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述恒
摘 要:九年級教學作為初中最后的沖刺階段,在學生的學習中有重要意義。學生面臨著升學與中考的壓力,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采取正確的教學方法,避免出現強迫學生學習并實行題海戰術的教學策略,這樣的教學方法對學生的學習百害而無一利。本文就九年級化學探究性教學的思考與實踐進行分析。
關鍵詞:九年級化學;探究性教學;思考與實踐
引言:
探究性教學可以較大程度的解決九年級學生在面臨重大壓力時學習焦慮的情況,教師應該探索新的教學方式,在保證學生學習的基礎上,減輕學生學習壓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探索出一種高效率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在一種更為適宜的環境中備戰中考,同時在探究性的學習中可以提高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升學生的化學素養,積極發展學生的綜合素質。下文筆者針對探究性教學的含義與如何在課堂上應用探究性教學進行分析。
一、探究性教學的含義
探究性教學是指學生圍繞著某一個問題,在教師的引導與指引下,自行進行探究思考,自己組織答案、思考意義、判斷預測、信息查詢,并將探究進程以一定的方式呈現出來。探究性教學是以學生為主體的,要把學生放在首位。教師要認識到探究性教學的目的不是為了確定正確答案,而是為了激發學生的想象思考能力,提高學生的敢于質疑、敢于挑戰的精神。培養學生的學科素養。
二、在課堂上應用探究性教學的途徑方式
(一)要結合學生的實際進行探究性教學
隨著新課改的發展,新教學理念要求在課堂教學中要以學生為中心,把學生放在首位,教學活動內容要圍繞著學生展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從學生的學習實際出發,根據學生的年齡層次、學習興趣、知識結構等學生的具體情況來制定教學方案和教學任務,最大程度上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升學習效率。同時教師的教學活動要以學生為中心,以培養學生的化學素養和綜合素質為目標,在教學過程中要培養學生的思考能力、分析能力、實踐動手能力,讓學生在遇到問題時可以不妥協不氣餒、在分析問題時可以不呆板、在解決問題時不教條,培養學生的創新創造能力,培養學生對待問題時的敏感性與開創性。學生的學習一大部分都是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的,因此教師要運用好這一職能,對學生進行合理的引導。例如在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用學生所喜聞樂見的形式來講解知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學習氣體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先觀察超市里帶有密封包裝的零食,然后拋出與學習內容相關的問題,激發學生的學習探究興趣。例如:(1)歷史包裝袋為什么鼓鼓的?(2)包裝袋里的氣體是什么,是普通的空氣嗎?(3)這種氣體在包裝袋里有什么作用?由于零食是學生生活中常見的事物,所以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探究積極性。教師可以通過循序漸進的方式讓學生充分了解氣體的含義分類,起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化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讓每個學生都能以一種輕松愉快的心情學習化學,以一種積極的心態來探究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的化學,探究化學變化的樂趣。而現實問題能夠很好的引起學生學習的熱情,并且可以尋求出解決實際生活中問題的方法,讓學生體驗到解決問題的艱辛和獲得勝利后的喜悅,從而可以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教師可以從生活中的實際事物出發,例如通過可樂,教師可以通過引出問題,例如:(1)打開可樂瓶子,跑出來的氣體是什么?(2)用什么方法可以使可樂瓶中的氣泡增多或減少?(3)喝了可樂之后為什么會打嗝?教師通過層層提問,一步步的深入,引導學生思考問題和原因,明白可樂中氣體的組成和原理。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引導學生在學習中探究生活的本質,起到培養學生化學素養的作用。
(三)通過時事熱點來進行探究性教學
在進行化學教學時,要將學生放在首位,要考慮到學生的學習實際。學生在自己想學的情況下才能提高學習效率,并能增強自身的綜合素質和能力。素質教育重點是培養學生自己解決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鼓勵學生善于發現、善于探索,從身邊的實事小事開始,探究分析其中的化學問題,同時教師可以通過為學生提出一個恰當的時事熱點來讓學生發掘其中的化學原理,并且將所學知識進行應用,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樂趣。例如可以通過現實中的實際問題或者社會上發生的熱點問題,引導學生分析探索該項問題的發生根源、危害以及解決方法,讓學生在生活實際中學習化學、感受化學的樂趣。
結束語:
化學教育在學生的學習發展過程中有重要作用,對學生綜合素質培養有重要影響,因此教師要重視化學教育的方式方法,通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自行學習思考的方式進行化學教學。本文對如何在課堂上進行探究性教學提出了一些建議,希望可以為化學教學提供一些幫助,促進化學教育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郎曉蘇.EQUIP工具在高中化學探究性教學課堂評價中的應用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7.
[2]賴秋霞.融入微視頻的探究性教學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8.
[3]潘婉迪.邊疆地區初中化學探究性教學現狀的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