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虹 馬金虎

摘要:學前教育師資隊伍的建設對學前教育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分發和整理900名學前教師的調查問卷基礎上,分析了N區學前教育師資隊伍建設的現狀,發現了一些急需解決的問題,給出了一些有針對性的建議,以期對該區學前教育師資建設提供有益的幫助。
關鍵詞:學前教育;師資隊伍
一、當前學前教育師資隊伍的現狀
學前教育師資隊伍建設是指從事學前教育工作的專職教師的發展狀況,由學前教師的師資隊伍結構,學前教師的專業發展,學前教師的生存狀況組成。通過對N區900多名學前教師進行問卷調查,目前寧夏學前教育教師隊伍的現狀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學前教師在年齡上呈現青年教師居多,年齡集中在20-30歲,20歲以下的教師較少,30歲是一個節點,30歲之后隨著年齡增加人數呈現遞減狀態。可以看出,N區學前教師隊伍呈現年輕化的狀態。
學歷以高職、專科層次為主占到50%,本科層次的教師占36%,其他層次教師較少。寧夏學前教師的學歷還有待提高,應加大本科以及本科以上層次學前教師的培養和學歷的再提升(見圖1、圖2)。
無職稱教師占到65%,其他職稱較少,可以看出絕大部分教師沒有職稱,一方面可能由于工齡較短、年齡較小。另一方面可以看出幼兒園職稱評定嚴重落后(見圖3)。
通過調查學前教師在專業發展上需要解決的問題,教師們普遍認為教學知識和技能上還需進一步的提升,在教學中各有很多的困惑和問題需要專家的指導,在科研上不知如何實施等問題。通過對學前教師的生存狀況的調查,可以反映出教師普遍表示工資較低,培訓較少,有些職業倦怠等問題。
二、N區學前教育師資隊伍發展存在的問題
(一)工資待遇低,流動性較大
隨著學前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學前教育的服務的對象也在不斷增加,N區學前教師的數量不斷增大,但是學前教師的待遇保障機制并不完善。調查問卷中學前教師普遍反映工資較低,工作強度大的問題。如果長期得不到相應的工資,會造成教師隊伍不穩定,能難吸收優秀人才。尤其是公辦園非在編教師、民辦學前教師,一旦有更好的選擇,這些教師就會離開自己的工作崗位。
(二)職稱評定嚴格滯后,影響教師工作積極性
通過問卷調查發現N區存在學前教師職稱評定嚴重滯后的問題,未評定職稱的學前教師占到65%,而且數量不斷增加,這會挫傷學前教師工作的積極性。另外,幼兒園總體編制較少,幼兒園普遍存在著“同工不同酬”現象。有編制教師工資一般多于沒有編制的教師,導致這部分教師消極怠工,缺乏積極進取的動力。
(三)數量不足,班額較大影響教學質量
學前教育的不斷發展以及“二胎時代”的到來,需要大量的學前教師。訪談中教師普遍反映,班額較大,很難管理。如果不解決這一問題,將會導致一些幼兒園以安全為主,淡化對幼兒的教育工作,直接影響學前教育的質量。
(四)學前教師準入制度不健全,專業化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
目前N區學前教師的從教標準較低,一些民辦幼兒園聘任教師的標準更低。調查結果顯示N區教師的學歷高職、專科層次占到50%,本科層次的教師占36%,其他層次教師較少。可見,專科層次培養占絕大多數,其修業年限短,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既要學習專業理論又要學習技能技巧,質量還需進一步提升。一些非師范、非學前專業的教師通過招聘和轉崗進入到學前教師隊伍中,一定程度上也影響學前教師隊伍專業化水平。
三、N區學前教育師資隊伍發展的建議
(一)提高教師工資待遇,保障學前教師地位
為改善學前教師工資待遇低,流動性大,工作消極的狀況,有關部門應加強對學前教育的相關立法,保障學前教師的合法權益,提高教師的工資,吸引更多的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從事學前教育工作。還應通過學前教育宣傳月等手段,加強媒體對學前教育的宣傳,提高社會上對于學前教育的認識,提升學前教師對自己職業的認同感和自豪感。
(二)增加學前教師培養數量,優化資源配置
推進學前教育事業健康發展,需增加學前教師的規模和數量,優化學前教師的資源配置。首先,有關部門需要科學測試不同區域幼兒園數量的變化和學前教育師資需求量,對其分布變化做到心中有數,對幼兒園的數量和規模進行合理的規劃,做到對教師需求量有據可依。其次,根據學前教育的發展需求,探索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擴大有質量的學前教師供給。最后,各類學前教育師資培養機構應增強學生教學研究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為學前教育事業的發展培養更多的優秀人才。
(三)加大培養培訓力度,提升教師隊伍質量
通過問卷調查,可以看出學前教師具有強烈的提升專業水平的需求以及尋求專家解決工作中問題的意識。因此,有關部門應加強學前教師的職前培訓的力度,創新職后培訓的模式,優化培養課程體系,突出保教結合,強化學前教育法規及規章制度、教師職業道德、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培訓,提高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實施更多接地氣的能力提升的短期集中培訓。保證學前教師享有公平的培訓和學習機會,不能厚此薄彼,只把機會給少數幾個人。最后,創新教研活動模式,對于不同區域的教師,建立教研共同體,采用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充分利用互聯網+背景下的交流平臺來打破空間與時間,提升學前教師隊伍的整體質量。
參考文獻:
[1]趙微.我國學前教育質量現狀的原因分析[J].學前教育研究,2012(02).
[2]汪玲.瀘州市學前教育師資隊伍現狀及對策研究[J].瀘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03).
[3]倪建發.學前教育師資隊伍現狀及建設途徑研究[J].溫州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33(01):27-30.
作者簡介:劉曉虹(1986-),回族,甘肅人,寧夏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助教,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學前教育政策及發展,教師專業發展,游戲與兒童的發展。
馬金虎(1975-),回族,寧夏回族自治區,寧夏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講師,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幼兒社會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