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笑慧
引言:
當前隨著我國的文化創意產業的快速崛起,文創產品開始走進國民的視野并開始被官方所承認。文創產品也開始如雨后春筍般的在各個領域發展起來,但是文創產品一直是沒有一種統一的定論。我在研究生期間接觸到這一領域并且很感興趣,所以收集和整理了文創產品發展的相關資料加以整理。
一、文創產品名詞解釋
文創產品,是指設計師用別處新材的現代視角理解傳統文化后設計出的產品 ;因其以“商品”形式流通,故又稱為“文創商品”,英文為“Cultural Creative Commodity”,簡稱“3C”,陳澤愷在《帶得走的文化”—文創產品的定義分類與“3C 共鳴原理》提出“文創產品 3C 理論”。但文創產品在國內尚屬一門新興的設計種類,所以相關資料相對較少,但是其所涉及的領域卻廣泛并且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所以可以通過對其所涉及的領域進行梳理與研究來文創產品。
二、文創產品關系梳理
在知網上,搜索“文創產品”文獻共現關系圖顯示“文創產品”與“博物館”、“文化創意產品”等名詞,通過分析可以得到如下關系 :其一,文創產品與博物館之間的連線很粗,這說明兩者之間常連用并且有很強的關聯,比如當前在網絡上大熱的博物館文創品。其二,搜索文創產品的相關名詞中出現了“臺灣”、“兩岸”、“創意產業”等相關名詞,并且這些出現時間多在 2013年左右,這可能與臺灣文化創意產業的快速發展時間有關,同時與網絡上臺灣大熱的文創產品有關。在《2010臺灣設計師周作品》的摘要提出了“臺灣文創發展基金會”,從中可認為該詞從臺灣引入;在《臺灣文化創意園區發展及其對大陸的啟示》中也可以看出臺灣的文創產業研究比較深入。
三、文化禮品、旅游紀念品
根據筆者搜索整理的結果,關于“文化禮品”相關解釋的最早的資料來源于1963年的《拉丁美洲的工藝品》,但是研究相關領域所發表的文獻資料的數量在 2013 年后開始呈現下滑的趨勢,而此時“文創產品”的相關研究卻剛剛開始,這表明“文創產品”是“文化禮品”的繼承和未來的研究發展方向。國內關于“旅游紀念品”的相關領域的研究成果最早出現在 1983 年的文獻資料《關于旅游商品的生產和銷售》之中。在相關的資料之中可以發現設計學科與其關系最為緊密。旅游紀念品中的產品造型、包裝設計、設計創意、文化內涵提煉等方面都與設計息息相關。但從目前的資料來看,關于旅游紀念品設計也已將研究方向和思路開始結合“文創產品”的方面著手開始研究,但從“旅游紀念品”研究中提煉研體系并移用到“文創產品”的工作仍需進一步開展。
四、衍生品、周邊產品
動漫起源與日本,但是目前動漫產業也在國內快速發展起來,也帶動了衍生品和周邊產業的發展。從屬性上來講,動漫影視及其相關產業的創意產品也屬“文創產品”。在目前所整理的資料來看,衍生品的概念常常與動漫、藝術、電影電視等行業相關聯,也就是我們現在常常見到的動漫衍生品、動畫衍生品等相關的文化創意產品。國家一系列法律法規的發布,振興文化產業的戰略規劃也隨之被提出,這也表明我國開始重視相關產業的發展。龐沖在《中國動漫產業鏈發展問題研究》指出動漫市場三層階段的理論,其一是動漫影像的播出,其二是動漫影像的發行,其三是動漫影像相關周邊產品的衍生;并且,相關產品的衍生階段也是價值收獲最多的階段。雖然我國較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還存在著一定的差距,比如只是關注影視作品的發行與制作,卻缺少對動漫影視產業整體的開發和構建。
五、結論
綜上所述,當前文創產品發展存在以下特點:(1)目前文創當前的發展還存在著不均衡性,具體存在著地域發展的不均衡。目前博物館文創設計的資料相對豐富,研究相對深入?!拔膭摦a品”未來研究新方向開始由博物館轉為圖書館、美術館、檔案館,其中,圖書館、美術館都已經出現一定的成果,而檔案館的相關成果還暫缺,研究還尚缺深度與廣度,網上及數據庫中相關資料相對較少,也為課題的預留了研究空間。(2)文化產品及旅游紀念品架構需要提煉移植,其研究成果的轉化將是文創產品發展的補充點(3)衍生品及周邊的開發還可以繼續深入研究,其關鍵點著力在衍生品設計體系的構建和發展。
參考文獻:
[1]陳澤愷.“帶得走的文化”—文創產品的定義分類與“3C 共鳴原理”[J].現代交際.2017
[2]琚勝利,陶卓民.國內外旅游紀念品研究進展[J].南京師大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
[3]國動漫行業走向產業化勢在必行 [J].中國科技信息,2006
[4]楊天賜.關于旅游商品的生產和銷售[J].江西財經學院學報,1983(03):8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