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堆

摘要:標桿管理方法較好地體現現代管理中追求競爭優勢的本質特性,因此具有巨大的實效性和廣泛的適用性。本文針對鉆井現場實際,運用立標-對標-達標-創標這一標桿管理的標準流程,對提高深探井施工效益這一課題進行了對標分析,通過三口井的工程實踐,形成持續改進的良性循環,通過管理提升創造了較好的效益。
關鍵詞:標桿管理;鉆井;提速提效;應用
一、學習標桿簡介
隨著××油區勘探的不斷深入,越來越多的向深部構造、地層的復雜地帶進行勘探。近期,油田在××洼陷部署了20余口井深4000m以上的深探井。
×××隊在該區塊的施工中大膽創新、科學施工,所施工的三口井(化稱井1、井2、井3)施工模式步步優化,各項指標節節進步,創造了該區塊一套科學的鉆井模式,在油田“提質提效提速”背景下樹立了榜樣,形成了標桿。
二、項目對標分析的思路及方法
針對該隊形成的區域優快鉆井模式,建立標桿項目分析小組,進行節點分解,形成相應的標桿基、標桿簇。
1、安全經濟技術指標對比分析:
口井主要的經濟技術指標有:建井周期、機械鉆速、工程質量合格率、生產時效、設備使用完好率、單井成本等主要內容。
針對以上指標分析發現一是井1在施工過程中堵水眼、鉆井液鹽膏侵、H2S原因產生復雜時效導致該井經濟效益差;二是所施工井機械鉆速提高與經濟效益增長成正比;三是設備的完好率是打井出效益的前提;四是完成井高指標證明了該隊施工過程控制和施工技術水平優勢明顯。
2、技術交流和優勢節點記錄:
(1)井1大尺寸井眼日進尺1003m,創區域標桿;井1、井2設計3200米二開直井防斜效果良好,施工形成兩趟鉆優快模式。
(2)井3施工中,優選的M5265LPDC一趟鉆便鉆穿了深部地層1235m,平均機械鉆速6.11m/h,同比提高60%,創區域一趟鉆最優記錄。
(3)井1、井2尾管完井SFC一次性到底,突破了“十有八九”上小鉆桿的慣例,同比口井節約建井周期2.5天。
(4)各開電測均一次性成功,井徑擴大率控制在5%以內,固井質量全優。
(5)井3平均機械鉆速13.00 m/h,實際鉆井周期41天11小時,創近年來探井施工新紀錄。
三、標桿成功策略對標分析,與標桿的差距
對比地層特點、井深結構以及施工難點,結合標桿實踐創新內容,差距在于:
1、技術方面:高效PDC鉆頭的應用、防斜打直技術、高壓噴射技術、高效優質鉆井液應用等是核心優勢。
2、設備方面:標桿隊使用設備為50LDB型鉆機,追標隊使用50L型鉆機,在鉆進扭矩參數控制、設備維護及保障、復雜處理方面稍顯劣勢。
3、打井理念和人員管理方面:在區域地質情況認識、鉆井異常情況控制、生產協調和人員技術實力方面存在一定差距。
四、標桿成功的深層次機制分析及方法總結
1、生產施工過程建立實行了“三優化、四緊湊、五到位”的管理手段
優化組織運行、優化區域模式、優化施工方案;搬遷、安裝銜接緊湊,各開整改銜接緊湊,各施工階段與供井物資、外協單位銜接緊湊,完井作業期間各工序銜接緊湊;搬遷運行計劃到位、設備檢修保養到位、安全措施落實到位、技術管理責任到位、生產生活物資保障到位。
2、形成區域鉆井模式,依靠技術創新提速提效
不斷開拓和發展施工方法,建立異常處理指導辦法,總結形成了“一區域一模式、一口井一方案、一環節一對策”的一整套優快打法。
3、嚴格成本和過程控制,依靠精打細算提速提效
以目標成本為主線,以單井預算、節點控制、經營分析、嚴格考核為重點,以全員、全方位、全過程為手段,加強單井成本的動態跟蹤、預警分析、合理使用和有效控制,實現了成本管理的精細化,提高了運行經濟效益。
五、標桿成功流程的優勢分析,項目流程的缺陷及改進建議
1、標桿成功優勢分析:×××鉆井隊隊伍管理、安全管理、技術管理、設備管理水平過硬,具備對標追標項目實現條件。
2、項目流程缺陷和改進建議:追標小組經過討論分析,形成了清單式管理對策,進行節點控制。
節點一:大井眼巖屑凈化和懸浮能力差,對策:提高排量,高粘鉆井液推塞清井眼;
節點二:礫巖層、白云巖等特殊巖性影響鉆頭效果,對策:定制抗沖擊高效PDC,優化施工參數;
節點三:直井防斜難度大,對策:塔式鉆具、鐘擺鉆具,定點監測;
節點四:斷層發育、地質情況復雜,對策:做好地層對比,防漏、防噴、防H2S;
節點五:探井井控未知風險大,密度窗口窄,對策:認識地層,保證“活而不噴,壓而不漏”;
節點六:團隊經驗不足,對策:執行力和業務技能雙提升。
六、確定學習目標、項目目標及項目實施建議
結合學習兄弟單位施工的成熟經驗與做法,優化區域鉆井模式,向技術創新要效益,向科學管理求突破,向活力鉆井求發展。
1、××洼陷深部地層深度認識,預測預防噴、漏、塌、卡、斜等故障發生,優選高效PDC、優化參數,爭取“一趟鉆突破、兩趟鉆保證”。
2、鉆井液方面,滿足攜砂、良好的抗污染、封堵穩定性等為優快鉆井提供保障。
3、精細尾管固井工藝,偏軸接頭、直螺桿+PDC等新技術、新設備的應用。
4、井控是紅線,譚晶施工必須充分預估風險。
5、人員作戰素養的提升和改進是打造標桿的必要條件。
參考文獻:《標桿管理的原理流程與實踐-石油企業管理改善行動指南》2011 石油工業出版社? 李聯五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