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鵬丞
摘 要:在目前農村初中語文教學中存在著很多困惑,包括農村家庭環境、家長受教育程度、應試教育等,為了有效解決上述困惑,教師需要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學習,從而提高自己專業知識的水平,通過經典誦讀、課堂演講等活動方式來對存在的困惑提出有效的解決措施。
關鍵詞:農村;初中語文;教學困惑
在新課改的要求下,需要在教學過程中進行學生主體作用的充分發揮,但是新課改過程中受到客觀條件的制約,語文學科產生了許多的問題,包括學生閱讀量少、學習主動性不夠、知識面狹窄以及缺乏自我表達能力和興趣等,上述問題引發了許多農村語文教學的困惑和思考,目前如何走出農村語文教學的困境,已成為教育機構需要探討的重要問題。本文就初中農村語文教學狀況,將教學體驗概述如下。
1.農村初中語文教學存在困惑
1.1家長教育程度低
農村孩子的父母大多是初中畢業的文化程度,且外出到城市打工的家長較多,沒有閑暇時間對學生進行輔導,很多農村孩子大多是由爺爺奶奶陪伴長大的,其受教育程度更低,無法像城市學生的家長一樣去輔導學生,而且平時的言談舉止以及與人交往方面和城市戶口的孩子家長相比較具有一定的差距,孩子受到的影響較深,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大多會應用地方方言,存在普通話不標準,粗語、俗語較多的現象,因此對學生閱讀學習以及語言表達的能力具有較大影響,導致學生語文素養較低。
1.2農村學生所應用的書籍較少
農村學生擁有的書籍較少,而且能夠上網查閱資料的學生不多,既不能到書店看書,又因為條件的限制不能擁有更多的書,存書量具有一定局限性,而且適合學生進行閱讀的書目相對較少,上網查閱資料有限,所以學生接觸到的社會面比較少,語言表達、作文寫作更是讓語文老師束手無策的難題,在考試時為了提高成績,老師一般會選擇讓學生背誦作文,導致學生語文視野比較窄[1]。
1.3農村學校基礎設施比較薄弱
在學校圖書室中存有的圖書雖然數量較多,但質量較差,甚至就連語文課標中規定的書目都并不具備,不能滿足學生閱讀的需求,班級中的圖書角也是收集每個學生的幾本書籍進行互相傳閱。學校中設有的微機室只有在上計算機課時才能夠進去,甚至不能滿足每人一臺有的計算機需求,甚至很多計算機不能滿足上網查找資料的需求,上述情況導致語文知識只能按照課表的語文課開展,學生基礎知識不扎實,語文能力不能有效提高。
1.4農村教學專業結構不合理
近年來農村教師流動性比較大,教學能力較強的工作者都會通過公務員選拔或者城市教學考試參與到新的工作崗位中,還有很多語文教師是非中文專業畢業的,甚至部分年齡偏大教師作為80、90后師范畢業生方言較重,還有通過函授、進修等方式取得大專及以上文憑的教師,在普通話以及拼音教學中存在著多種問題,語言感染力較差,導致學生普通話學習與城市學生具有一定距離。
1.5語文素養培養和應試體制產生了矛盾
由于初中學生的會考科目比較多,如果僅通過每周幾節的語文課堂提高學生語文水平具有一定的難度,將語文學習向課外延伸會受到時間的限制,初中語文教學期間的語文測驗較多,題型千變萬化,學生面對各種考試時有了一定的疲憊感,導致學生語文知識面狹窄,寫作水平低[2]。就教師而言通過學生考試成績進行評優、績效工資的競爭已經成為一種常有現象,他們更注重題海戰術,主要目的在于提升學生成績,因此造成了學生知識面狹窄的局面。
2.困惑應對措施
2.1倡導師生互相學習
其實在語文教學中與學生生活相重疊的教學方式應該是放開手讓學生自己設疑、自己解答或者是應用小組學習的方式進行互助學習,在講解那些和他們自身生活有距離的語文教材時,更加重要的是教師自身的引導作用,在教學過程中應用特定語境以及課文背景去充分解讀,真正有效的教學方式不是讓學習者占有別人的學習知識,而是以教師為橋梁,在其引導下構建學生自己的知識經驗,形成自己的學習見解。
2.2充實閱讀教材
新課改背景下最為直接的變化在于教材的變化。和傳統教材進行對比,新教材中具有更加豐富、濃郁的人文氣息,在選文時具有精美時尚和別具一格的特色,在一定程度上吸引了老師和學生。但是新課程具有更高能力的要求,不能通過有效的教材來達到,提高學生語文素養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在農村初中語文教學中由于提供閱讀的條件有限,受到信息的渠道也有限[3]。作為語文校本課程資源開發需要深化研究,在研究專題時讓師生共同尋找,為學生提供更多解決信息的渠道,在這個過程中最直接的方式為利用好微機室、辦好學校圖書室,根據學生的閱讀信息進行補充,這樣會提高學生的收效,具有更加強烈的針對性。
2.3創設積極教學氛圍
教師教學風格、學生學習風氣以及教師環境形成了課堂氣氛,通過學生與老師之間的努力創設和營造,這樣才能形成一種積極、和諧的課堂氣氛,保證語文課堂教學氣氛發展和諧、積極向上,這樣能夠幫助教師增強教學效果。
2.4分層激勵
為了提高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效率,需要根據學習困難學生以及優等學生之間的學習能力和成績,進行學生層次的有效劃分,從而調整對學生的評價內容,公開鼓勵進步較大的學生從而形成一個積極競爭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感受到自我價值。
結束語
以上困惑是在新課程實施過程中真實存在的問題,也是教學中所遇到的新課改要求和現實情況產生的差距,為了學生的良好發展,不僅需要讓學生儲備充足的應試技巧和基礎知識,還應該培養學生養成讀書思考的好習慣,讓學生具備基礎的表達能力,從而發揮語文學科工具性和人文性之間的整合,為學生的綜合健康發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王明杰.農村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困惑及其對策[J].學周刊,2017(31):103-104.
[2]岳志強.農村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困惑與策略[J].西部素質教育,2016,2(15):112.
[3]王玉秋.農村初中語文教學的幾點困惑與思考[J].中國校外教育,2016(03):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