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影視行業近些年來飛速發展,戲曲表演雖然逐漸衰落被邊緣化,但是在電影、電視、話劇和流行音樂中都比較喜歡夾雜一些戲曲元素,已經漸漸成為一個巨大的文化現象。而近近年來電視節目中這樣的表現更加明顯。
關鍵詞:電視;戲曲元素;形式
所謂戲曲元素,也是構成戲曲本體的各種要素,是傳統而獨特的戲曲程式,“是指戲曲的文學結構、表演動作、音樂板式、臉譜服裝、色彩燈光等一系列舞臺藝術組織上的規范化,格律化的藝術語言。”這樣可以分為表演元素、音樂元素、舞美元素與戲曲構成元素等。[1]而電視節目中的戲曲元素則就復雜得多,表現形式也多種多樣。
一、表現形式
自電視在中國出現以來,電視節目中便有許多曲藝節目。戲曲與電視的結合是順其自然的事情,比如最經典的《曲苑雜壇》節目等等。目前中央電視臺還保留了專門的戲曲頻道CCTV11。這些都屬于專門的戲曲節目。
電視綜藝節目與戲曲的結合是近年來一種新鮮的藝術表現形式,許多綜藝節目中出現了戲曲的元素。不過綜藝節目這種外來的電視節目形式,受到了國外的影響綜藝節目才慢慢被中國國內的大部分觀眾接受。戲曲元素在中國的綜藝節目中出現也是一個創新型的表現。中央電視臺做出了很大創新的一步,2015年推出了中韓合作的推廣戲曲的真人秀節目《叮咯嚨咚嗆》。[2]既結合了年輕中國觀眾喜歡的真人秀節目形式,又宣傳了中國傳統的戲曲藝術。電視節目中戲曲元素的表現形式大致分為以下幾個部分。
(一)專業戲曲唱段
這種電視節目類型放在第一位,是因為這是出現最早,且是最傳統的電視節目形式。大致不包含創新的元素,單純為了表現戲曲的原貌而用電視鏡頭記錄的電視節目。雖然說是為了展現戲曲本身的魅力而還原戲曲的原貌,但是因為是在電視節目中,加之電視節目的特性,鏡頭中的戲曲元素還是與現場觀看有極大地不同,因為鏡頭會極大地放大演員的細節特征,如面部表情,戲服,還有步伐。許多的戲曲表演也為了在鏡頭中展現而加以改編。經典的電視節目就在央視的戲曲頻道。同時,許多的觀眾也會忽略一個重要的節目,每年一次的《春節聯歡晚會》為了保護國粹,每年的春晚都會保留一個戲曲節目。
(二)電視節目中的流行歌曲
音樂是一種獨立的藝術形式,同時流行音樂的傳播往往是要依靠電影電視這些媒介形式傳播的。電視節目中流行音樂的戲曲元素也會展現出來。所以這里把流行歌曲也算作是電視節目中戲曲元素的一部分。流行歌曲能與戲曲結合放在之前是聞所未聞的情況,但是近些年來卻大量的出現。音樂人似乎發現了一種獨特的音樂表現方式,這樣的音樂更能表現中國的特色,是十足的中國風音樂。
比如在一個叫《中國好歌曲》的選秀綜藝節目中,戴荃的《悟空》一炮而紅,這首歌其實采用了京劇中老生的唱腔,還有網絡電視劇《老九門》中的主題曲《典獄司》贏得了許多年輕人的喜歡,更是在各大媒體之上贏得了無數的關注。這些流行音樂有的是只加入了戲曲的唱腔,有的則是直接加入戲曲的唱段,還有的則是加入了戲曲習慣的鼓點。
2017年,有一個特別的綜藝節目《中國有嘻哈》在愛奇藝播出,一經播放就得到了廣泛的關注,表現了一種中國從未得到的關注的一種流行文化——Hip-pop。嘻哈音樂在這個夏天用一個綜藝節目證明了自己的生命力。其中的一些歌曲更是看到了一種新穎的戲曲元素在電視節目中的表現,在《中國有嘻哈》這個節目的第十期節目中一個女rapper唱了一首《我的新衣》里面就加入了京劇表演,女京劇演員演唱了《賣水》中的唱詞:“清早起來起來什么鏡子照,……口點的胭脂是什么花紅。”hip-pop與戲曲的結合天衣無縫,也無形中也宣傳了京劇。這才是中國自己的年輕流行文化。大部分的年輕人可能不會去單獨去聽京劇《賣水》,也不會認為聽京劇是最好的娛樂方式。但是卻認為在流行樂中的戲曲好聽,這不僅是中國人文化內里流淌著的文化的血液,更是電視節目中戲曲元素出現的意義之所在。
(三)電視舞蹈藝術表演
在電視節目中舞蹈與戲曲結合的實例不多,但出現的卻很合適宜。最近一個實例就是在一個喜劇表演的舞臺上出現的舞蹈表演,在《歡樂喜劇人》的舞臺之上,在開心麻花的小品表演結束,通過結合小品劇情著名的戲曲表演者裘繼戎作為客串以《悟空》為背景音樂表演的一段現代舞與戲曲身段結合在一起的表演。表演者讓戲曲與現代舞蹈相結合,讓人耳目一新。這也讓人發現了一個與眾不同的地方,那就是戲曲的身段步伐居然能和現代舞結合,開發出一種完全不同的審美新樣式。
(四)戲曲人作為電視節目的元素組成部分
這個小標題看似復雜,但是這也是中國近些年以來某些電視節目的表現形式,需要單獨分類來論述的一部分。
第一種是專業戲曲人作為節目評審。近年來,許多戲曲藝術家更喜歡“曲線救國”的形式,轉而作為評委更多的出現在電視節目上而來宣傳戲曲。最近比較出名的戲曲藝術家王佩瑜出現在綜藝節目的頻率比較高。王佩瑜被中國第一女老生,是上海京劇院的國家一級演員,得獎無數,也是京劇余派第四代傳人。這類節目有《喝彩中華》,王佩瑜是作為了評委之一。還有之前的《跨界歌王》節目,王佩瑜也作為了歌唱比賽的評委,用自己的個人魅力來使更多的年輕人關注戲曲。
第二種是專業戲曲人作為節目的邀請嘉賓。在央視的綜藝節目《叮咯嚨咚嗆》中,出現了許多的戲曲藝術家。比如說梅蘭芳先生的傳人梅葆玖先生,就作為了這個節目的驚喜嘉賓在節目中出現。這種是專業的戲曲藝術家作為嘉賓出現在綜藝節目上。這樣的嘉賓,或宣傳戲曲,或因節目中需要戲曲元素而被邀請。前面所說的王佩瑜在這類節目被邀請的例子有湖南衛視的節目《天天向上》。王佩瑜作為戲曲環節的嘉賓出現在天天向上的舞臺上。
(五)其他
電視一種綜合藝術,被稱之為“第八藝術”,所以有許多我們想不到地戲曲表現形式會出現在電視節目之上。將來也會因為電視的綜合性而產生更多的表現形式。在東方衛視的明星制衣節目《女神的新衣》中,電視節目主持人吳昕組帶來的成衣主題是《霸王別姬》。這樣看來電視節目中出現戲曲元素的例子是數不勝數,而且會以不同的形式和面貌而出現。
二、分類
(一)戲曲扮相
在電視節目中,戲曲元素表現最明顯的還要數各個節目中出現的戲曲扮相了。這樣的戲曲元素也是數不勝數。除了在前文中提到的在嘻哈比賽節目《中國有嘻哈》中hip-pop歌曲出現的京劇演員的戲曲扮相。在許多的節目中,都這種戲曲元素的身影存在。在湖南衛視的綜藝節目《天天向上》的許多宣傳戲曲的單元里就有許多,各種戲曲演員以完整地戲曲扮相出現。比如說具體的生、旦、凈、丑,都讓觀眾十分明白的看到了戲曲的古典美。
央視出品的戲曲真人秀節目《叮咯嚨咚嗆》中,也有特別多的表現形式。因為這個節目是央視的創新節目,所以是一個專門表現傳統戲曲的真人秀綜藝節目,各種戲曲大家在里面展現了專業的戲曲表演,同時利用中韓藝人的體驗來完成對戲曲的探索,所以不管是中國藝人還是韓國藝人最后都會扮成戲曲演員來完成一出戲。
(二)戲曲唱腔
戲曲唱腔也是十分具有特點的電視節目中戲曲元素的表現方式。在影視中不管是專業戲曲藝術家帶來的專業戲曲唱段,還是在流行歌曲,hip-pop歌曲中,都加入了戲曲唱腔,還有一些現代舞蹈有的配樂也與戲曲有關。
參考文獻:
[1]潘先偉.論電影中戲曲元素的運用及審美意義[J].四川戲劇,2008 (01):60-62.
[2]白潔.淺析影視中戲曲元素的文化作用[J].傳播力研究,2017,1 (05):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