過外部審計,不但能夠使經理人與股東之間的利益得到有效協調,而且還能發現企業內審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環節,更為重要的是,外部審計可以保證企業披露的財務報告的真實性,由此可促使企業會計信息質量進一步提升。
三、結論
總而言之,企業會計信息不對稱是影響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在企業管理中,要進一步完善內部治理結構,明確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以及經理層的職權,建立健全內部激勵機制,有效消除會計信息不對稱的隱患。同時,政府職能部門也要加強對企業會計信息不對稱問題的監管,加大對企業會計違法行為的懲處力度,從而為提高企業會計信息質量創建良好的內外部環境。
參考文獻:
[1]陳艷芳.大數據管理對會計信息質量的影響[J].河北企業,2018(12):152-154.
[2]崔镕.信息不對稱理論視角下LH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質量研究[D].合肥:安徽大學,2019.
[3]樊大宏.信息不對稱、會計信息可比性與企業風險承擔[J].會計之友,2018(9):102-105.
[4]佟鑫,王裊.基于信息不對稱下會計信息的披露問題——基于公司治理的視角[J].經貿實踐,2018(6):73-76.
[5]李玉,楊楠.企業委托代理關系下的會計信息質量與會計披露[J].全國流通經濟,2017(10):121-123.
作者簡介:
鐘海燕,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江西局(原江西儲備物資管理局),江西南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