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立軍
摘 要:高職院校新能源汽車專業課程體系通常采用項目化設置,傳統的評價考核方式通常側重于結果的知識域和能力方面的考核,課程與課程之間、項目與項目之間存在較深的邊界線,且在教學過程中的階段性考核和評價標準不統一,評價內容和指標難以兼顧綜合性和差異性。2018年汽車行業迎來了新一波合資潮流,在重塑中國乃至全球汽車產業格局的同時,對汽車人才需求明顯加劇。當前中國汽車產業發展正處在轉型升級的重要關口。
關鍵詞:高職院校;新能源;汽車;專業;教學
1導言
在我國社會經濟快速建設發展的同時,生態環境污染破壞問題也逐漸凸顯出來,不但不利于我國社會主義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還嚴重威脅著社會大眾的生活品質。因此,當前我國政府加大了對新能源汽車的研發扶持力度,而先進汽車企業也逐漸開始涉足新能源汽車的研發。新能源汽車電氣化程度增加,在汽車機械基礎課程之外,汽車電子技術課程需要有更高的標準和要求。
2調研新能源汽車產業,分析專業建設必要性
2.1國家及地方政府對新能源汽車的政策支持
據不完全統計,截止到2018年1月,國務院和各級地方政府發布的新能源產業相關政策達45項。例如武漢市人民政府發布了《武漢市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和產業化工作實施方案(2017—2020)的通知》(武政規[2017]42號)指出,政府公務(含司法部門)、公交和環衛綠化等公共服務部門更新或者新增車輛的50%必須采購新能源汽車等。還有很多具體內容,這里不一一列舉。
2.2新能源汽車專業建設的必要性
由《武漢市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2010—2020年)》可知,人才總需求排第一的是新能源汽車。到2020年,新能源汽車人才需求缺口至少為1.2萬人。但是,截止到2017年6月,武漢市只有8所高職院校開設了新能源汽車專業,僅占全省高職院校的13%,且每所院校最多招生3個班級,人數遠遠滿足不了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需求。長江職業學院緊密圍繞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建立了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系統的人才培養方案,且每一年的招生規模都在120人以上,走在了湖北省高職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的前列。
3汽車專業人才培養中存在的具體問題
通過分析新能源汽車專業與傳統汽車專業特點,就能夠發現當前高職院校汽車專業人才培養中存在以下問題:其一,沒有充分考慮汽車行業市場要求,高職院校在設定汽車專業教學目標與教學內容時,沒有充分考慮市場發展趨勢以及汽車企業的人才要求等,最終造成高職院校汽車專業學生與汽車行業人才需求之間的不匹配問題。其二,沒有重視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當前我國高職院校汽車專業教學主要側重于培養學生知識與職業技能,忽視了學生創新能力的訓練,進而導致學生在實際工作中只能承擔流水化作業或是規范化操作,不能滿足企業研發新能源汽車的需求。其三,沒有大力推行實踐教學,高職院校汽車專業教學對實踐教學的重視程度不夠,無法切實培養學生實踐操作能力,無法實現專業知識與實際操作的有效銜接,對學生今后的職業發展造成一定阻礙。
4高職院校新能源汽車專業課程與教學改革
4.1優化汽車專業課程結構
新能源汽車在結構、原理上和傳統的內燃機汽車有著較大的區別,對新能源汽車的學習既要建立在傳統汽車的學習基礎之上,又要高于傳統汽車的學習范疇。因此,高職院校在人才培養方案修訂過程中應針對汽車專業課程的結構進行優化與調整,去其糟粕取其精華,確保學生通過對汽車專業必需的傳統課程的學習后能夠有所收獲,從而奠定學習新能源汽車的相關核心專業課程所必須的汽車基礎知識。在實際工作中,高職院校還應將新能源汽車專業的崗位職業特點與專業要求等作為汽車專業課程優化調整的依據,并綜合考慮新能源汽車高壓電作業等職業資格標準與學生的接受能力及其職業發展規劃等相關因素來對汽車專業課程結構進行合理改革,確保滿足新能源汽車發展對人才的要求。
4.2創新汽車專業教學模式
高職院校還應針對汽車專業教學模式進行合理創新,以便為汽車專業人才培養效果的全面提升奠定良好基礎。隨著現代化社會的不斷發展,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當前的高職院校學生心理相較于以往學生而言,發生了較大變化。而在這種情況下,高職院校也應與時俱進的對教學思路與教學模式進行創新,以便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確保學生能夠更好的參與到汽車專業教學過程中,提升汽車專業教學質量。需要注意的是,高職院校應加強對實踐教學模式的應用,加大對汽車專業實訓基地的建設投入,為學生創造一個高度仿真的汽車行業實踐環境,確保學生能夠通過實踐教學來實現自身專業知識技能與實踐能力的有效融合,實現對汽車專業人才的全面培養。
4.3進一步夯實校內外實踐教學基地,搭建學生實習實踐良好平臺
以適應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型汽車維修人才為著眼點,以開放共建,服務區域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為著力點,將校內實訓基地建設成為在湖北省處于領先地位的開放性、共享型國家示范性實訓基地。在現有校外實訓基地基礎上,依托吉利汽車“成蝶計劃”項目,進一步擴展新能源汽車專業的校外實訓基地。通過共同建設校企合作項目,共建“現代學徒制”實習基地運行管理機制,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企業輸送專業人才,促進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合作、共享、雙贏。
5結束語
綜上所述,隨著和諧社會的逐步構建,新能源汽車是汽車產業未來發展的趨勢得到行業普遍認同。在這種情況下,高職院校就應用發展戰略眼光,立足汽車行業市場動態,充分考慮新能源汽車發展對人才的要求,來對汽車專業人才培養工作進行改革與創新,優化人才培養工作,提升汽車專業學生在就業過程中的競爭優勢,為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提供優秀人才。
參考文獻
[1]方曉汾.高職院校新能源汽車專業學生綜合能力評價研究[J].教育現代化,2018,5(36):166-168+177.
[2]周大翠,高東璇,王競.淺談高職院校新能源汽車專業課程與教學改革[J].課程教育研究,2018(24):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