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瑤
摘要:以社會工作的視角看待犯罪者,可以幫助犯罪者找到適應社會、參與社會的優勢,使犯罪者出獄后可以順利的再社會化。于是文章以販毒者小書為研究對象,以其出獄后的特殊性為切入點,立足于社會支持理論,探索如何利用社會支持網絡推動小書的再社會化,最后對社會工作介入販毒者再社會化進行總結,試圖以此來拓展社會對刑滿釋放者的關注和提供相應的社會保障條件。
關鍵詞:販毒者;社會支持理論;再社會化
“長期以來,對罪犯苛以重型,犯罪就應該受到“報應”和“報復”的重刑主義法律傳統在我國根深蒂固。”[1]因而大家更多關注如何懲罰販毒者,卻很少考慮到刑滿釋放的販毒者出獄后的生活。本文以個案研究為主要研究手段,期待通過對特殊個案的深入解析,對相關社會現象和社會問題的解讀和解決提供理論思考的可能。
一、案例呈現
(一)個案基本情況
小書,男,于1988年出生在湖南省常德市的一個鄉村里,1歲時母親因患直腸癌去世。4歲時,小書的父親再婚,8歲時,小書同父異母的妹妹出生,妹妹出生后,父母都外出打工,小書和妹妹由奶奶照顧。小書小時候比較調皮,經常逃課,上課睡覺,成績總是倒數,但親人都認為小書是個老實孩子。后來小書的父母將全家人接到縣城,小書不愿意再上學,為此與父親的關系也鬧僵。不上學的小書聽家里人的安排學習了自己不喜歡的燒焊、裝修等技術,都是半途而廢,也當過酒店服務生、打過零工、做過工人,也有在家閑著的時候。這樣的生活持續到20歲,小書因涉嫌人體運毒在云南昆明被捕,因為是第一次作案,被判處有期徒刑11年。因在監獄表現良好獲得減刑,于2014年也就是小書27歲時允許假釋出獄。
(二)個案社會環境的“特殊性”
一是周圍環境的接納與尊重。小書出獄以后,身邊的家人、朋友以及小區的門衛等都表示對小書沒有歧視,都相信他已經改過自新并希望他自己不要自卑。二是提供實質性的幫助。小書出獄后需要適應新的社會環境,這個時候大家的幫助顯得尤為重要,如小書考駕照練車、學習新的技能--茶藝,和都是在大家的幫助下完成的。三是全方位的關心。一般刑滿釋放人員最初所要遭受的兩大阻礙就是工作和家庭,而這兩方面也是小書身邊人所關心的,大家既幫忙找工作,又為他的婚姻操心,由此可見,小書的特殊性恰恰就體現在周圍人并沒有拋棄他、歧視他,而是給予他關心、幫助和安慰。
二、如何利用社會支持網絡推動小書的再社會化
“在中國的差序格局語境下,個體的社會支持網結構大致可分為家庭支持、社區支持、國家支持、社會支持等四個層次。”[2]通過對社會支持網絡構成的分析,就可以來確定個體或者家庭支持網的缺失、斷裂方向及強度,從而能為社會工作介入提供依據,社會工作者在此過程中通過扮演一個社會支持網的“編織者”角色,幫助案主實現社會功能的恢復。
1.針對性:明確小書的問題和需要
根據上述案例的分析可以發現,小書雖然擁有社會環境的特殊性,這有利于他的再社會化,但是他也同樣存在某些問題和需要,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首先,外出求職困境。我國的犯罪者在出獄后即使表現得很出色,其有前科的檔案還是會跟著他一輩子。小書在監獄里所學習的技能在出獄后跟不上時代的需要,因此外出尋找工作困難。其次,收入低,缺乏社會保障。小書本身的學歷并不高,再加上坐過牢這一標簽,他所能找到的工作基本上以體力活為主,薪資較低,只夠維持基本的生活,更談不上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等社會保障了。另外,存在自卑感。“心理上,刑滿釋放人員大多自卑,挫敗承受力低,社會適應能力差,心理障礙較多且難以通過自身予以調節排除。”[3]小書也是如此。最后,婚姻問題。據小書陳述,他面對女生會很自卑,會向女生坦白自己曾經坐過牢、目前工作不穩定、收入較低等情況,女方通常就會遠離小書。因此存在婚姻問題。
2.有效性:對社會支持網絡的重新整合
(1)正式社會支持網絡
丘海雄等研究者從社會網絡的角度對社會支持的主體進行了探討,他們指出:“施者根據其所提供的支持是否正式而區分為正式社會網絡和非正式社會網絡。正式社會支持網絡的主體包括政府、企業、社區組織和市場;非正式的社會支持網絡主體包括了5種關系:血緣關系、親緣關系、業緣關系、地緣關系和私人關系”[4]
小書的正式社會支持網絡是由能夠提供支持的政府、企業以及社區組織組成。首先,中央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委員會、司法部、公安部、勞動和社會保障部、民政部、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國家工商管理總局《關于進一步做好刑滿釋放、解除勞教人員促進再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的意見》表明了國家政府機關對于刑滿釋放者的支持,因此像小書這樣的刑滿釋放者可以多多關注國家的相關政策,尋求國家政府機關的支持。其次,企業通過自身的盈利解決自身的人員供養、社會服務、創造財富價值,目前很多企業單位和工廠明確表示接納刑釋人員,這對于小書這樣的販毒者是一種工作支持。最后,社區組織可以通過開展法制教育、職業培訓等活動幫助小書就業,也能通過教育居民團結互助來減少對小書的歧視,因而社區組織能夠給小書提供內容豐富的支持項目。
(2)非正式社會支持網絡
根據丘海雄學者對社會支持網絡的分類,小書的非正式社會支持網絡具體包括以血緣關系、地緣關系和私人朋友為基礎的非正式支持。
首先,血緣關系的支持主要是指來自家庭成員和親戚方面的社會支持。這種支持主要包括了物質支持與精神支持,使小書始終能夠獲得來自家族成員的精神慰藉和情感及經濟支持。其次,以地緣關系為基礎的非正式支持是指來自鄰居、同鄉等方面的社會支持。這種支持能強化鄰里、同鄉或者同社區的人對小書的友情關懷和鼓勵,這種支持對小書來說非常重要。最后,以朋友為基礎的非正式支持主要是指來自朋友、同事、同學等方面的社會支持。這種支持幫助小書重新構建良好的人際關系網絡,對于其自身的發展和再社會化有重要意義。
3.根本性:重視小書自身成長與社會支持網絡的協調
(1)穩固有效的社會關系
前面已經提到,小書社會環境的特殊性證明他已經取得了家庭成員和身邊朋友關于物質、經濟和精神方面的支持。有家庭成員和朋友組成的這種有效社會關系所提供的社會支持是最可靠、最易得和最重要的,這種關系一旦失去必然會對小書帶來巨大打擊,因此,社工在促進小書自身成長與社會支持網絡協調方面需要首先維護和穩固這種有效關系。第一要消除矛盾,加深感情。有效社會關系在和小書的日常相處當中,難免會因為一些事情引起不愉快,從而產生矛盾,因此社工需要幫助小書減輕、消除和預防矛盾,以保證有效社會關系的穩固。第二要多聯系多互動,爭取支持。朋友是通過交往獲得的,與家人的關系也要經常聯系和互動才能更加親呢,但是如果不經常聯系和互動,朋友關系就可能會慢慢斷裂,家人關系就可能會產生隔閡,因此增加小書與家人和朋友的聯系頻度有利于有效關系的持續和穩定。第三要贊揚支持行為,增強支持。如同條件反射,支持行為如果得到多次贊揚也會使支持方增加支持的力度。社工在平時的活動開展中經常對給予小書支持的朋友、親戚表示肯定,并聆聽他們給予小書支持的具體行為,贊揚他們的支持行為為彼此、甚至為社會樹立了榜樣,以此增強他們的支持意識。
(2)連接斷裂的社會關系
“處于斷裂狀態的社會關系是指能夠被意識到的,但是由于某種原因導致現在沒有往來的社會關系。”[5]這種社會關系缺失會導致小書社會資源減少,而社會資源減少是小書再社會化困難的重要原因之一。如小書被捕之前,他的發小以為小書要出門做生意,于是想要和小書一起,但被小書拒絕了。因為小書是第一次去販毒,不想連累他的發小,最后小書因為第一次販毒就被捕了。但是據小書說他的發小還一直以為自己去賺錢不愿意帶上他,于是出獄以后他覺得自己和發小的關系生疏了。這種情況下,社工可以主動找到小書的發小,跟他談論小書的想法和困難,并了解發小的內心,目的是幫助小書和他的發小解除誤會,重新連接起斷裂的社會關系。
(3)建立新的社會關系
建立新的社會關系是社會工作介入小書再社會化的重點,也是在小書自身成長與社會支持網絡保持協調方面的重要前提。小書通過社會關系獲取了社會資源,他也就獲得了社會支持。因此,建立社會關系是社會支持的源頭,小書一旦擁有的社會關系多,獲得的社會支持就會越多。社會工作介入小書的再社會化,在小書原有社會關系基礎上建立新的社會關系,來重構社會支持網絡是社工幫助小書建設社會支持的重頭戲,也是社會工作助人的關鍵。因此,建立新的社會關系是非常必要的。
三、結論
文章著眼于社會支持理論下販毒者的再社會化,在了解和總結販毒者小書所具有的特殊性之后,結合社會工作的相關理論發現:社會支持網絡的建立在很大程度上幫助了小書的再社會化。也就是說如果所有的販毒者都能夠像小書一樣具有這些特殊性,那么他們的再社會化也會變得相對順利。當然,不能說販毒者擁有這些特殊性以后就能完全順利的融入社會,要解決販毒者的再社會化問題,還是要將每個販毒者看作特殊的個體,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希望通過本文能引起人們對于販毒者的更多的關注。
參考文獻
陳姝宏.社區矯正對象再社會化研究——以長春市 D區典型街道、社區為例[D].吉林:吉林大學.2014:14-15.
[2] 倪赤丹.社會支持理論: 社會工作研究的新“范式”[J].廣東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13):5-6.
[3] 魏永強.個體化趨勢對社會主義價值觀的沖擊[J].毛澤東鄧小平理論研究,2017(2):3-5.
[4] [美]戴維波諾普.社會學(第十一版)[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154.
[5] 郭艾琳.北京市社工事務所低保家庭社會支持網絡介入模式研究[D].云南:云南民族大學.201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