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丹丹
摘 要:本文首先簡要分析了中職漢語言課堂教學的現狀,從學生水平、教師教學情況和教學內容等方面出發,提出了當下存在的部分問題。然后結合實際情況,探討了如何開展走向理解的中職漢語言課堂教學,希望能以此為廣大中職漢語言教師提供參考。
關鍵詞:中職;理解;漢語言;課堂教學
從教育的層面看,“理解”能夠很好地幫助學生吸收課堂上所學的知識。而從過程的層面看,“理解”也應當要積累足夠的學習及生活經驗,把經驗與理解融合起來。從效果的層面看,“理解”需要全面發揮出學生的學習能力,讓學生通過理解來掌握漢語言相關知識。只有做到這些,學生才能真正地走入書本當中,感受到漢語言的魅力和價值,這也貼合了中職漢語言教學的基本原則,即有序性、實踐性和主體性。所以,中職教師應當把“理解”貫穿于漢語言課堂教學中,促使學生的學習效果提升。
一、中職漢語言課堂教學的現狀分析
在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的背景下,教育部門對于中職教學也提出了一些新的標準。而隨著新課改的全面推廣,中職院校的漢語言課堂教學也亟需進行改革,對現有的問題進行處理和優化。具體來看,中職漢語言課堂教學目前存在的問題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第一,相對于其他學校的學生來說,中職學生綜合素質可能偏低,學習基礎較薄弱,通常需要更多時間才能接納并吸收新的知識內容,這就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漢語言教學的實施。
第二,和國內的一些普通院校比起來,中職院校的文化課相對不足,教師在進行漢語言知識講解的時候,一般也只是從較為淺顯的層面出發,沒有讓學生深入地理解。這種敷衍的態度也自然使得課堂教學收不到理想的效果。另外,從教師配置的角度看,中職教師的觀念也相對滯后,沒有緊緊跟上時代發展步伐。教師在講課時容易忽略學生的主體地位,僅是照本宣科地進行講授,這不利于良好課堂氛圍的構建,同時也會拉低學生的學習效率。
第三,就國內目前中職院校的漢語言教材來說,其內容顯得比較陳舊且單一,多樣化水平不足。教材如果不及時更新,就容易導致學生所學的知識內容落后,難以滿足時代及社會的需要。嚴重的話甚至會脫離實際生活,不利于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及順利成長。
二、如何開展走向理解的中職漢語言課堂教學
(一)給學生樹立清晰明確的學習目標
在中職院校開展漢語言教學,應當先給學生設立科學、明確的目標,在課堂上凸顯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并引導學生實現長期發展。教師要多關注和了解學生,把握其興趣愛好與心理動向,并依照其實際學習能力和學習情況,挑選出適當的知識內容來進行講授,以此提升漢語言課堂教學成效。與此同時,教師在教學時還應注重鼓勵和認同學生,對于表現出色的學生要給予及時的贊賞,激發學生的成就感,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高漲起來。中職漢語言課堂教學必須要把重點放在對文章和文字的運用方面,重視文學在學生的生活中所起到的作用。在目前新社會的發展階段,應當有針對性地提高學生對于語言工具的實踐應用水平,優化教學效果。
(二)將理論和實踐結合起來
中職漢語言課堂教學應當逐步朝著多元化的趨勢發展,教師要敢于突破以往陳舊的教學觀念與教學方式,著重挖掘學生的興趣與潛能,在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的同時改善講課質量。與此同時,教師還應多關注教學評價的反饋作用,在進行評價時,不能夠僅僅是片面地給學生提供一份問卷,讓學生對自己的學習情況進行測評。還要針對學生平時的學習情況及表現進行全面分析,培養并提升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要確保學生在學習漢語言理論知識時,也可強化綜合能力及文學素養。從另一個方面看,教師也應當有意識地在日常教學中融入以生為本思想,組織學生多參與實踐活動,集中力量培育中職學生的綜合素養。只有把眼光放得更加長遠,做到理論和實踐的結合,才能為學生將來的發展打下穩固根基。總體而言,作為中職漢語言教師,也必須要不斷地學習和提升自我,要創造出一套科學的理論體系,對課堂教學進行輔助。不少教師在開展漢語言教學時,并未注意到這一點,沒有做到理論和實踐的妥善結合,導致學生的應用水平難以得到提升。所以,教師在新時代背景下,要結合實際來學習新的教學方法,跟隨時代的發展腳步,結合學生的現實情況和學生進行溝通,聽取學生的意見,采用更加合理且人性化的教學方法,把學生放在主要位置上,從而給社會培養出更多實用型的人才。
(三)打造高效漢語言教學課堂
中職漢語言教師應當多啟發和鼓勵學生,扮演好組織者、協助者與引導者的角色,在漢語言課堂上多和學生交流、互動,全方位地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的想象力有足夠的空間得以自由發揮。此外,教師要注意的一點是,中職學生的學習能力、理解能力等可能都存在有一定的差別,教師不能用同一種教學方法對待所有學生,而是應當在深入了解學生狀況的前提下,采用分層管理的教學方式,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機會提升自我,并對漢語言學習產生興趣。在這樣的氛圍中,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關系也會變得更為和諧融洽,可以給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促進師生間的相互理解。
三、結束語
綜上可知,開展走向理解的中職漢語言教學,教師應當給學生樹立清晰明確的學習目標,將理論和實踐結合起來,打造高效漢語言教學課堂。在不斷提高學生學習能力的基礎上,逐步豐富教學內容,讓中職學生實現順利發展。
參考文獻
[1]童京華.中職漢語言文學與人文素質教育的融合作用[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8(03):51.
[2]夏紅.中職漢語言文學教學的現狀分析及對策研究[J].教育科學論壇,2018(03):35-38.
[3]文俊卿.中職漢語言文學教學中的常見問題及應對策略探討[J].課程教育研究,2015(04):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