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穎
摘 要:社會媒體建立在現代技術基礎之上,是社會客觀發展的必然趨勢。全民閱讀趨勢下,將社會媒體引入到閱讀推廣中,能夠借助媒體傳播快、信息量大等優勢,將圖書館內的文獻資料等以獨特的形式傳遞給讀者,引起讀者注意力,使得越來越多的公眾能夠參與到閱讀活動中,不斷提高我國全民素質。不但如此,通過社會媒體的推廣,能夠使得圖書館找到自己未來的發展方向,重點建設網絡平臺,不斷完善自身,提高圖書館管理水平,從而為我國精神文明建設貢獻更多力量。
關鍵詞:社會媒體;圖書館;閱讀推廣
引言
圖書館應該充分認識到社會媒體在人們生活與學習過程中的重要作用,并借助其技術力量開展優質的閱讀推廣服務,加大平臺宣傳力度,注重以用戶為中心、以大數據技術為基礎和以內容為重心,提高圖書館的閱讀推廣效果,從而為實現全民閱讀打下基礎。
1 社會媒體概述
所謂社會媒體,是指存在于社會環境中,人們彼此之間用來分享意見、見解及經驗的工具和平臺,如社交網站、微博及微信等。社交媒體在互聯網基礎上蓬勃發展,其傳播的信息成為公眾瀏覽網絡的主要內容,且制造了很多熱門話題。值得一提的是,社會媒體兩個核心特點是人數眾多與自發傳播。
2 社會媒體在圖書館閱讀推廣中的作用
2.1 挖掘讀者信息需求
有的放矢地開展圖書館服務工作能夠提高閱讀推廣的效果,而社會媒體可為其提供有效手段。即圖書館通過社會媒體,構建了圖書館和讀者可相互溝通的平臺,使其可以密切關注讀者需求,在互動交流的過程中深入了解其閱讀需求。圖書館立足實際去開展閱讀推廣活動,能夠改進其服務工作,促使圖書館閱讀推廣工作獲得良好的成效。
2.2 推進圖書館服務宣傳工作
圖書館通過社會媒體進行閱讀服務宣傳,即是充分利用了社會媒體的公開性。任何用戶都可以通過社會媒體關注自身感興趣的信息,并針對其最新的信息展開交流與討論。而基于社會媒體的圖書館服務宣傳工作則充分發揮了這一過程的作用,通過在社會媒體中建立鏈接,與圖書館網站、圖書館微信、微博相連,能夠引導讀者對圖書館閱讀推廣活動投以更多的關注,具有快捷高效的宣傳效率。
3 基于社會媒體的圖書館閱讀推廣活動創新
3.1 創建活動品牌
強化閱讀推廣的品牌意識,發展自主活動品牌是大部分案例成功的秘訣。上海交通大學圖書館的“鮮悅”活動在 2013 年獲得了校文明特色項目,之后,他們對“鮮悅”活動的主題做了選擇和計劃;中山大學東校區圖書館的“多類型導讀”活動,以讀者的需求為主,成為圖書館文化建設的一張重要名片。 案例中,筆者發現,無論活動的主題怎么變,品牌意識都貫穿到每一個環節,明晰定位和目的,注重活動內涵和保證質量。品牌經過時間的沉淀和積累,經過每次活動的延續和繼承,逐步凸顯其價值,形成了巨大的影響力。
3.2 注重創意與策劃
好的創意是活動成功的開始,有創意的活動才能吸引用戶,使用戶參與其中。圖書推薦和閱讀指導是圖書館傳統的讀者服務工作,如今的閱讀推廣工作在不斷地拓展和創新傳統的讀者服務工作。在閱讀狀況不容樂觀的情況下,要讀者回歸閱讀、積極參與閱讀推廣活動,需要圖書館對活動進行精心創意和策劃。
北京大學圖書館堅持“創意為先、實效為王,我們一直在路上……”。在獲獎案例中,參賽館對于圖書推薦方面的工作都有所創新:① 上海交通大學圖書館的“鮮悅”活動,在愉悅的環境中構建人書深度交流,真人閱讀與傳統閱讀相結合,提供閱讀書單,從館藏中抽取或優先采購,供活動現場翻閱;②第六屆武漢地鐵讀書節創新閱讀方式:經典作品《天鵝湖》現場演奏起來,與此同名的繪本故事講起來。在地鐵洪山廣場站,一種全新的閱讀形式將“第六屆地鐵讀書節”活動推向了高潮。
3.3 運用新媒體
(1)新媒體宣傳。傳統的宣傳模式較單調,新媒體的介入會使宣傳更加生動。線上線下結合,通過海報、橫幅、展板、微博、微信、圖書館主頁等進行活動預告、實時報道,交流互動,活動總結。如,圖書館開發自己的手機 APP;用微信 /QQ等一系列社交軟件對活動的主題、內容、特色、形式加以介紹說明,并嵌入微拍、視頻、動畫、圖片、游戲、音樂等信息。生動的宣傳不單吸引讀者,增強活動的可見性,方便了讀者對圖書館活動信息的獲取,也吸引社會媒體的關注,多種媒介結合,擴大活動影響力。自媒體時代“內容為王”戰略的核心地位從未被動搖,但用戶早已對千篇一律的內容形式免疫;與此同時流量優勢不在,內容創業者及產品或多或少都開始面臨很多關于轉化的糾結。如何在用戶維系,商業利益、品牌價值中找到平衡點,成為了所有內容創業者需要思考的問題。
《哈利·波特》中赫敏的飾演者聯合Books On The Underground在倫敦地鐵發起了一項讀書分享的活動:她在地鐵里丟了100本書,還在書中附上親自手寫的紙條,希望讓自己喜歡的書被更多人讀到,并在社交媒體上號召大家去尋寶。
此事件在國內傳播之后,很多讀者在“新世相”公眾號的后臺留言。新世相也積極與倫敦地鐵讀書行動負責人取得了聯系,并進一步優化了這個創意,將這個原本就很有趣的創意搞成了更具象,更有目的性的活動,迅速使這個創意在國內得到了更大范圍的傳播。“丟書大作戰”活動,很快席卷全國一線城市,也迅速掀起了高潮。
(2)新媒體傳播。新媒體使多樣化的閱讀成為可能。如,四川大學圖書館微拍電子書,促進讀者對移動圖書館的關注,通過數字媒體傳播數字資源,提高數字資源的使用率;西南政法大學圖書館的 《法府書香》 創新了傳播的形式——印刷版+PC 電子版+微博+微信。南京郵電大學圖書館的 《書林驛》 出版形式有紙版、電子版、手機版。北京大學圖書館的“書讀花間人博雅”,不但有館內實體展覽,同時也利用社交媒體進行微展覽。湖南理工大學圖書館的 《湖說》 更是利用網絡平臺直播,讓品牌傳播得更迅捷。
結束語
總之,圖書館在社會媒體的應用下,能夠將信息進行快速的傳播,加強對圖書館知識的宣傳工作,更好地促進圖書館與讀者之間的互動。社會媒體在圖書館進行閱讀推廣時,圖書館應該學習并借鑒其他領域中社會媒體所發揮的作用,為閱讀推廣制定適合的應用方式,并在閱讀推廣過程中不斷的總結,根據圖書館的自身條件,將社會媒體的作用進行充分發揮,以達到圖書館閱讀推廣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南京郵電大學圖書館.培養閱讀情意 建設書香校園——以導讀性館刊《書林驛》 為平臺的書香校園建設[EB/OL].[2016-06-16]
[2]武漢大學圖書館.《拯救小布之消失的經典》——2015武漢大學讀書節經典名著在線游戲 [EB/OL].[2016-06-16].
(作者單位:杭州市江干區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