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秀 董世曉 劉培彩
【摘 ?要】目的:研究和分析人性化服務在心血管內科護理中的臨床治療效果。方法:隨機選取我院從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100例心血管內科患者作為本次研究對象,采用隨機分配方法分為兩組,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50例患者。對照組采用傳統的常規護理方式,觀察組在傳統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增加個人性化服務護理方式。經過周期治療結束后,分析兩組患者在不同護理方式下心血管病情改善情況。結果:治療結束后,觀察組護理效果、護理滿意度和生活質量評分均高于對照組,極大提高了治療效果,兩組治療效果差異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個性化服務在心血管內科護理中不僅可以改善患者的病情,還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并得到患者的認可,在臨床研究上值得全面推廣和應用。
【關鍵詞】人性化服務;心血管內科;護理效果;應用
【中圖分類號】R473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4-7484(2019)03-0189-02
心血管疾病在老年群體中比較常見,該疾病不僅十分復雜,且治療周期比較長,主要病因是由于心臟供血不足、血栓、血液粘稠和高血壓等造成,在治療過程中周期長,且不能及時得到全面的護理,加上見效慢,就會導致患者產生消極的情緒,從而影響到疾病的正常治療,還會加重病情,延長治療周期[1]。而人性化服務能夠讓患者保持一顆歡樂平和的心,并積極配合治療,充分發揮人性化服務在護理中的作用。本文基于此將人性化服務在心血管內科護理的應用研究,詳細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我院從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100例心血管內科患者進行研究,按照隨機法分為兩組,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50例,患者詳細資料如下:對照組患者男性24例,女性26例;最低年齡45歲,最高年齡75歲,平均年齡(60±6.5)歲;患病最短時間2年,最長時間6年,平均患病時間(4±2)年。心血管疾病類型:心肌缺血10例,心肌炎10例,高血壓25例,風濕性心臟病5例。觀察組患者男性27例,女性23例;最低年齡40歲,最高年齡72歲,平均年齡(56±4.5)歲;患病最短時間1年,最長時間7年,平均患病時間(4±3.2)年。心血管疾病類型:心肌缺血12例,心肌炎9例,高血壓22例,風濕性心臟病7例。兩組患者經過全體檢查后,除了心血管疾病,身體無其他疾病,排除患者伴有其它疾病。將研究方法詳細內容告知患者和家屬,并取得同意全面配合治療,簽署知情同意書。兩組患者臨床資料差異不明顯,可進行統計學分析,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使用傳統的護理方法,對患者的身體進行全面監測,定期測量患者的血壓并進行記錄,包括體溫和心率,此外還包括常規巡房和用藥治療,并在入院時進行系統的健康教育工作,出院后仍需要健康教育工作[2]。而觀察組則是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進行人性化服務,詳細內容如下:
第一步,醫務人員首先要具備專業的人性化服務理念,并掌握人性化護理的重點,不斷提高護理知識和護理專業技能,這樣才能更好地為客戶提供優質的護理。且在護理過程中能夠正確判定患者的病證,當患者出現各種疾病癥狀時能夠正確地處理。
第二步,正確對待護患關系,并培養好關系,由于心血管內科患者年齡普遍性較大,身體各項肌能逐漸減退,身體抵抗能力減弱,肝臟功能衰退,且情緒較差,很容易讓患者感受到孤獨感和無用感,這個時候就應該充分發揮患者的作用,積極主動與患者進行溝通和了解,第一時間內了解患者的想法,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患者情緒,做到時刻關注患者的情緒和生活狀況,當然患者的病證也要重點關注,為護理奠定基礎。
第三步,營造良好的治療環境,患者住院后,醫務人員要拿出熱情,主動向患者介紹醫療環境,發放住院手冊,治療過程中的注意事項,還有醫院的相關規章制度,目的是為了緩解患者焦慮的心情[3]。另外患者主要以老年人為主,需要安排特殊病房,定期對病房進行消毒和清潔工作,時刻保持通風和溫濕度控制,讓患者感受到舒適感和安全感
第四步,對患者進行健康指導。心血管疾病與患者生活習慣和作息有著密切的聯系,所以在患者入院后要進行健康教育,可以當面向患者講解知識,也可以發放健康知識宣傳手冊,或者是組織觀看相關視頻,讓患者詳細了解內血管內科疾病的發生機制、治療的重要性和確對待,并積極配合醫院的治療。
1.3 觀察指標
治療周期結束后,對患者進行調查和訪問的形式追蹤治療效果,把護理效果、護理滿意度和生活質量作為重要指標,每項指標均為100分,90分以上為非常滿意,60-89分為滿意,不足60分為不滿意[4]。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1.0統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n),百分數(%),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護理效果對比
根據調查結果可以看出,對照組的護理效果為20%(10/50),觀察組的護理效果為4%(2/50),觀察組護理效果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差異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
2.2 護理滿意度對比
根據調查結果可以看出,對照組的護理滿意度為96%(48/50),觀察組的護理滿意度為76%(38/50),觀察組護理效果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差異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
2.3 生活質量對比
根據調查結果可以看出,對照組的生活質量總分為142.62±7.25,觀察組的生活質量總分為101±8.65,觀察組護理效果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差異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
3 討論
目前治療心血管疾病主要采取藥物治療,且治療周期長,會給患者帶來各方面的不適,心理負擔大、情緒不穩定,嚴重影響到患者的生活質量,而常規性護理只是針對病狀進行護理,卻沒有考慮到患者的實際情況,忽視了患者的基本需求[5]。而人性化護理突出的是個性化和差異化,護理更加全面,使護理方式更加科學合理。根據本文研究結果表明,人性化護理在心血管內科護理過程中,具有良好的護理效果,且得到患者的認同,值得全面推廣。
參考文獻
[1]王豆.淺談人性化服務在心血管內科護理中的應用[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7,5(25):109,112.
[2]楊婭娟,何興梅.人性化服務在心血管內科臨床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世界臨床醫學,2017,11(23):165-166.
[3]韓艷玲.關于人性化服務在心血管內科護理中的應用思考[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7,4(53):10399,10402.
[4]王芊芊.淺談人性化服務在心血管內科護理中的應用[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6,4(16):10-11.
[5]曹紅.人性化服務在心血管內科護理中的應用價值研究[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6,4(28):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