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越


摘要:目的:探討高原地區動脈粥樣硬化性腦梗死患者與頸動脈內中膜增厚的關系。方法:以昌都市藏醫院收治的50例動脈粥樣硬化性腦梗死患者作為觀察對象,用超聲探查頸動脈外段,根據頸動脈內中膜厚度分組,即正常組(n=14)、輕度狹窄組(n=24)、中重度狹窄組(n=12)。統計分析各組脂聯素水平(ADP)、同型半胱氨酸水平(HCY)、內中膜厚度。結果:各組超聲檢查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數、頸動脈粥樣硬化百分比以及斑塊評分均存在顯著差異(p<0.05),各組ADP、HCY、內中膜厚度對比存在顯著差異(p<0.05),內中膜增厚越明顯,HCY水平上升,ADP水平降低,而且相較于輕度狹窄組而言,中重度狹窄組的變化更為顯著(p<0.05)。結論:ADP水平下降與內中膜增厚負相關,HCY水平上升與內中膜增厚呈正相關。
關鍵詞:動脈粥樣硬化;腦梗死;頸動脈;內中膜增厚
腦梗死具有較高的致殘率,與血管炎癥病變具有密切的關系。頸動脈血管內膜增厚異常是動脈粥樣硬化早期標志,而HCY血癥、脂代謝紊亂則是引起動脈粥樣硬化的高危因素。近些年來臨床尚未完全統一動脈粥樣硬化性腦梗死的病因機制,HCY、ADP與頸動脈內中膜增厚之間的關系鮮有報道[1]。對此,本文分析觀察了50例動脈粥樣硬化性腦梗死患者。現做如下報道:
1.一般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文50例動脈粥樣硬化性腦梗死患者于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收治,其中男性觀察對象33例,女性觀察對象17例,年齡51-75歲,平均(63.6±7.1)歲。用超聲探查頸動脈外段,根據頸動脈內中膜厚度分組,即正常組(n=14)、輕度狹窄組(n=24)、中重度狹窄組(n=12)。各組資料客觀對比,P值>0.05,無差異統計學意義,可分組研究。
1.2方法
利用彩超GE Voluson E10檢測動脈粥樣硬化性急性腦梗死患者,探查其頸動脈外段、頸總動脈、內膜厚度、頸外動脈內徑、是否存在斑塊以及斑塊的形態、性質,測定內中膜厚度,若增厚<0.9mm視為正常,反之即為異常,根據NASCET標準,對其狹窄的嚴重程度進行評估,動脈內徑縮小<30%視為輕度,30%-70%視為中度,大于70%視為重度,根據頸動脈血管狹窄程度分組。
1.3觀察指標
(1)ADP。選取3ml空腹外周靜脈血,離心取血清,用ELISA法予以測定。(2)HCY。選取6ml空腹外周靜脈血,離心取血清,用全自動生化儀、循環酶法進行測定。(3)超聲檢查頸動脈硬化斑塊數、頸動脈粥樣硬化百分比,斑塊評分標準為:內中膜厚度<1.2mm記0分;1.2-2.0mm且斑塊1個,記1分;2.1-4.1mm且斑塊多個,記2分;大于4.1mm且斑塊多個,記3分。
1.4統計學分析
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分析本文研究中獲得的數據,用卡方檢驗[n(%)]計數資料差異;用t檢驗(x±s)計量資料差異。最后以P<0.05表示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超聲檢查
相較于正常組而言,輕度狹窄組、中重度狹窄組的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數、頸動脈粥樣硬化百分比以及斑塊評分均較高,且中重度狹窄組高于輕度狹窄組(p<0.05)。見表1。
2.2各組ADP、HCY、內中膜厚度對比
相較于正常組而言,輕度狹窄組、中重度狹窄組ADP更低,HCY、內中膜厚度更高(p<0.05)。見表2。
3.討論
內中膜厚度為中層外膜分界處與管腔內膜面之間的垂直距離,可用于評估早期頸動脈壁有無異常變化,內中膜厚度增厚通常被臨床用于預測腦梗死。彩超探查頸動脈可測出頸內動脈有無斑塊,記錄其數目、性質、形態,進而確定內中膜具體厚度,確定血管狹窄情況、輕度與中重度狹窄的斑塊評分、數量以及內中膜厚度均高于正常組(p<0.05),提示頸動脈內中膜厚度、粥樣硬化斑塊指標,可幫助臨床有效預測腦梗死。
HCY屬于含硫氨基酸,由蛋氨酸代謝形成。CHY血癥會紊亂凝血纖溶系統,促使血小板凝集增強,形成血栓,導致血管平滑肌表達異常、增生異常,最終凋亡細胞,CHY代謝產物會紊亂蛋白和脂肪的代謝,產生動脈粥樣硬化早期泡沫。本文中,輕度與中重度狹窄組HCY高于正常組(p<0.05)。表明HCY上升為內中膜增厚高危因素,可導致頸動脈粥樣硬化,在炎性反應下,斑塊形成血栓,引起腦梗死。故而臨床需注重HCY檢測。
ADP屬于保護性蛋白,在血漿中具有較高濃度,可調節脂代謝、糖代謝。動脈粥樣硬化病理機制十分復雜,ADP通過多途徑能夠對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進行有效抑制,以免腦梗死進展過快[2]。本文觀察發現,輕度以及中重度狹窄組ADP水平低于正常組(p<0.05)。提示ADP越低,內中膜厚度越厚,兩者呈負相關,在頸動脈粥樣硬化急性腦梗死進展過程中,ADP發揮著重要的參與作用,為內中膜厚度增厚的高危因素。
總之,ADP、HCY在動脈粥樣硬化性腦梗死進展中都具有重要的參與作用。臨床需高度重視ADP、HCY的監測,以便于盡早發現、盡早治療,減輕動脈血管損傷。
參考文獻:
[1]王琰.彩色多普勒超聲在腦梗死患者中檢測頸動脈硬化斑塊的價值研究[J].中國醫藥指南,2018,16(30):142-143.
[2]徐雄鷹,周蓉靖,白春峰,等.H型高血壓合并急性腦梗死患者血漿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與頸動脈內膜中層厚度的關系[J].中華高血壓雜志,2015,23(04):383-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