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化學制水如果處理不夠徹底的話,水中的各種雜質和電解質就會參與化學反應,長此以往,將影響鍋爐的正常運轉。本文對電廠化學制水處理的基本內涵做了簡要的分析,明確了其重要的意義,并介紹了化學制水的工藝以及相應的節能措施,希望能夠提供參考價值。
關鍵詞:電廠;化學制水;處理;工藝;節能
一、電廠化學制水處理的基本內涵和重要性
1.1基本內涵
發電廠做為我國電力轉化的重要場所之一,各個環節都關系著國家電網的正常運轉,正因如此,在電廠化學制水的處理也是發電企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電廠能否正常運轉,電廠化學制水的處理技術也得到了深遠的發展。如今,鍋爐的壓力是電廠化學制水處理系統主要的劃分依據,一般劃分為六個等級,壓力依次提升,而處理工藝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其中,電廠里對水進行處理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能夠保障鍋爐的安全,換言之,如果這些水沒有經過處理直接使用,其中的雜質就會對鍋爐的安全造成一定的影響。
1.2重要性分析
電廠在日常的發電過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水資源。水中含有的某些鹽類物質的存在,會使得鍋爐等發電裝置在運行的過程中,出現故障,降低工作效率,對電廠安全生產和經濟效益的獲得造成不良影響。同時,使用過的水中含有許多對環境具有不利影響的物質,如果對這些水不經處理就肆意排放,會對水、土壤、空氣等造成污染,嚴重影響人們的正常工作和生活。鑒于此,就需要對電廠化學制水進行處理。
二、電廠化學制水的處理工藝
2.1電去離子裝置進行的水處理工藝
電去離子裝置簡稱EDI技術,是運用膜處理即所謂的離子交換膜和電子遷移技術相結合的方式,進行純水的制取。其具有出水連續性好、不需要人的日夜值守的優勢,可以代替混床技術做為新興的純水制取工藝,其工作原理是在外加直流電廠的作用下,在水中的電介質離子根據電荷的方向發生定向的移動,然后利用交換膜對離子的選擇性透過作用來實現對水質優化的重要水處理工藝,但是,從目前來看該項技術還存在這一定的弊端,例如水處理量小,大規模建設又耗費一定的空間,另外,其帶反應條件為通電狀態,在純水的制取工作中消耗了一定的電能,雖然有著出水效果好,但現在的工藝還不是很成熟,是未來的發展方向。
2.2超濾裝置化學清洗法
在經濟全球化發展趨勢的推動下,各國之間加強了技術、資源、人才等方面的交流,許多新的技術和理論被發明和創造出來,并在不斷的實驗和實踐過程中走向成熟,為人們工作效率和生活質量的提升作出突出的貢獻。超濾裝置是近些年來,科學家們通過對電廠化學制水的成分進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后,制造出來的一套具有高輸出、高效能、高穩定性的電廠化學制水處理裝置。該裝置所采用的過濾膜為美國KOCH公司所生產的V1072-035-PMC膜,共10組,膜孔徑為0.0025-0.1μm,膜切割分子量為10萬,能夠將電廠化學制水中所含有的Ca2+、Mg2+、Na+、K+等離子剝離出來,為裝置對這些離子的后續處理作準備。同時,該裝置還設有一套氧化劑加藥裝置,這套裝置在PLC系統的控制下,能實現在適當的時候加入適合的氧化劑,實現裝置加藥的自適應。盡管這套裝置具有如此強度的功能,但由于其制造、維修的成本較高,目前國內僅有很少數這樣的裝置。
2.3離子交換水處理工藝
在早期的電廠作業中往往使用到這種工藝,預處理設備中注入地下水或河流水,通過一些類似于自來水廠的凈化方式,通過原水加壓泵等處理掉其中的無機物,使其能夠得到水質條件較好的軟水,并再次經過精密的過濾器,其中包含了陰陽離子過濾床以及各種微孔過濾器,最終獲得能夠滿足鍋爐用水的水質,但是這種水處理工藝相對落后,步驟繁瑣,無法適應當前背景下的電廠水處理方式。但從另一個方面來看,這種較為傳統的方式也為如今的水處理提供了良好的設計思路。
三、電廠化學制水的節能處理
3.1對傳統電廠化學制水系統的升級改造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將電化學制水的進行節能處理是發展的必然趨勢。想要保證電化學制水可以得到節能處理最基礎的就是升級改造電廠化學制水系統。一般升級改造電廠化學制水系統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首先,電廠相關工作人員需要將傳統的二級復床鹽制水法進行升級改造,轉變以往對水質的處理方法,提高電廠化學制水的質量;其次,由于傳統的電廠化學制水節能處理方法在處理過程中相關設備不能得到及時匹配,在對水進行處理過程造成系統中所使用強酸等物質不能滿足電廠的發電要求,降低電廠的經濟效益,所以為了保證電廠的正常運行,就需要升級改造電廠化學制水系統,降低水資源消耗,實現節能目的。
3.2鍋爐用水的回收利用
經由化學制水系統處理后的鍋爐用水,在對其進行相應的處理后,仍舊具有利用的價值。目前,國內大部分電廠所采用的鍋爐用水回收系統采用的是傳統的回收處理模式,即利用高效纖維過濾器對鍋爐用水進行一級過濾后,再用陽離子交換器進行二級過濾。盡管通過這兩級過濾,鍋爐用水中所包含的泥沙、樹脂等雜質基本得到清除,但由于該系統所使用的氧化劑、絮凝劑等藥劑的劑量是恒定的,而鍋爐裝置在運行的過程中,往往受運行工況的影響,排放出來的工業水的成分往往不是固定的,因此該系統的凈水效率不是很穩定。近些年來,隨著計算機網絡技術的發展,自動控制理論的推廣,PLC系統受到了人們的青睞。在化學制水處理系統中融入PLC系統,可以很好的實現工業水化學成分的實時檢測,并且系統能夠根據檢測結果,對氧化劑、絮凝劑等藥劑的種類和用量進行調整。這樣,不僅有效的實現了鍋爐用水的回收利用,同時還降低了該項工作的成本,對節能環保具有重要意義。
四、結語
總之,電廠相關人員需要積極分析電化學制水中存在的問題,根據問題制定出解決措施,以提高電廠化學制水的處理工藝,降低化學制水中污染物的排放量,從而提高工業用水的質量。
參考文獻:
[1]劉莉莉.化學制水處理系統制水工藝研究與節能實踐[J].化工管理,2015(18):206-206.
[2]符美逍.論電廠化學制水處理的工藝及節能[J].科技展望,2016,26(7):72-72.
[3]宋云峰.電廠化學水處理工作中雙膜工藝的應用分析[J].工程技術:全文版,2016(11):193-194.
(作者單位:河北國華定州發電有限責任公司)
作者簡介: 錢沖(1988.08.10),性別:女;籍貫:河北定州;民族:漢族;學歷:研究生;研究方向: 發電廠化學設備運行。