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玨
【摘? 要】目的:總結高中生心理健康的影響因素,從而為高中學生心理健康指導提供依據。方法:研究對象為某高中209名學生,使用《中國中學生心理健康量表(MSSMHS)》評定,是國內應用最廣泛的中學生心理健康測試工具之一。測評用于中學生心理健康篩查、預警及檢出心理問題或心理障礙,將從10個方面綜合評估中學生心理健康狀況,測評結果給出詳細的心理健康診斷報告。結果:209名學生中存在輕度心理問題的占60.28%(126/209),多因素回歸分析顯示生活事件、消極應對、積極應對、家庭支持是高中生心理健康問題的主要影響因素。結論:高中學生心理健康指導期間,應告知學生應對生活事件的做法,積極尋求學生的家庭支持,幫助學生積極應對各類事件,保障學生的心理健康。
【關鍵詞】高中生;心理健康;影響因素;通徑
【中圖分類號】G44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9)06-0357-01
現代醫學對健康賦予了更加全面的認識,健康不僅包括軀體健康,而且還包括心理健康。高中生處于人生的關鍵時期,結合現有文獻研究,高中生中較多人員存在不同程度心理問題,這些心理問題會困擾學生,并對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產生影響,了解高中生心理健康影響因素,才能夠更好地進行干預,幫助高中生改善心理狀態,使其更加自信的對待各類瑣事[1]。本文根據筆者相關調查資料,回顧分析高中生心理健康影響因素并詳細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從某高中高一到高三共三個年級,共77個班級中隨機抽取209名學生,對其心理健康狀態進行調查,采取實名調查方法,發放調查問卷209份,回收209份,回收率為100.00%,其中男性109名、女生100名。年齡14歲-19歲、平均年齡(16.39±1.43)歲,均為漢族,獨生子女168人、非獨生子女41人,城鎮戶口139名,農村戶口70名。不同調查資料記錄完整。
1.2方法
整個調查包含以下部分:(1)應用心理測評系統對209名高中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實施評估,該量表中可用于學習焦慮、對人焦慮、孤獨傾向、自責傾向、過敏傾向、身體癥狀、恐懼傾向、沖動傾向、可信度等:根據有關文獻,無明確禁忌癥。每一個項目按照1-5級評分方法作出評價,其中1表示沒有,2表示很輕,3表示中等,4表示偏重,5表示嚴重。其中均值≥2分表示輕度心理問題、≥3分表示中度心理問題;(2)心理健康狀況調查完成后,應用家庭支持量表對不同學生家庭支持情況作出評價;(3)使用MSSMHS依據中科院著名王極盛教授于1997年編制的《中國中學生心理健康量表(MSSMHS)》評定,發生過的事件則依據實際情況對其影響程度做出回答;專人完成調查后對不同資料進行整理。
1.3觀察指標
觀察指標:(1)心理健康狀況調查結果;(2)相關性分析;(3)多因素分析。
1.4統計學方法
多因素分析應用Logistic回歸分析,使用軟件SPSS pearson進行相關性分析,其中計量資料:±s,計數資料(n,%),統計學意義檢驗標準:P<0.05。
2結果
2.1心理健康狀況調查結果
209名高中生通過應用心理測評系統,最高評分為(2.38±0.62)分,對應焦慮項目,最低評分為(1.03±0.12)分,對應腦器質精神病。所有項目平均分值為(2.03±0.29)分,數據統計后,其中126名學生存在輕度心理健康問題,所占比例為60.28%。
2.2單因素分析
根據不同學生心理健康狀況調查結果,將其研究結果與家庭支持量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生活事件應對方式等調查結果進行相關性分析,研究結果顯示心理健康與家庭支持呈負相關,相關系數r=-0.362;健康狀況與生活事件呈正相關,相關系數r=0.619;健康狀況與積極應對呈負相關,相關系數r=-0.164;心理健康與消極應對呈正相關,相關系數r=0.397,不同研究結果P<0.05,均存在統計學意義。
2.3多因素回歸分析
多因素回顧分析顯示,生活事件、應對態度以及家庭支持均是高中生心理健康的影響因素,相關數據見表1。
3、討論
本研究中通過對209名高中生使用不同量表進行評估,對其心理健康狀況以及相關因素實施綜合分析,結合研究結果數據,調查者中有60.28%存在輕度心理健康問題,較為嚴重的心理問題主要是焦慮,綜合評估表明大多數高中生存在輕度焦慮問題。
通過對心理問題影響因素分析,生活事件、應對態度以及家庭支持經過單因素以及多因素分析,上述因素均會影響高中生的心理健康,其中高中生面對的生活事件越多、消極應對越強烈,則其心理健康問題越嚴重,反之,高中生得到家庭支持越多,且能夠積極應對各類事件的情況下,不宜出現心理健康問題[2]。
結合本文研究結果,高中學生在學習階段需要加強心理健康教育,重視對不同影響因素的有效控制,如指導高中生處理不同生活事件的方法、技巧,強化學生的家庭支持,囑咐學生家長給學生更多的關心與愛護;盡量減少各類生活事件對高中學生的影響,比如學生父母離婚、不斷給學生施加學習壓力或者將學生與他人進行反復對比等,通過減少各類生活中的不良事件,消除不良生活事件對學生心理問題的影響[3]。
綜上所述,高中學生心理健康指導期間,應告知學生應對生活事件的做法,積極尋求學生的家庭支持,幫助學生積極應對各類事件,保障學生的心理健康。
參考文獻:
[1]白琦.影響寄宿高中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案例依據下的分析[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18,18(23):25-28.
[2]葉英姿,蘭景藝,胡思丁,等.高中生心理健康狀況及影響因素分析[J].浙江預防醫學,2016,28(02):162-164.
[3]謝莉.生態系統理論視域下高中生心理健康的影響因素分析[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15,10(0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