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國有企業占據著重要的位置,而全面預算管理屬于企業管理最重要的組成部分,相關的工作人員務必要意識到全面預算管理的重要意義,其屬于一個綜合的財務計劃,涉及企業生產經營各個方面的工作。本文從國有企業開展全面預算管理存在的常見問題展開分析,并以此為依據,提出了完善全面預算制度體系建設、重視全面預算文化建設、提高預算編制和執行水平、健全預算管理預警機制等幾個方面的措施,希望為相關人士提供思考。
關鍵詞:國有企業;全面預算管理;預算編制;預警機制
一、引言
在國有企業的運營發展過程中,貫徹全面預算管理,利用預算對企業各個部門與單位的財務與非財務資源進行合理的分配與考核,進而對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進行協調與控制,進一步完成既定的經營目標。基于現代化發展理念背景下,國有企業逐步開始實施全面預算管理,但由于預算過程中還存在許多問題,容易導致預算效果不佳。所以,相關工作人員要結合國有企業的戰略性發展目標,采取多元化的解決措施,加強資本預算、經營預算與財務預算,保證經營決策的合理性,逐步獲得更高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
二、國企開展全面預算管理存在的常見問題
(一)全面預算編制合理性較差,指導性不強
企業在進行預算編制的時候沒有建立明確的目標,大部分根據往年的數據與經驗進行編制;另外編制的預算適應性較差,較多強調“硬指標”,很少結合市場環境的變化而變化,預算編制合理性較差,容易導致預算與實際生產經營不匹配,預算對生產經營的指導作用不大。導致企業付出了較大精力,但實際效果卻不盡人意。
(二)全面預算制度不完善,執行效果不佳
在國有企業內部完善預算管理制度十分重要,不僅要適應預算管理制度保障,還要滿足企業管理制度建設的要求。在國有企業開展全面預算工作的實際中,普遍存在制度不全或制度流于形式。大部分企業較側重于預算編制制度,對后續預算執行、預警、考核等方面較為欠缺。或者是制定了制度不執行,或者是制度界限較為模糊,導致各預算編制部門職責不清,預算執行起來互相扯皮,不知所措,嚴重影響了全面預算執行效果。
(三)全面預算管理落地不足,預算流于形式化
在企業的運行與發展過程中,全面預算管理屬于最有效的運行機制,主要就是為了實現企業的戰略性發展目標而開展的一項管理活動。但就國有企業實際開展全面預算工作情況來看,普遍存在人員重視程度不夠,大多數國有企業將全面預算作為一項單獨的形象工作來抓。存在全面預算對生產經營預測能力不足,不能有效為決策提供信息支撐;存在全面預算停留在紙面,與業務結合不足和落地到生產經營過程中不足等方面,使得預算執行效果大打折扣;存在全面預算事后分析總結不足,為持續提升企業經營管理水平提供的動力有限。通過以上情況分析,部分國企全面預算管理效果不太理想。
三、國企開展全面預算管理的有效措施
(一)完善全面預算制度體系建設
國有企業要有效開展全面預算管理工作,預算制度體系建設顯得尤為重要,這是企業實施全面預算管理的前提條件。企業應該從全面預算編制、執行、預警、分析和考核等方面建立完善的預算制度體系,確保企業在開展全面預算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確保職責明確,流程清晰,提高全面預算管理的實操性。
(二)重視全面預算文化建設
全面預算文化建設是有效開展全面預算管理工作的有力措施。國有企業應該依托良好的政治基礎和企業文化建設基礎,大力宣揚全面預算文化。從全面性出發,倡導職工提高站位全員參與到全面預算工作中來,全過程參與到預算過程中來。將預算文件作為企業文化建設的一部分,融入企業生產經營各個環節,融入各層級員工的思想中去,確保引起各方面的充分重視,從而有效推動國有企業全面預算管理工作。
(三)提高預算編制和執行水平
國有企業應當樹立明確的預算目標,并結合目標重點做好全面預算的編制和執行工作。一是提升預算編制的準確性和合理性。應當在歷史數據、歷史存在問題、同行業數據、定額標準、概算和合同基礎上,結合生產經營實際合理合規編制預算,確保業務和財務數據銜接一致,加強預算編制準確性,提升預算編制質量。二是要積極發揮全面預算的引領和管控職能。對照預算目標做好預算分解,確保全過程、全員性參與,將目標任務轉化為行動安排,確保層層有壓力,人人有指標。三是要推進預算和業務的融合機制,進一步延伸全面預算觸角。全面預算要積極參與采購管理、生產管理、銷售管理、工程管理和項目經濟評價等生產經營及項目建設的各個環節,切實做到預算與業務的銜接與融合,從而有效推進預算目標的實現。
(四)建立預算分析和考核機制
國有企業要重視預算分析和預算考核工作。一是要強化經營運行分析。通過上下聯動、橫向協調、專題調研、實地了解、積極參與等手段,利用現代分析工具,做好預算分析工作,揭示預算執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組織業務部門制定措施并督促實施,為經營決策和提升管理水平提供依據。二是要開展合理的預算考核工作。將預算編制、執行情況和預算工作開展情況納入考核內容中,對員工的工作行為進行約束。在完善績效考評機制的基礎上,制定明確的評價指標,將員工薪資與全面預算管理工作直接掛鉤,使員工能夠將意識到全面預算管理工作的重要意義。
(五)健全預算管理預警機制
在國有企業開展全面預算管理工作當中,要高度重視預算預警工作。通過建立健全的預警機制,能夠有效促進預算目標的達成。一是要加強對超預算額度進行預警,主要就是通過財務核算發出預警信號,還可以通過授權控制系統進行提醒,以便于獲取數據后盡早對不合理的預算進行調整。二是要加強對離預算目標有差距的指標進行預警,及時通過制定有效措施促進目標達成。三是針對在開展各項業務活動中出現的風險因素進行預警,其不一定會導致經濟損失,但是如果處理不及時可能會成為隱患,影響預算管理工作開展。
與此同時,由于國有企業的預算管理工作會涉及許多工作人員,但是基于信息與數據量過大的背景下,如果不利用編制軟件與信息系統.就可能會對全面預算管理效率造成直接的影響。因此,在樹立風險預警機制的基礎上,應當合理利用信息化技術,尤其是要建立預算、財務及業務系統的互通互連和數據共享,提高數據傳輸效率,進而不斷提高工作效率,保證預算管理水平的提升。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國有企業在實施全面預算管理的過程中,還存在許多不完善的地方,財務人員要及時發現問題的根源,并將預算管理作為企業發展的核心內容,開展合理的預算編制工作,在建立健全的保障制度的基礎上,明確責任制,加強預算考核與執行力,有效提高全面預算管理的效果,規避財務風險與經營風險。通過不斷提高財務監督力度,促進經營活動順利開展,為國有企業的長遠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唐志丹.國有企業全面預算管理中存在的問題與措施[J].現代經濟信息,2017(24) 241.
作者簡介:
種衛君,陜西延長石油集團橫山魏墻煤業有限公司陜西榆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