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愛蓉
摘要:嬰兒撫觸是通過醫護人員或父母對嬰兒非特定部位肌膚施以輕柔的愛撫,它是一種愛的傳遞方式,可增加嬰兒的情商指數,同時營造一個溫馨的家庭氣氛,是孩子健康成長的保證 。撫觸是培養嬰兒的感性思維,增加胸腹肌鍛煉、促進全身血液循環、增加心肺活量的醫療護理技術。我國一些城市醫院相繼開展嬰兒撫觸工作,并進行了大量的臨床研究,其成本低、易掌握,已廣泛受到國內外專家的認可。
關鍵詞:撫觸 新生兒 生長發育
1940年,穆利爾在臨床中發現嬰兒在出生后數周經常得到母親的撫觸,能促進呼吸及循環功能的發育,使嬰兒淺而不完整的呼吸變得比較平穩。1938年,洛勒萊在實驗中偶然發現饑餓的小泥猴寧可要可以撫摸的母猴替身物品(架子蒙上毛圈織物),而不要食物(鋼絲架上的牛奶和奶頭)。在進一步的實驗中還發現,如果幼猴在不能以任何方式與母猴接觸時就停止了對外界環境的探索,并可能導致無法適應外界環境,而且這種影響會延續至嬰兒期。這一結果震驚了心理學領域,并為今后進行的有關嬰兒撫觸的研究奠定了基礎。1986年萊蕾與她的同事在對早產兒的研究中發現,如對早產兒出生后連續lO天進行按摩,15min/次,3次/d,體重增加幅度是沒有接受按摩嬰兒的1.47倍,而且接受按摩的嬰兒覺醒、睡眠節律更好,反映也更靈敏。在8一12個月后這些嬰兒的體重增長、運動及精神等方面比對照組的嬰兒有明顯優勢。
1、撫觸對新生兒生長發育的影響
在許多西方國家,他們對早產兒進行撫觸以促進其體重增加,縮短住院時間,但其機制尚不完善,在研究中對10名健康狀態良好,體重適度,以管飼法喂養的早產兒隨機分為兩組: 第一組前5 d接受撫觸,后5 d取消; 第二組前5 d不接受撫觸,后5 d進行。結果發現,早產兒不做撫觸的能量消耗明顯高于做撫觸的能量消耗,由此推測,撫觸可能是加快早產兒體重增加的重要原因之一。早產兒的撫觸不但可使其體重明顯增加,骨密度增加,降低其緊張程度。研究發現: 如果由母親作為撫觸者可以使療效更加顯著; 在撫觸時應用合成油可通過興奮迷走神經直接加快體重增長。雖然適度撫觸可使迷走神經興奮,促進胃腸蠕動功能,提高胰島素及胰島素樣生長因子的水平,但還是缺少一定的理論依據,因而需要通過進一步理論研究才能使早產兒的撫觸得到更廣泛的應用。
2撫觸對新生兒神經發育的影響
人體最大的感覺器官是皮膚,它被覆在人的表面,是神經中樞的外在感受器.它可將所感受到的刺激,通過傳入神經中樞系統,然后讓大腦皮質對這些沖動進行分析、判斷,并做出相應的反應,從而刺激神經系統發育。西方學者們普遍認為新生兒迷走神經的興奮程度,與生長狀況和社會行為發展之間的關系相當密切:新生兒迷走神經興奮,從而加快胃腸蠕動,加快其成長,并且母嬰關系的親密及正面影響與其呈同步上升趨勢;相反,如果產婦產后抑郁,那么她及其嬰兒身上會發生迷走興奮性降低的情況。另外,動物實驗表明按摩在加速視覺功能發育同時,也能增加腦皮質的IGF-1水平,但是給予IGF-1拮抗劑后按摩的效果則會受阻。該研究表明,按摩能加速早產兒的大腦發育,并且該作用主要在內源性因子的作用下介導IGF-1。
3撫觸對新生兒免疫功能的影響
撫觸有顯著提高新生兒的免疫功能,能使新生兒體內地兒茶酚胺、腎上腺素、血清素等分泌達到平衡,加強免疫反應,調節腎上腺激素,從而增強其免疫功能,提高自身對疾病抵抗力。王麗新[16]對新生兒兒進行撫觸研究,發現凡撫觸過的新生兒,60d無1例感冒、咳嗽病例,并且撫觸時新生兒都表現出非常舒適和愜意。由此看來,撫觸可刺激新生兒的淋巴系統, 增加其免疫力、應激力和智力。
4撫觸對母子之間情感交流的影響
母親對寶寶進行撫觸的時候,會時刻關注寶寶的感受,母親與寶寶四目相對時,甜美的笑容,好聽的聲音,溫柔的手法和柔美的音樂,因而會讓寶寶感到安全、舒適和愉悅。整個撫觸過程充滿了母親與新生兒之間的情感交流。同時,通過母親的手能讓大量溫和的刺激使新生兒大腦神經細胞接受來自聽覺、視覺、動覺、平衡覺等各方面信息的傳遞,給寶寶帶來愛和被愛的滿足感,讓安全感及自信心伴隨寶寶一生,這是一種能事半功倍增進母嬰情感的交流方式。
5撫觸與新生兒缺血缺氧性腦病
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是指在圍產期窒息而導致腦的缺氧缺血性損害。本病的臨床癥狀以意識狀態、肌張力變化和驚厥為主,本癥不僅嚴重威脅著新生兒的生命,并且是新生兒期后病殘兒中最常見的病因之一。所以,對缺血缺氧的患兒越早進行撫觸,大腦的功能將恢復的越快。研究表明撫觸可以預防和減輕缺氧缺血性腦病患兒腦損傷所導致的傷殘、智障。通過撫觸對皮膚的刺激,使腦血流量增加,從而加快腦神經的發育,使其樹突、軸突形復雜化、網絡化,并通過增加突觸的數量,使神經系統的功能更成熟、更完善,有助于新生兒心理、生理、肌肉、骨骼、語言及智力的全面發展。
6撫觸與新生兒窒息
對新生兒窒息后適時予以新生兒撫觸, 發現撫觸組新生兒在生后28d的行為神經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 提示患病的新生兒在病情穩定時可以適當給以撫觸, 促進新生兒的行為和神經系統發育, 并改善他們的預后。這可能因為新生兒的觸覺十分敏感, ?并促進其他神經營養因子釋放, 減少神經元凋亡, 進而提高患兒的行為神經評分。
7撫觸與新生兒仰趾外翻足
通過對20例仰趾外翻足患病兒進行30天~40天的撫觸,并隨診一年,發現20例患兒的畸形完全糾正,外形正常。這主要原因是,大多數新生兒的仰趾外翻足畸形,如果早期發現及時進行撫觸、按摩和遠期臨床觀察是完全能治愈的。
嬰兒撫觸以全新的護理理念及技能在國內推廣,由于其獨特的效果,已開始被愈來愈多的人所接受”。美國強生中國公司將嬰兒撫觸技術引進我國,由此我國的一些醫療機構開展了一系列的臨床研究。在上海、北京、廣東、浙江等大城市相繼開展了早產兒、嬰兒撫觸研究,并取得了與國際一致的結果,得到中華護理學會、圍產醫學會、兒科醫學會的認可。
參考文獻
[1]褒翠蘭,鄭蘭.嬰兒撫觸在臨床中的應用[J].現代中西醫結合 雜志.2014.13(15)2
[2]葉梅艷,雪麗霜,覃桂榮,等.撫觸對巨大兒生長發育的研究[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5.21(2):1
[3]李英。王瓊蓮.嬰兒撫觸護理的研究進展[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6.25(11):8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