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青
摘 要:筆者通過對有關白板教學運用研究的文獻查閱和實際運用的現狀調研,發現白板教學運用研究較多關注的是其某一功能單一、獨立地運用,未能將其融合在完整的教育基本模式中,使得白板教學的許多功能資源難以有效利用,影響了教育成效。因此筆者基于故事教學法的基本教育模式,通過分析交互式電子白板和故事教學法的耦合性,在啟發式理論與情境認知理論的指導下,建構出基于交互式電子白板下故事教學法的應用模型。
關鍵詞:交互式電子白板;故事教學法;應用模型
一、交互式電子白板在故事教學法中的模式探究
(一)交互式電子白板與故事教學法的耦合性分析
耦合性指的是結構中各板塊間相互聯系緊密程度的一種度量,板塊之間聯系越是緊密,其耦合性就越強。通過對已有的文獻進行研究,筆者了解到交互式電子白板與故事教學法在幼兒園教育當中的聯系程度也非常緊密,具有一定的耦合性。具體體現在:
1.交互式電子白板為故事教學法提供了互動交流的平臺
交互式電子白板為故事教學法教育提供了強大的交流平臺,多點之間的交流在幼兒園活動中形成了一個強大的網絡體系,讓教師、幼兒、電子白板間能夠及時的進行互動交流,為師幼交流提供了新型的平臺,更有利于建立新型師幼關系。
2.交互式電子白板下的故事教學法活動有利于激發幼兒的學習動機
交互式電子白板進入幼兒園活動中,為活動的教育方法注入了全新的活力,為幼兒的學習提供給了新的動力,交互式電子白板可以為故事教學法的活動提供更為真實形象的視覺、聽覺與觸覺感知。在老師的引導下,幼兒對白板進行自主的探索與發現,使白板的靈活性與神秘感融合在故事的情節結構之中,讓故事教育的內容更加具有真實感與生動性,使幼兒從被動接受知識轉變成主動探究知識,從而使幼兒成為幼兒園教育活動的中心,將交互式電子白板與故事教學法相融合可以在有脈絡有情境的基礎上把幼兒引入幼兒園教育活動當中來,更有效的服務于幼兒園教育。
(二)基于交互式電子白板下故事教學法的模型建構
在活動的準備階段,利用白板的元素資源庫提供的文檔、圖片、動畫、幻燈片、視頻、音頻等資源,利用歌曲演唱、游戲鞏固、問題引導等形式讓幼兒整體感知故事,把幼兒引入故事情節之中,激發幼兒的思維與探究欲,為活動順利開展做好鋪墊。在呈現過程階段主要是呈現新詞匯和新句式、故事完整閱讀,在這個階段能夠借助白板拖拽、批示、拉幕、聚光燈、放大鏡、熒光筆等功能。在教育過程中通過白板的多種功能可以有效解決教育的重點與難點,利用拖拽等功能重新組織教育內容,借助多變的教育形式與豐富的教育資源可以讓幼兒充分參與到活動中來,從而在活動的過程中明確活動的重點,鞏固對知識經驗的印象與理解,讓幼兒在游戲中掌握教育內容。實踐操作階段包括閱讀故事、故事情境表演、交流討論。利用白板的放大鏡、電子資源、屏幕錄放等功能進行實踐操作,通過對故事的復述與延伸,增強對故事的理解,了解故事中的主要情節與內容。在拓展延伸階段包括創編故事、鞏固故事,幼兒能夠利用小白板進行討論、創編故事,在這個環節,借助白板的時鐘功能,讓幼兒在創編故事的過程中加強時間觀念,增強協作意識、評析意識與分享意識等等。
二、研究總結
利用交互式電子白板下的故事教學法能夠幫助展示生活情境、再現實物情境、圖片重現情境、音樂渲染情境、表演感知情境、語言描述情境等,激發幼兒的多種感官通道的參與,調動幼兒的參與積極性。活動過程中,能夠通過交互式電子白板的運用,更為注重對幼兒探索能力的培養,注重問題探索過程中的知識經驗的產生,有利于形成以幼兒為中心、老師為引導、白板為媒介的創新教育模式,進而提高教育效率。交互式電子白板的多變性與科學性,有利于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幼兒如果聽懂了,會產生滿足感。即使是未完全聽懂,幼兒能夠利用已有的知識經驗與白板提供的各種資源,理解教師講述的內容,進而也會萌生一種成就感與自豪感。因此,幼兒會更有興趣地去了解故事、講述故事、表演故事與創編故事。
參考文獻:
[1]孫巧玲.故事教學法的研究現狀與存在問題[J].外語教學與研究,2012,34.
[2]石映輝.國外交互式電子白板教育應用研究[J].電化教育,304.
[3] 陶慧賢.交互式無線定位電子白板及其資源庫的建設[D].長春:吉林大學.2007.
[4]李山.交互式電子白板的應用及前景[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04,3.
[5]咸汝平,丁興富,謝詢.應用交互白板的課堂教學設計[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05,5.
[6] 丁興富,蔣國珍.白板終將替代黑板成為課堂教學的主流技術——革新課堂教與學的新生代技術(2)[J].電化教育研究,2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