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變電站的安全運行是電力系統為用戶提供可靠穩定的電力服務的基礎,而隨著近年來電力系統容量和覆蓋面的擴大,加之輸配電技術的不斷進步以及智能化管理的推進,讓變電運行安全管理與設備維護工作的技術難度明顯提高,而且電力用戶對電能質量和電力系統的可靠性要求日益提高。因此,本文分析了在新的形勢下,目前變電運行安全管理與設備維護面臨的問題及其成因,探討了改善這些問題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變電運行安全;設備維護;狀態監測;智能化管理
為滿足近年來不斷增長的電力消費需求,提高電力系統的服務質量和運行效率,我國對既有的輸配電網絡進行大規模的改擴建。新增了大量的高新技術設備和設施,在管理方式上也逐步實現了智能化和數字化。因此,不僅電力系統的運維工作量猛增,對相關人員的專業技術水平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一、當前電力系統變電運行安全管理面臨的新問題
根據國家的相關規范對變電站的運行安全進行管理,通過日常在線監測和巡檢等手段維護系統的運行安全,并且對系統和設備的運行狀態進行定期檢測和分析評價,是電力系統運行管理工作的重要內容。但是由于我國電力系統的建設在短期內飛速發展,因此很多電力企業的安全管理和設備維護工作的效率和水平難以馬上適應,因為技術原因或設備維護不及時給系統的運行安全造成影響。
(一)現有的制度體系不適應新的要求
變電運行管理和設備維護制度不僅可以約束相關崗位的工作人員,促使每個人履行設備檢修、巡查或管理職責,還是規范作業流程和確保工作人員進行正確操作的依據。而面對大量新技術和新設備的應用,現有的相關制度體系缺乏針對性的調整,一方面。導致變電運行安全管理和設備維護的責任不夠明確,無法全面落實運維和管理工作的責任。另一方面,缺乏針對新設備和新技術制定的詳細工作規范,讓巡檢和設備維護人員的工作缺乏明確的目標和必要的技術指導,工作中容易出現作業程序不合理和不規范的現象,造成不必要的變電運行安全問題。
(二)新技術和新設備的應用帶來的困難
由于大規模的變電站設備升級和智能化改造等原因,讓變電設備的工作原理和相關的運維技術都發生了很大變化,設備的維護和變電運行安全管理的技術難度明顯加大。因此讓相關人員在工作中力不從心,加之因電網擴容帶來的運維技術人員短缺,加劇了變電運行安全管理和設備維護的困難局面。
(三)運維工作模式和檢修手段相對落后
目前很多變電站的運維模式和檢修手段無法滿足實際工作的需要,首先在變電站的運行管理方面主要依賴日常巡檢和定期檢修。在巡檢過程中由于缺乏與當前設備、設施技術配套的工具,造成工作效率不高,不能及時發現系統的故障隱患和缺陷。而定期檢修更是缺乏足夠的針對性,既影響配電網絡的正常運行,又會在原本運行狀態良好的設備上浪費資源,進行不必要的檢測和試驗。其次,在設備的維護方面,缺乏對設備運行狀態的動態監測和分析,不能充分利用在線監控系統的數據信息精確分析和評價設備工況[1]。因此,目前的運維工作模式和檢修手段不僅難以保障變電站運行安全,還對系統的整體運行效率產生了不利影響。
二、改善變電運行安全管理與設備維護的有效途徑
(一)建立與變電站運維需求相適應的制度體系
針對目前電力系統變電安全管理和設備維護制度體系的缺陷,相關單位應根據實踐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著手完善現有的責任制度、各個工作崗位的操作規范以及安全作業指導書的內容。首先,根據現有設備的安全管理和維護需要設計規范的工作流程,并且在作業指導書中就細節問題給出簡單明了的解釋,減少因不熟悉新設備造成的操作失誤。其次,對日常巡檢、在線監測以及設備維護等工作進行監督,建立嚴格的工作交接制度并做好相應的記錄。一方面對責任問題有據可查,另一方面可以建立相關設備巡檢和維護狀況的完整檔案,在必要的情況下為安排設備檢測和試驗提供信息資源。
(二)為安全管理與設備維護人員提供技術培訓
面對日益增多的新技術和新設備,要想有效應對其給變電運行安全管理和設備維護帶來的挑戰,必須提高相關崗位工作人員的技術水平。通過為其提供有針對性的技術培訓,讓相關人員了解新設備的運行原理和相應的運維檢修技巧,掌握配套的檢測工具的使用方法,從而提高設備維護和變電運行安全管理水平,提高變電系統的運行可靠性和安全性。
(三)運用智能化的檢測檢修手段提高安全管理和設備維護水平
智能化和數字化監測手段在電力系統的日常管理中起到了關鍵作用,通過智能監控系統進行變電設備的在線巡檢也十分常見。而隨著移動智能終端設備的普及,為巡檢人員和設備維護人員配備智能化的檢測檢修工具,可以通過智能工具實現對設備狀態的現場動態檢測。結合控制重心的在線監控系統對設備狀態進行快速分析,讓現場人員實時獲取相關設備的檔案信息和遠程技術支持,能夠極大的提升變電設備巡檢和設備維護工作的效率。
(四)對變電設備和系統的運行狀態進行定期分析和評估
由于目前變電站運行管理有了智能化的在線實時監控系統,加之完善的日常巡檢和設備維護信息檔案,應充分挖掘這些信息資源的價值,由專業技術人員定期對變電設備和系統的運行狀態進行分析和評估[2]。首先,可以對設備的運行功效進行分析,尋求提高系統運行效率的辦法,提升電力系統的經濟效益。其次,可以及時對設備或裝置的工況做出判斷,安排必要的試驗或維修,預防系統出現故障。最后,通過定期分析系統和設備的運行,還能為后期的變電設施建設提供有價值的參考依據,在設備選型和線路設計等方面做出更科學的決策。
三、結束語
變電運行安全會影響整個輸配電網絡的可靠性,因此在當前電力用戶對供電服務水平要求日益提高的情況下,必須克服因電網擴容和新設備應用等帶來的困難。在實踐工作中探尋優化變電運行安全管理和設備維護工作的方法,保障電力系統運行的安全。
參考文獻:
[1]李文英. 淺談電力系統變電運行安全管理與設備維護[J]. 低碳世界, 2016(12):78-79.
[2]汪旭峰, 郭勇, 周麗群,等. 關于電力系統變電運行安全管理與設備維護的探討[J]. 通訊世界, 2016(23):181-182.
作者簡介:劉繼紅(1984-08)男,滿族,河北省石家莊市,從事電力相關技術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