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云
摘要:網絡空間是網民的精神家園,在這個大眾麥克風和傳媒聚光燈時代,每個人手里都有一把麥克風發聲來闡述自己的觀念。在網絡發展日新月異的今天“大眾麥克風”對地方政府提出了不小的挑戰。當地政府也有了應對網絡輿情的意識,下文就“大眾麥克風”沖擊下地方政府就網絡輿情方面出現的問題提出的應對措施進行分析。
關鍵詞:“大眾麥克風”;地方政府;網絡輿情;應對措施
在這個網絡飛速發展的時代,“大眾麥克風”成為民眾的發聲渠道,民眾利用其發表自己的言論。但同時,一些網絡上的也隨之顯現出來。下文就目前“大眾麥克風”的現狀地方政府面對網絡挑戰提出的應對措施。
一、“大眾麥克風”及網絡輿情的定義及現狀
“大眾麥克風”:網絡時代下網民們利用網絡這個平臺發表自己的言論,民眾言論自由的權利得到最大程度的允許。
網絡輿情:在“大眾麥克風”存在的同時,帶來的負效應產物。是在互聯網上由網民們對流行的社會問題產生的不同看法,屬于社會輿論的一種表現形式。
網絡輿情現狀:由于“大眾麥克風”的存在,網絡輿情愈演愈烈,在網絡這個虛擬的平臺上網民們通過微博、新聞頭條等新聞載體,網民們可以立即進行評論發表自己對于事件的看法。但同時因為網絡這個平臺的特殊性,言論也變得隨意起來,有些不好的言論隨著接踵而來。這就是網絡輿情的兩面性。
二、網絡輿情的特征
1、直接性:由于網絡是一個開放性的平臺,新聞傳播的速度極快,網民們在網絡上的評論也具有瞬時性,因此網絡輿情的爆發也具有直接性。
2、突發性:因為新聞發生的突然,“大眾麥克風”的發聲也會變得具有突發性。
3、隱蔽性:網絡是一個虛擬的世界,正是因為這個原因,發言者的身份得到最大程度的保護,但在這個虛擬的世界中缺少明確嚴格的制度,網絡就不可避免的會成為某些人發泄的平臺,同時也引發出一些網絡暴力。
三、地方政府在網絡輿情方面遇到的挑戰
1、網絡輿情爆發的突然性
由于新聞的爆發的突然,網民們在網上的言論會在新聞出現的第一時間跟著出現,無論是這些言論正確或者錯誤,“大眾麥克風”效應就起了不小的作用。再次,由于網絡社交平臺屬于開放性的交流平臺,在這里全球的新聞都會被實時報道,無論新聞是真實或者虛假,到最后考驗的都是地方政府應對網絡輿情的能力。
2、網絡輿情中信息的真假
鑒于網絡平臺上新聞爆發的突然性,新聞的真假尚未被證實,由新聞引起的輿論就更加不見得真假。但在這種不知真假的網絡輿情中極易造成民眾恐慌,甚至不可挽回的后果,例如:電影《世界末日》。這種時候,政府及時的有效的應對措施在這場網絡輿情有關的戰役中顯得舉足輕重。
3、政府對于“大眾麥克風”背景下的網絡輿情缺乏正確的認識也沒有相應的體制應對
在網絡輿情爆發后,政府不重視甚至忽視網絡輿情帶來的連鎖反應,沒有在第一時間安排專人處理網絡輿論,以為時間可以平復這種“大眾麥克風”帶來的網絡輿論,但時間只會讓這些愈演愈烈。另一方面,有些地方政府在網絡輿情爆發的時候采取了相應的措施,但由于措施的不到位、不專業性,而沒有及時解決網絡輿論,最后也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后果。歸根結底,這些問題的出現就是因為政府對于“大眾麥克風”背景下的網絡輿論缺乏正確的認識,從而沒有建立一個相應的完善的體制來應對網絡輿情的出現。
三、針對上述問題,地方政府的應對措施
1、提高政府對“大眾麥克風”的認識
因為地方政府對于網絡輿情缺乏基本的認識,導致地方政府對于突然爆發的網絡輿情沒有恰當的有效地應對措施,甚至有些地方政府根本沒有應對網絡輿情的緊急措施,從而導致民眾限于恐慌中。
案例如下:受電影《世界末日》中的末日論的影響,在2012年12月14日,河南省一鄉村小學發生一樁慘案。在一天前,離家出走的36歲男子閔某沖進這所鄉村小學,砍殺23名學生和1名村民。最終造成1名村民和7名學生重傷,另有11名學生輕傷。閔某犯罪手段極其殘忍,社會影響極其惡劣,罪行極其嚴重。
這對我們來說是血的教訓,在“末日論”的言論出現在網上的時候,當地政府沒有及時控制,也沒有引導民眾對于這個問題的正確認識,從而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后果。這是政府對于“大眾麥克風”引發的網絡輿情認識上的欠缺和民眾思想上的民眾性共同造成的悲劇。對于提高地方政府在“大眾麥克風”引導的網絡輿情的認識上可行性建議如下:
a、地方政府就這項工作展開專門的會議進行研討,將這些血淋淋的事實擺出來
b、在政府的領導隊伍中,選出專職人員負責此項工作,來體現政府對于這項工作的重視性,加深政府在民眾心中的地位
c、地方政府也要定期召開專項會議,總結工作上的經驗
2、建立完善的應對“大眾麥克風”沖擊下網絡輿情的爆發
對于現今這個網絡已經走進千家萬戶的時代,再加上“大眾麥克風”的存在,對于地方政府來說,網絡輿情的爆發成為一個不可避免的挑戰。在這種時候,地方政府更加要迎難而上。提高對于這個問題的認識后,要建立關于解決這個問題的完善的解決方案,對于每個問題也要有相應的制度跟著。具體建議如下:
首先,地方政府要有對于這項問題的地方性法律法規。俗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對于民眾來說,沒有一項明確的法律法規來約束,網絡上的輿論就會愈演愈烈。
其次,對于地方政府的人員來說,要對于此項問題要明確責任的劃分,做到具體責任具體人頭的制度。對于網絡輿情的出現,要有明確的責任劃分制度,做到獎懲分明。
四、結語
在網絡十分普遍的今天,“大眾麥克風”的發生變得非常迅速,這就要求地方政府對這個問題給予足夠的重視,只有重視這個問題,才能更好的解決這個問題。上述文章,從“大眾麥克風”與網絡輿情的特點入手,分析了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也相應的提出了一些解決措施。希望地方政府在這項問題上有所作為,還廣大網民們一個健康的陽光的網絡交流平臺。
參考文獻:
[1]葉戰備,惠娟.輿論監督與地方政府網絡輿情應對[M].廣東:廣東人民出版社,2014:226.
[2]任士偉.政府應對網絡輿情的路徑研究[D].蘇州大學,2014
[3] 王大本.“眾創空間”興起背后的創新思想研究[J].宜賓學院報 ,2016,16(3).
[4] 戴 春,倪良新.基于創業生態系統的眾創空間構成與發展路徑研究 [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2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