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健
摘 要:地質測繪的基礎是調查和分析特定地區的地質條件,收集和整理相關的地質信息。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地質測繪技術的發展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各種新技術和新設備已應用于地質測繪工作中。遙感技術和全球定位技術的應用極大地提高了地質測繪的效率。其中,全球定位系統即GPS技術的應用,極大地改變了地質測繪原來的工作狀態,使得地質測繪數據的準確性和有效性有了明顯提高。
關鍵詞:GPS技術地質測繪應用
中圖分類號:P228
文獻標識碼:A
引言
我們在工作的時候會發現,這項工作很復雜步驟很多,而且系統性強。它平常的測繪內容很多,測繪的次數多,耗費的時間長,具有一定的困難性。所以我們在地質測繪中,引用了新的技術,那就是GPS技術,遙感技術還有地理信息技術等。其中GPS技術是地質測繪技術的核心,它可以很快的測量數據,并且還可以準確的分析結果,也提升了數據的使用效率。
1 GPS技術的特點
1.1擁有極高的精確準度
GPS技術由于使用衛星技術,比傳統的測量方法更快、更有效,并且可以隨時隨地收集地質信息,保證能夠穩定可靠地接收到信號,同時保證所需定位信息傳輸的高效性,使得工程測量工作能夠高質量、高效率地完成。在GPS技術的應用過程中,仍會受到一些外在因素的干擾,這些干擾會對測量工作的準確性產生一定的影響。然而,隨著我國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GPS技術得到進一步完善,其在地質測繪中的應用將越來越廣泛。
1.2具有較高的工作效率
在相對復雜的地理區域進行測繪工作,定位任務的正常開展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而衛星系統距地面的距離相對較遠,因此,擁有更加廣闊的監測范圍,即使是針對地理形勢比較復雜的地區,也能快速地解決問題。結合GPS技術后,地質測量可以解決許多誤差問題,并廣泛應用于各個行業。在測繪工作中,傳遞信息的方式更滿足工作的需要,信息的接收和轉換不會再浪費時間。地質測量技術人員可以完成GPS系統的基本操作任務,通過對員工的教育和培訓提高他們的個人動手操作能力和技術水平。隨著科技發展,GPS接收機也得到了進一步改進,體積越來越小,重量也越來越輕,這使得工作人員能夠更加輕松地進行操作,省去了耗費大量體力的搬運工作。
1.3保證較短的觀測時間
在采用了GPS技術后,完成工作任務所花費的時間得到大幅度縮減,因為傳統技術需要進行人工測量定位,這需要耗費大量資源,而GPS技術的定位不僅簡單快捷,而且省時省力。在200km范圍內觀察基線,觀察具有GPS靜態定位的單頻接收器大約需要1h,而雙頻接收僅需15—20min。如果在測量中使用GPSRTK實時動態定位,則移動臺的觀察時間只需要1—5min就可以完成準確地觀察,極大地提高了觀察操作的效率。除地質測繪外,GPS技術還應用于其他領域,不僅節省了定位時間,還進一步提高了工作任務的質量。
2 GPS技術在地質測繪工作中的應用
2.1 GPS技術數據處理
在進行GPS數據處理的過程中,想要處理精密數據就必須分為GPS基線向量解算以及基線向量網平差計算兩個階段來完成從原始衛星觀測數據到最終的定位成果。就數據處理過程來說,要通過數據采集、傳輸、預處理和基線解算、基線向量網平差計算等流程來完成。所謂的數據傳輸,簡單來說就是通過具體的傳輸電纜把計算機和接收機聯系在一起,利用最優的處理軟件將下載的數據進一步傳輸到計算機中去;所謂數據分流簡單來說就是在數據傳輸的過程中,系統可以實現數據的自動分流,進而將同一類型的數據歸結到同一文件中,此外還能通過解碼將其進行有效的分類整理,去除無用數據的同時還能簡化數據。要想進行基線向量的解算、基線向量網平差計算,就必須先對觀測值進行預處理,才能得到較為精確的結果。
2.2 測定大地控制網點
在進行實際的地質工程勘察測繪的過程中,一般的地質勘測網絡由基線或勘察線構成,如果想要勘察一定的區域獲得更為精確的地理位置以及坐標體系,就必須充分利用GPS技術來進行精確定位和數據處理。GPS技術的廣泛應用,分級布設了控制網點中的信號接收設備,勘查區的測量點坐標信息實現了實時更新,從而最大限度的減少了誤差,進一步提高了地質工程勘察測繪的精確度。進行實地勘察測繪時,GPS系統可以快速處理多組觀察數據,減輕相關工作人員的工作壓力,提高工作的效率。數據經過采集、傳輸和處理反饋,實現了基線解算和基線向量網數據充分反映到設備之中,有效的提高了地質工程勘察測繪的質量。
2.3 GPS技術在野外地質測繪方面的應用
野外地質測繪也是地質測繪中的一項重要的內容。在它的使用過程中,也需要運用到GPS技術。野外地質測繪的工作環境十分的惡劣,都是一些高山區,比較貧瘠的地區,會導致測繪工作難度相當的大,出現的問題也比較多。這時,我們會使用GPS技術,GPS技術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強,它可以幫助野外地質測繪快速的選擇一個合適的地方,尤其是當我們在山區和一些復雜地形的時候,你會發現GPS技術的優勢更加的明顯。除此之外,GPS技術在靜態的地質測繪環境時,可以看到地面的一些情況,再運用遙感技術,就實現了地質測繪區域的實時監控。監控時,可以收集到一些數據信息,對其加以分析,你會發現野外地質測繪的準確度有了明顯的提升。
2.4 GPS技術在水下地質測繪工作中的應用
我們都知道在水下工作比在陸地上工作難度更大,而我們在地質測繪的過程中,常常避免不了會遇到水下作業的情況。這樣就會給工作人員帶來很多不方便的事情,出現的地質測繪問題也會比較多,就會導致測繪結果的準確性降低如果采用以前的傳統測繪方法,工作效率會明顯降低,也會加大了工作的難度。但是在使用GPS技術之后,通過接收衛星信號之后在進行反復的校對,就可以得到準確的定位參數,而且它還會將標識和水下位置合理的確定下來,借助計算機開展水下地質測繪。GPS技術會利用定時器發出正確的信號,讓我們可以更加的了解到水下到底是什么情況,做出合理的判斷和正確的選擇。運用了GPS技術以后,你可以看出來,水下地質測繪的誤差和以前比較明顯的減少了很多,測量結果也很少的受到其它因素的影響。因此,我國水下地質測繪也有了顯著的提高。
2.5研究地球力學和地震預報
對于地質工程勘察測繪的過程,應當將地球力學和地震預報作為研究的主要方向。原始的人工勘察測繪雖然可以查詢到一些數據和資料,但其已經不適應于現代數據處理的發展,往往會出現數據信息不準確等缺點。而原始的人工勘察測繪工作十分落后,致使我國對地球力學的研究以及對地震觀測落后于其他國家。隨著GPS技術的廣泛應用,使得勘察測繪技術得以提升,極大的推動了我國對地球力學和地震預測的研究。
結束語
隨著我國經濟和科技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社會活動也在不斷地增加,而地質測繪工作也隨之融入社會發展當中。GPS技術在地質測繪方面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它不僅有效地降低了地質調查和技術操作的勞動強度,而且加快了測繪工作的完成速度。因此,在地質測繪的工作中采用GPS技術不僅大大提高我國地質測繪的水平,而且極大地促進了我國地質測繪的研究與開發。今后應積極加大對地質測繪中GPS技術的投入力度,以保證地質測繪的長久發展。
參考文獻
[1]石龍,陸春雨,張懷興.GPS技術的運用思路構建[J].測繪與空間地理信息,2016,39(5):192-193.
[2]趙勇猛.淺談GPS在地質測繪中的應用[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6(2):134.
[3]劉振宇,高雪峰,袁欣華,等.GPS技術在變形監測中的應用和發展趨勢[J].測繪與空間地理信息,2015,38(6):140-143.
[4]高廣杰,杜志寬.GPS技術在地質工程勘察測繪中的應用[J].中華建設,2016(8):15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